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给予异甘草酸镁针剂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丹参针剂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均1次/d;对照组50例,仅给予异甘草酸镁针剂,剂量、疗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症状、体征积分、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恢复均较快,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丹参可明显改善CHB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180例患者按1∶1∶1比例随机进入安慰剂对照组(A组)、异甘草酸镁100mg/d剂量组(B组)和200mg/d剂量组(C组)。A组:空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B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C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0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4周。治疗前、治疗后每周分别观察ALT;治疗前、治疗第2周、4周分别观察其他肝功能。结果165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A组56例,B组53例,C组56例。从治疗1周起至疗程结束,B组和C组均较A组能更显著地降低ALT水平(P均〈0.05)。至第4周,B组、C组ALT复常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71%和83.93%、82.46%和96.49%,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分别高于A组(P值均〈0.05),C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255)。仅B组1例发生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00mg/d和200mg/d剂量的异甘草酸镁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ALT升高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3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加用舒血宁注射液12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30天~50天;对照组50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应用相同的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明显好转,而治疗组患者血清HA和LN降低更明显,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临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硫普罗宁治疗瘀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用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10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硫普罗宁冻干粉针剂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采用茵桅黄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甘利欣注射液15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等。疗程视黄疸消退情况而定,急性肝炎为2~4周,慢性肝炎为4~6周。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肝功能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TBIL、DBIL、ALP、γ-GT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值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蛋氨酸和硫普罗宁联用治疗瘀胆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淤胆型肝炎和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治疗组给与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100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熊去氧胆酸(尤思弗)250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4周.对照组采用f-J4氨酸钾镁针剂3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观察症状、体征,并分别于2、4周复查肝功能,观察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结合胆红素(SCB)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乏力、腹胀、恶心、呕吐、肝区痛等症状均基本消失;治疗组的皮肤瘙痒的有效率、肝肿大回缩有效率以及肝功能主要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无明显的毒副反应,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是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与阳性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比较,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480例患者随机进入异甘草酸镁100 mg/d剂量组(A组,180例)、150 mg/d剂量组(B组,180例)和阳性药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C组,120例).试验A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na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试验B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到1%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 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4周,停药2周后随访.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和停药后2周观察症状、体征及ALT,AST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第4周观察其他肝功能指标.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数资料,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组内疗效指标比较采用非参数的符号秩和检验方法,组间疗效指标比较采用中心效应的方差分析法或CMH方法.结果 412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其中A组152例,B组160例,C组100例.治疗2周和4周后,三组患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2周时的ALT下降幅度,B组明显大于C组(P<0.01),治疗4周时ALT下降幅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C组ALT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91.76%、8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A、B、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89.86%、86.46%和72.22%,73.53%、68.47%,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停药后,三组患者均无明显反跳.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各种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5例慢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均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6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乏力、纳差、腹胀及肝区不适)、肝功能(AST、ALT、TBIL、PA)等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ST、ALT明显降低(P<0.01),PA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3%和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与复方甘草酸苷比较,异甘草酸镁治疗各种慢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8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静滴),门冬氨酸-鸟氨酸5~10 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均1/d,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门冬氨酸钾镁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d,4周为1个疗程.均用2个疗程.结果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给予腺苷蛋氨酸1000mg溶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4周,然后口服腺苷蛋氨酸1000mg/天(2片),连续2周。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溶于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6周;对照组33例应用苦黄注射液30ml溶于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治疗共6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皮肤瘙痒和肝区疼痛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6周后,TBil、DBil、ALT、AST各项指标均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疗程结束后TBil、DBil、ALT、AST复常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腺苷蛋氨酸组在退黄程度及改善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苦黄组。结论腺苷蛋氨酸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两药联合运用治疗老年肝病所致肝内胆汁淤积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转氨酶,促进胆红素消退确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血压正常,肝功能明显异常(合并胆红素增高)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150 mg,对照组给予甘草酸苷120 mg,均以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的好转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乏力、腹胀、食欲差等不适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甘草酸苷比较,异甘草酸镁可以快速、有效地减轻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乏力、腹胀、食欲差等不适症状,并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可作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1.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1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6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4周。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ALT、AST、TBIL复常率分别为92.6%、88.9%和87.7%,对照组则分别为90.8%、86.2%和83.1%,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ALT的恢复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复常时间为17.0±10.5天,而对照组为24.7±13.7天。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苦参素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甘利欣15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另外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0.6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指标改善和HBeAg阴转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利欣联合苦参素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EB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23例患者采用更昔洛韦粉针250 mg加入5%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每12 h静脉滴注1次,每次静脉滴注时间1 h,连用7~10 d。同时采用舒肝宁、异甘草酸镁等药物常规护肝、降酶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显效17例(73.9%),有效6例(26.1%),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更昔洛韦抗病毒,舒肝宁、异甘草酸镁等药物常规护肝、降酶等综合治疗EB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NAFLD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2 g联合丹参注射液30 ml分别加入0.9%氯化钠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 mg加入0.9%氯化钠250 ml中静脉滴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有关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与对照组的6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对NAFL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由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4周,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恢复,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S-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S-腺苷蛋氨酸在慢性重型肝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护肝、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间断应用白蛋白、新鲜血浆输注及对症支持治疗。S-腺苷蛋氨酸组在以上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1.0g S-腺苷蛋氨酸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结果:S-腺苷蛋氨酸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血清生化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S-腺苷蛋氨酸组总有效率为80.50%,显著高于对照组(69.64%,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在肝功能的改善、黄疸的消退上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7~1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各类肝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各类慢性肝病的作用。方法选择188例慢性肝病,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93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5%10%GS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连续4周。对照组95例,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200mg加入5%10%GS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乏力、消化道症状的复常率治疗组分别为91.3%、95.7%;对照组分别为80.6%、77.7%;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区不适复常率治疗组70.6%;对照组65.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复常天数治疗组分别为15.8d、11.7d、35.2d;对照组分别为21.9d、21.7d、44.5d;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AST、TBil明显改善,治疗组复常率分别为95.5%、89.2%、89.2%;对照组分别为80.9%、77.7%、65.2%;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复常天数治疗组分别为17.8d、15.7d、17.8d;对照组分别为27.5d、21.7d、30.2d;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明显改善病毒性、药物性、酒精性等肝脏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并优于硫普罗宁。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66例老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100 mg,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100 mg+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两组均加入5%葡萄糖100 ml(或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 d。观察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恢复肝脏功能方面疗效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尹燕  夏景香  孙纬善 《山东医药》2008,48(40):48-49
将41例慢性酒精性肝病合并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戒酒及基础护肝治疗(肝泰乐、复合维生素B、能量合剂),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腺苷蛋氨酸1.0 g/d,加入5%葡萄糖250ml稀释后静滴,6周后改口服腺苷蛋氨酸4周;同时口服纳曲酮25 mg,1次/d,6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予甘利欣150ml加入5%葡萄糖500 ml内静滴,疗程为6周.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65%,P<0.01.观察组出现戒酒综合征3例,对照组12例,P<0.01.认为腺苷蛋氨酸与纳曲酮联合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合并胆汁淤积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