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法检测FHIT在42例肺鳞癌患者癌组织及13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FHIT蛋白阳性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7.6%vs.92.3%,P<0.05)。中/高分化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患者(54.2%vs.38.9%,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45.9%(17/37)vs.60.0%(3/5),P<0.05];期 期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期患者[55.0%(11/20)vs.45.5%(10/22),P<0.05]。结论FHIT基因在肺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有望作为判定肺鳞癌发生及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和Survivin基因在大肠癌、正常大肠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和Survivin基因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6例大肠癌和33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检测FHIT、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33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上皮和56例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9%、48.2%,原发癌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症正常大的黏膜上皮(P〈0,01)。Survivin在56例大肠癌的表达率为48.2%,显著高于33例癌症正常大肠黏膜上皮(P〈0.01)。结论FHIT基因表达的下调与Survivin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发生。这样临床上通过检测FHIT、Survivin的基因的表达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胃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甲基化和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检测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甲基化情况,探讨FHIT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胃癌新鲜组织标本共3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FHIT基因的蛋白表达和异常甲基化。结果33例胃癌组织中,24例表达FHIT蛋白,阳性率为73%,有13例发生了甲基化。阳性率为39%。胃癌中FHIT基因的蛋白表达和异常甲基化呈负相关。结论FHIT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FHIT基因失活并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 FHIT)甲基化状态,探讨FHIT甲基化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生化复发和临床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SP法检测78例前列腺癌和4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FHIT甲基化表达状态,分析FHIT甲基化率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FHIT甲基化率与前列腺癌5年生化复发和5年临床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FHIT基因甲基化率为48.72%,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4.4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FHIT甲基化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术前PSA、TNM分期、Gleason分级有关;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7和Gleason 8~10分级中,FHIT甲基化率分别为59.18%和31.03%,在Ⅰ~Ⅱ期和Ⅲ~Ⅳ期前列腺癌患者中,FHIT甲基化率分别为37.50%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基化组5年复发率和5年累计临床进展率高于非甲基化组(P<0.05)。结论:FHIT甲基化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有关,检测FHIT甲基化状态有助于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转染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Rc/CMV2-FHIT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导入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实验组),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并扩增培养,以转染了空质粒pRc/CMV2的SW480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正常SW480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8酶原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caspase-8 mRNA水平的改变,肽核酸标记底物的比色法检测caspase-8的相对活性.结果 转染96 h后,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1.7%和16.9%,G0/G1细胞比例分别为(63.3±3.5)%和(50.6±2.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5±3.1)%和(18.6±2.6)%,caspase-8 mRNA条带光密度积分值分别为107和41,caspase-8蛋白相对活性分别为0.43和0.2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加入FHIT抑制剂后,caspase-8蛋白相对活性恢复至对照组水平(0.22).结论 FHIT基因转染能够明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增殖,诱导SW480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8表达及活性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FHIT)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例正常直肠和16例腺瘤组织标本及8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FHIT、Bax、Bcl-2和sur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并运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直肠癌细胞凋亡。结果(1)直肠癌组织FHIT蛋白异常表达率为53.8%(43/80),其表达减弱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组织分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5年生存率关系密切(P<0.05,P<0.01)。(2)Bax、Bcl-2和surviv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5%、51.3%和77.5%;survivin蛋白高表达与FHIT蛋白低表达密切相关(P<0.05);FHIT蛋白表达下降的同时,Bcl-2上调及Bax下调(P<0.01)。(3)FHIT蛋白表达减弱时细胞凋亡指数(AI)也下降;FHIT蛋白不同表达组间的AI比较,P<0.01。结论FHIT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FHIT基因可能参与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抑癌基因的改变在肿瘤的病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ragilehistidinetriad ,FHIT)基因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收集我院 1993~ 2 0 0 2年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 4 3例 ,男 15例 ,女 2 8例。年龄 34~ 85岁。