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克成 《山东医药》1994,34(6):36-38
为了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目前提出了若干有关溃疡治疗的新观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     
叙述溃疡病的发病概况、病因和机制.深刻掌握溃疡病的病理变化和常见的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比例约3.1:1,男性高于女性为3.9~8.5:1.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年龄略轻于胃溃疡,并是多因素的常发病,笔者认为比较明显的是防御因素,至于病理变化有溃疡的大体形态学和显微组织学变化两部分,同时胃溃疡多发于胃小弯及胃窦与胃接触的部位,约占90%;其次是胃贲门部,胃后壁和胃大弯侧,十二指肠溃疡多发于球部,以球前壁为多,约占50%,起病缓慢或急袭,病程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并有反复发作为特征和出现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的并发症.关于防治的问题,首先强调人的因素、精神因素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注意饮食卫生.治疗原则上要消除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主要目的药物是内科治疗的唯一方法,制酸药是内科治疗的基本药,年龄45岁以上的患者,伴有“A”硬化者,多次反复出血不止者,而输血后血压仍不稳定有持续出血情况及合并穿孔、幽门梗阻者均可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
毛德西是河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毛教授业医30余载,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较深造诣,临证治疗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尤擅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笔者跟师学习3年,获益匪浅。现将毛德西教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 探求病机,强调“虚”、“滞”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痞满”等病证范畴。毛教授认为,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依赖于脾胃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及肝胆疏泄功能的正常运作。脾胃健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肝胆司职,则脾胃升降有序。若饮食不…  相似文献   

5.
许鑫梅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诊治经验丰富.笔者师从于许教授,本文对其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著名老中医、副主任医师赵振民行医半个多世纪,学验俱丰,善用古方治今病,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尤其推崇张锡纯之内托生肌散一方,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5月~1999年10月,笔者采用西药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硫糖铝片同自制中成药溃疡宁A片、B片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来自本院内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其中男122例,女78例;年龄8~76岁,平均42.5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6.5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6例,胃溃疡51例(其中胃窦部溃疡23例,胃角溃疡21例,胃体大弯溃疡4例,胃体小弯溃疡3例),复合性溃疡23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笔者自 1 997年起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 PU) 5 6例 ,并与单用西药组对照 ,其疗效明显提高 ,且副作用少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1 2例选自本院门诊患者 ,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 ( Hp)检测均为阳性。以胃溃疡为主者 36例 ,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者 65例 ,复合型溃疡 1 1例。其中男 9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3~ 5 3岁 ;病程 6个月~ 1 2年。将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中西药组 ) 5 6例 ,对照组 (西药组 ) 5 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是澳大利亚消化病学术权成,蒙作者惠赠本刊发表,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抑酸治疗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Shay提出的天平学说,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的成因是攻击因子与保护因子失衡引起,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侧重于抑制攻击因子,而对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则偏重于增强保护因子。目前,用于临床的攻击因子抑制剂,大部分是通过抑制胃酸而起到治疗PU的作用。下面简要探讨几种攻击因子抑制剂的抑酸作用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消化系疾病,自80年代H。一受体阻滞剂广泛应用以来,溃疡愈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溃疡的形成原因复杂,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作者近年来应用中酉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正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前1周内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病例按确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在内镜检查同时钳取幽门前区粘膜,经尿素酶试剂盒作幽门螺杆菌(HP)检测。治疗组40例中,男33例,女1例;年龄18~63岁,平均35.6…  相似文献   

12.
国外大量观察和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与体内多巴胺缺乏密切相关。由此,作者对10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用L—dopa和Cimetidine进行了双盲对照研究,旨在了解L—dopa的抗溃疡作用,开拓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新途径。其中L—dopa组54例,完全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L—dopa 0.25 Bid,0.25qid,0.5 tid;对照组49例,给予口服Cimetidine0.2 tid,夜晚睡前加服0.4。疗程均为4周。结果表明,L—dopa对消化性溃疡腹痛的缓解率为90.8%,而抗溃疡作用则是剂量依赖性的,口服0.25 qid组和0.5 tid组溃疡愈合率与Cimetidine组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对L—dopa的抗溃疡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因此,作者认为L—dopa不失为一种有效、廉价、副作用小的抗溃疡药物,使用剂量以0.25qid为宜。  相似文献   

