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注射液对心衰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心梗后心衰,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活血组,益气组,西药组,治疗一个月后采用无创性心阻抗血流图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SV、CO、CI、LVET等参数,结果:各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在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效果(P<0.05-0.01),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各治疗组之间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药长期应用于心衰(1个月)可取得与益气组同样的改善心衰流动力学的作用,指出,研究证实基机制可能与其扩张冠肺,改善心肌供氧,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注射液对心衰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心梗后心衰 ,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活血组、益气组、西药组 ,治疗一个月后采用无创性心阻抗血流图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SV、CO、CI、LVET等参数。结果 :各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在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 ,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效果 (P <0 .0 5~ 0 .0 1) ;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各治疗组之间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药长期应用于心衰 (1个月 )可取得与益气组同样的改善心衰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指出 ,研究证实其机制可能与其扩张冠肺、改善心肌供氧、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左心衰大鼠血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心梗后左心衰动物模型,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血TNF、血小板聚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血TNF水平明显升高(2.842±0.983;1.412±0.387,P<0.01),各治疗组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67.06±3.95;46.33±3.56,P<0.05),各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结论:活血、益气方药通过减少TNF的分泌或拮抗TNF的途径而降低血浆TNF水平,这可能是益气、活血方药改善心衰血流动力学、干预心室重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生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PT、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凝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PT有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除PT外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具有补肾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脑缺血性大鼠模型的体重、神经症状、被动性条件反射、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自由基代谢、脑梗塞面积的指标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 Occlusion,R-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6月龄)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对照组、复方仙灵脾大、中、小剂量组。结果:复方仙灵脾注射液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经常学症状,显著延长被动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全血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使血浆SOD升高,MDA下降,缩小脑梗塞面积等。结论: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在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又能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减轻急笥脑梗时缺血损伤。用于治疗局灶性服缺血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T IA的疗效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后循环T IA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和盐酸川芎嗪加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TCD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用药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的变化,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对照组为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栓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内皮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内皮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心功能、内皮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状态,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48例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患者分为疏血通组(n=80)与对照组(n=6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d,疗程为7 d.观察红细胞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hs-CRP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有所改善,疏血通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hs-CRP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以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而且可明显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选择44例有认知损害但未达痴呆诊断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静脉滴入,每组各22例,观察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灯盏细辛注射液组不仅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认知功能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1),但复方丹参注射液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仅对血小板聚集率有影响(P<0.05)。说明灯盏细辛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对照组,复方仙灵脾大,中,小剂量组,通过结扎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血浆中的血栓素,前列环素,血小板聚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脑梗塞面积的影响。结果 复方仙灵脾注射液不仅能明显提高血浆中的前列环素水平,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而且能明显减少血栓素水平和丙二醛的含量。缩小脑梗塞面积,结论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在改善血浆TXA2-PGI2的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又有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减轻急笥脑梗塞所致的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 《光明中医》2012,27(1):45-47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经确诊1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抽取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祛痰中药,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DL-C、TG、CRP、HDL-C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治疗组还降低了相关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法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东港市中医院脑病一科就诊的80例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8.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气虚络瘀型缺血性中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查找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7篇,共2 90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 490例,对照组1 418例。Meta分析结果:益气活血方药或其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面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5.39, 95% CI(4.03,7.22), P<0.000 01];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与单独应用西药常规治疗比较,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WMD=-2.99, 95%CI (-3.26,-2.72), P<0.000 01];此外,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常规治疗[WMD=9.65, 95%CI (8.36,10.93),P<0.000 01]。其中2篇研究的不良反应表现轻微。结论:现有的相关数据表明,益气活血方或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由于本Meta分析纳入研究较少,证据强度有限,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大连港医院神经康复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利水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采用内服行气活血利水方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对照组73例采用单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术后记录伤口引流量,于术后第3、7、12 d分别行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评价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 2组病例手术后48 h刀口引流量均在正常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结论行气活血利水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安全、有效预防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配合常规治疗,防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TA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3年3月—2016年3月。所有患者均采用膝下动脉PTA治疗,并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BI、TCPO2、流速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28天以内,观察组ABI、TCPO2、流速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天和180后,观察组ABI、TCPO2、流速等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29%,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佳,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TA术后再狭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124例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杰  陈海燕 《河南中医》2005,25(10):42-43
目的:对比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缺血性中风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48例,每日静脉滴注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肾虚血瘀组35例,静滴刺五加注射液,痰热瘀阻组41例,静滴清开灵注射液,共28天.结果:益气活血组有效率为93.75%,补肾活血组有效率为85.71%,化痰开窍组有效率为85.37%,益气活血组效果显著优于后两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口服加薰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口服加薰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口服阿司匹林片,静脉输注红花注射液。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中药内服加熏洗较单纯西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分为血栓通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尿激酶对照组(20例21只眼),平均治疗疗程28 d;对2组病人作视力、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检查并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视力提高和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开始有效日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见效快(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原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中药组予益气益阴活血通腑方药的水煎剂治疗,西药组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作标准镘头餐试验,并计算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胰岛素释放率(IRG)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①中药组改善外周胰素抵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5.6%(其中逆转率为24.4%),降糖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2%,均与二甲双胍组的疗效相仿(P>0.05);但中药组证侯的改善较为明显。②中药组的SI与IAI显著改善(P<0.05),而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但IRG无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可减轻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