根据国际抗癌协会 (UICC)的标准 ,TNM分期 :Ⅰ期 7例 ,Ⅱ期 9例 ,Ⅲ期10例 ,Ⅳ期 17例 ,组织学分级 :高分化癌 2 2例 ,中分化癌 6例 ,低分化癌及未分化癌 15例 ;胆囊腺瘤 12例 ;10例正常胆囊组织取自因壶腹部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外伤的患者 ,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观察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9和FHIT的表达.结果 50例膀胱癌组织中的FHIT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0%和52.0%,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 <0.01).FHIT和MMP-9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肿瘤的复发相关;肿瘤组织中的FHIT与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2,P<0.01).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FHIT和MMP-9的表达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定位于3p14.2,跨越染色体脆性部位FRA3B及家族性肾透明细胞癌t(3;8)3号染色体易断裂位点。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并对其与细胞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表达丢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FHIT基因蛋白 (Fhit)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 微波 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3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肝细胞癌蜡块标本中Fhit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  83例肝细胞癌组织Fhit表达较正常肝组织明显降低或缺失者为 5 0例 (6 5 2 % ) ,与正常肝组织相等者为 33例 (34 8% )。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癌组织学分级中的分布为Ⅰ级癌 4 6 7% (7/15 ) ,Ⅱ级癌 5 3 8% (2 1/ 39) ,Ⅲ级癌 75 9% (2 2 / 2 9) ,各级癌组间比较 ,相差无显著性 (P >0 0 5 )。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临床分期中的分布为Ⅰ~Ⅱ期癌 2 1 6 % (8/ 37) ,Ⅲ~Ⅳ期癌 91 3% (42 / 4 6 ) ,二组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非小肝癌 (>5 0mm)和 (≥ 30mm)病例组中的分布分别为 75 0 % (33/ 4 4)和 6 4 9% (46 / 71) ,而在≤ 5 0mm组和 <30mm(小肝癌 )组中则为4 3 6 % (17/ 39)和 33 3% (4/ 12 ) ,组间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肝细胞癌Fhit表达状况可能与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相关 ,提示Fhit表达降低可能对肝细胞癌的演化和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探讨MMP 7基因表达与软骨肉瘤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 ,对 2 4例软骨肉瘤患者的肿瘤和瘤旁正常组织的MMP 7基因转录本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2 4例软骨肉瘤组织中MMP 7基因mRNA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MMP 7在软骨肉瘤和瘤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MMP 7mRNA在软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软骨肉瘤中MMP 7蛋白表达阳性百分比为 66.7% (16/2 4) ,瘤周正常组织为 2 9.2 % (7/2 4)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MMP 7蛋白在软骨肉瘤中表达增高。结论 MMP 7基因表达改变可能与软骨肉瘤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FHIT和p5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和p53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亲生物素一过氧化酶法(SP法)法检测74例结肠癌组织中FHIT和p53的表达。结果FHIT和p53在结肠癌中表达率分别为52.7%和56.8%。FHIT蛋白的丢失在结肠癌中占47.3%,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癌组织学分级中的分布为低分化癌10/12,高中分化癌25/62,;在Dukes分期中的分布为C、D期癌23/37,A、B期癌12/37;在有淋巴转移组中为23/37,无淋巴转移组中为12/37。30例获访病例中,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5年随访病例组中的分布为5年生存组为6/17,5年死亡组为10/13。两者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Dukes分期)、淋巴转移情况和五年生存率均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丢失是频发事件,FHIT可能是结肠癌发生中重要的抑癌基因;FHIT和p53的表达。可作为评估结肠癌高危因素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人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pRcCMV-FHIT。方法提取人外周血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人FHIT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序列,PCR产物与中间载体pGEM-T连接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然后对单菌落进行菌落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测序。用EcoRI将目的片段切下,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的相应位点,构建表达质粒pRc/CMV2-FHIT,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后进行菌落PCR、酶切鉴定。结果测序结果表明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所获得的FHITcDNA含有781个碱基,与Genbank(NM_002012.1)序列完全一致。pRc/CMV2-FHIT经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RcCMV-FHIT,为进一步研究脂质体转染FHIT基因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凋亡作用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报告了15例脊索瘤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发生于骶骨12例,蝶骨、枕骨及腰椎骨各1例。临床明确诊断为脊索瘤者8例,余均诊断为其它良、恶性肿瘤。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10例脊索瘤的诊断性"液滴样细胞"进行了测定,包括细胞及细胞核的面积(A)、周长(PER)、等圆直径(CD)、最大径(MX),并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从而客观地记录了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光镜下诊断脊索瘤提供了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大鼠睾丸发育过程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选取1、3 和8(成年)周龄等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应用睾丸组织树脂包埋形态学观察与m RNA 差异显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differentialdisplay RT-PCR,DDRT-PCR)相结合,探讨大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精子发生过程睾丸特异基因的表达。结果:对不同周龄大鼠睾丸m RNA 进行差异比较,共得到 82 个cDNA 差异片段。