13.
从外科治疗的消化性溃疡看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 2 5年 ,消化性溃疡 (PU)的治疗有多次重大变革 ,这些重大进展使PU的愈合率明显提高 ,并发症减少 ,复发率显著降低[1,2 ] 。通过观察我院外科治疗的PU患者的动态变化 ,我们了解PU的一些流行病学变化及其意义。一、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 197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在我院普外科因PU或其并发症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内容有 :(1)每年外科治疗的PU患者的性别、年龄、PU的类型、并发症的类型及其各类的总数。 (2 )同期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的总数。 (3)按每 5年为一个时段…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有出血、穿孔、胃输出端梗阻,过去这些并发症常常进行手术治疗,随着治疗内镜的发展,许多并发症病人不需手术即可治愈。1 出血当溃疡基底部动脉受到侵蚀就会发生出血,溃疡出血是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直到不久前仍认为确切的止血措施为外科手术。自从纤维内镜的发展,人们对内镜下止血越来越感兴趣,建立了许多有效的内镜下溃疡止血方法,并对一些方法进行了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除溃疡穿孔修补术外,腹腔镜溃疡外科手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要求行这类手术的医生须有一定的腹腔镜外科手术的经验,并有一支技术过硬的班子。当然还应有必要的仪器设备,包括高清晰度的实况录相装置。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的现代治疗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消化性溃疡的现代治疗BrunnerG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随着溃疡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溃疡治疗药不断涌现,尤其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洛赛克)的临床应用,使极大多数溃疡都能在短期内愈合。以下综合介绍消化性溃疡现代治疗中的某些进展和现状。消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27a来消化性溃疡穿孔状况及其治疗问题.方法收集我院1970-01/1997-12,648例消化性溃疡穿孔病例,男518例,女130例,农民496例(76.5%),工人105例(16.2%).年龄最小为出生后3d,最大84岁,平均年龄49.9岁.有溃疡病史392例(60.5%),病程1mo~37a,其中10a以上76例(11.7%),穿孔前上腹部疼痛228例(35.2%).因激素类及非类固醇药物诱发溃疡穿孔93例(14.5%),X光膈下气腹症592例(91%).保守疗法103例,手术治疗545例,除3例即时胃大部分切除外,余542例均行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自1984年后,所有溃疡穿孔患者常规静滴H2阻断剂,及出院后带药1mo~3mo.结果治愈出院616例(95%),死亡32例,60岁以上死亡19例(59.3%),其中保守死亡5例(4.9%),手术死亡27例(5%).1984年以后,233例修补术需重行胃大切7例,占3%,1983年以前,303例修补术,需重行胃大切57例,占18.8%,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主要以劳动强度较大的人群为主.年龄愈大,穿孔率愈高,死亡率也愈高.药物性溃疡穿孔占一定的比例.修补术加H2阻断剂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术后重行胃大切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自Schwartz提出“无酸即无溃疡”以来,Shay和Sum又提出粘膜“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平衡失调”的理论。然而,消化性溃疡(PU)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20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以及临床应用,学者们发现PU患者存在免疫学异常,并认为PU与免疫病理损害密切相关。现综述如下。细胞免疫PU患者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改变报道不一,可能与溃疡的不同类型、不同时期有关。一般认为,患者外周血T细胞减少,功能活性降低,B细胞改变不明显。Myagkova检测86例PU患者,发现多核白细胞杀菌能力降低,吞噬和消化过程缓慢在胃溃疡(GU)和溃疡病活动期更为明显,延缓了对病灶的消除,造成溃疡不易愈合。无瘢痕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     
张林  谭艳荣 《山东医药》1999,39(21):38-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