又分别标记不同周龄大鼠睾丸全部 m RNA 为探针,对其中 40 个cDNA差异片段进行斑点杂交,得到12 个初步鉴定的特异或表达增加的cDNA 差异片段,片段范围250~500 bp,其中2 个在1 周龄睾丸组获得,4 个在3 周龄睾丸组获得,在8 周龄组获得 5 个,一个为1 周和3 周龄共有而8 周龄大鼠缺乏的cDNA 片段。通过形态学观察与m RNA 差异显示的结果对应分析,初步认为2 个1 周龄的特异基因片段属于睾丸二倍染色体生精细胞表达基因,4 个3 周龄睾丸特异基因片段也属二倍或四倍体生精细胞表达基因,其中B型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表达基因占主要成分;而成年动物的5 个特异基因片段是属单倍体的精子细胞以及减数分裂过程的精母细胞表达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的人类肝癌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和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探索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原发性肝癌和癌旁肝组织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片断;通过筛选胎盘cDNA文库和基因组拼接,获得新基因全长cDNA;通过Northern杂交的方法,分析所获得的新基因在42对肝癌和对应癌旁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和在正常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克隆和鉴定了一个新的全长1706个核苷酸的肝癌相关基因STW-2,定位在染色体18p11.2区带上;该基因在42对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阳性率是78.6%(33/42),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包膜的完整性、有无癌旁卫星灶相关(P<0.05);该基因具有较为广泛的基因表达谱。结论克隆和鉴定了一个肝癌高表达新基因全长cDNA,其高表达与肝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人arreste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克隆表达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并探讨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从含有人arresten基因的克隆载体pGEMArr上切下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至含T7启动子的原核表达载体pRSET中,构建表达载体pRSETAN。将重组质粒pRSETAN转化入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菌体经超声波破碎,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并复性。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表达蛋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在表达宿主菌中,arresten基因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27%;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质纯度达96%。经复性,重组蛋白可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结论人arresten基因能在pRSET表达系统中得到高效表达;复性后表达蛋白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脊索瘤组织中micro RNA(mi RNA)的差异性表达情况,探讨其RNA编辑。方法 :使用RTq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检测骶骨脊索瘤组织11种候选mi RNA的表达水平,将其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对表达异常的mi RNA前体(pri-mi RNAs)的DNA和c DNA序列进行对比,检测是否存在RNA编辑。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索瘤组织中RNA编辑的关键酶RNA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s)的表达。构建ADAR的表达载体,同时构建ERBB2和HOXA1的3′-非翻译区报告载体并转染mi RNA模拟物和抑制物,将其和ADAR的表达载体共转染至人胚肾细胞293T(HEK293T细胞),用q RT-PCR检测mi 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法对已测得异常表达的mi RNA的靶基因ERBB2和HOXA1进行活性分析,检测ADAR与测得异常表达的mi RNA的靶基因的关系。结果:与髓核组织相比,脊索瘤组织中mi R-10a和mi R-125a的相对表达程度明显下调(P<0.05)。脊索瘤组织中mi R-10a和mi R-125a的前体c DNA序列中出现了腺苷酸向鸟苷酸(A-G)突变,而在髓核组织中mi R-10a和mi R-125a前体的c DNA序列中无此改变,mi R-10a和mi R-125a在成熟过程中出现了A-I RNA编辑。4组脊索瘤组织中有3组存在ADAR1过度表达,2组存在ADAR2过度表达。转染了mi RNA抑制物的HEK293T细胞中ADAR1表达出现上调,而mi R-10a和mi R-125a的表达出现下调,mi R-10a的靶基因ERBB2和mi R-125a的靶基因HOXA1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相反,转染了mi RNA模拟物的HEK293T细胞中ADAR1表达出现下调,而mi R-10a和mi R-125a的表达出现上调,ERBB2和HOXA1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DAR1的过度表达可能通过介导A-I RNA编辑影响mi R-10a和mi R-125a的成熟和表达,参与脊索瘤发生中的细胞异常增殖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肺癌相关基因LSCC3表达与肺癌分期,病理类型,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50对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的总核糖核酸(RNA),以人类小核糖体RNA(18srRNA)为内参照行半定量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LSCC3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并结合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程度与肺癌病理类型、pTNM分期、无瘤生存时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LSCC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该基因的表达程度与肺癌患者的性别(P>0.05)、病理类型(P>0.05)、肿瘤分化程度(P>0.05)、病理分期(P>0.05)之间无明显相关;肺癌组织中LSCC3基因高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高于LSCC3基因低表达患者。结论LSCC3可认为是一个肺癌相关基因,并且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LSCC3基因高表达患者预后较低表达者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RhoC基因及蛋白在胃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中胃癌组织及肝转移癌组织中RhoC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RT PCR)分析 2 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 (GC)及癌旁胃粘膜组织 (PGMT)、肝转移癌 (ML)组织中RhoCmRNA及蛋白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GC组织中RhoCmRNA吸光度相对值为 0 .13 5± 0 .0 65 ;PGMT的吸光度相对值为 0 .118± 0 .0 7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ML中RhoCmRNA吸光度相对值为 0 .64 1± 0 .113 ,与GC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RhoC蛋白的表达中 ,肝转移灶者、胃癌组织、癌旁胃粘膜组织的灰度值分别为 (12 8.5 2 3± 11.486)U ,(14 6.694± 7.0 79)U ,(162 .3 5 1±14 .612 )U ,经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ML中RhoCmRNA及蛋白吸光度相对值明显高于GC(P <0 .0 5 )。结论 RhoC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转移有关 ,可作为判定胃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