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燕飞  谢玉唯 《安徽医药》1998,2(1):23-24
思密达(Smecta,双八面体蒙脱石)与米雅(酪酸菌,宫入菌活性制剂)均是近年来颇受推崇的消化道药物。我院于1996年6月~1997年10月对30例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应用思密达与米雅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米雅BM制剂的主要成分是酪酸菌,又名宫入菌,本菌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类的肠道中,为G~ 厌氧杆菌。酪酸菌在人体肠道内为非定植性暂住的正常菌群,除能调整和补充正常菌群外,对其它正常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促进增殖作用,对致病性有害菌的生长则具有抑制作用。 1997年12月至1998年4月,我院用米雅BM治疗几种内科常见疾病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食欲不振等症  相似文献   

3.
张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77-1879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4例婴幼儿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联用组32例、喜炎平组37例和利巴韦林组35例,分别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根据腹泻疗效判断标准判断三组疗效。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R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治疗婴幼儿RV性肠炎疗效更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米雅BM细粒剂是以科学的方法将酪酸菌配伍而成的新型微生态活菌制剂 ,其不受胃酸、胆汁酸、消化酶的影响 ,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酪酸菌在肠道内和有益菌共生并促进增殖 ,抑制毒素的产生 ,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 ,控制和纠正有关病变 ,临床上已应用米雅BM细粒剂治疗多种疾病。1 肠易激综合征 应用米雅BM细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30例 ,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腹胀、便秘同腹泻交替出现等。服药 1g/次 ,3次 /d ,10d为 1疗程。水样便、粘液便、便秘消失率分别为 85 7%、86 6 %和 87 5 % ;其中腹痛治疗有效率为 83 3%。应用米…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泻病是常见病,常因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紊乱甚至二重感染.米雅利桑爱儿A颗粒(简称米雅)是以酪酸菌为主要成分的活菌制剂,该菌是人体肠道内常见的有益菌.我们利用它在微生态活菌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病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卢锡奂 《中国药业》2005,14(2):52-52
由山东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研发并申报的3个国家863计划支持项目,具有中国独立知道产权的新一代微生态活菌生物新药“宝乐宝”(口服酪酸梭菌散剂),“阿泰宁”(口服酪酸梭菌胶囊),“常立宁”(口服酪酸梭菌片剂)已获得药品批准号。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具体病因不明,临床无特效治疗.为此,我们对之作了探索性研究,采用柳氮磺吡啶、恩密达和酪酸菌制剂(米雅BM)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酪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和婴儿型双歧杆菌(BifidobacterumInfantis)对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lie)进行了试管内的生物拮抗试验。将酪酸梭菌LCL166株,婴儿型双歧杆菌菌LCL172株及酪酸梭菌LCL166株和婴儿型双歧杆菌172株分别与艰难菌LCL166株和婴儿型双歧杆菌LCL172株能明显抑制艰梭菌VPI10463株的  相似文献   

9.
酪酸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酪酸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为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5±s4mo)其中35例检测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用酪酸菌0.25gpo,tid。对照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5±4mo)其中30例检测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用利巴韦林15mg/(kg·d),分2次im或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以上2组均连续治疗3d为一个疗程,必要时继续治疗3d。结果:治疗3d后判断疗效,酪酸菌组总有效率及轮状病毒阴转率依次为92%及86%;利巴韦林组依次为74%及57%;2组组间比较:P<0.01及P<0.05。结论:酪酸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蒙脱石散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门诊或住院)的7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联合运用蒙脱石散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55.56%),有效14例(38.89%),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9例(25.00%),有效11例(30.56%),无效16例(44.44%),总有效率为55.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调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大便性状改变时间、腹泻持续时间和腹泻次数减少时间。结果: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可显著提高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的有效率(χ2=14.16,P〈0.05),缩短大便性状改变时间(t=2.49,P〈0.05)、腹泻持续时间(t=2.62,P〈0.05)及腹泻次数减少时间(t=2.2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酪酸树菌对婴儿型双皮杆菌的增殖和发育有刺激作用,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剂剂小鼠包性毒性LD50大于10000mg/kg,样品无毒;(2)Ames试验各剂量组在加与不加S9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均无诱变化;(3)灌服抗生素后小鼠肠道中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酪酸梭菌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酪酸梭菌活菌口服,47例)、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45例)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44/47),对照组总有效率84.4%(38/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酪酸梭菌活菌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米雅治疗慢性结肠炎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BM颗粒(以下简称米雅)系宫入活菌制剂,具有治疗多种胃肠病功效。我院自1997年1月~1998年6月共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88例,其中采用本品(成都制药二厂分装)治疗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88例均系就诊我院门诊的慢性结肠炎患者,...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 ,是一种综合症候群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随着增龄 ,消化道功能运动、吸收、代谢、免疫及酶活性减退。与成人比较 ,老年人肠内细菌总数减少 ,双岐杆菌与韦荣球菌等尤为减少。老年人的消化不良症状在人群中约占38%。米雅BM制剂是一种有益的肠道酪酸菌制剂 ,其代谢产物可提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并提高机体免疫力 ,减少肠菌间失调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本组对 40例经检验未发现器质性变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例 ,应用日本米雅BM制剂治疗进行临床治疗观察 ,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16.
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100例,对照组76例,两组均给予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预防组在治疗的同时间隔2—3h序贯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1袋/次,3次/d,出现腹泻继续服用;对照组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出现腹泻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1袋/次,3次/d。对两组继发腹泻的发生率、腹泻持续时间和肺炎治疗的总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组继发腹泻9例,发生率9%,对照组继发腹泻37例,发生率46.8%(P〈0.01);预防组腹泻持续时间和肺炎治疗的总疗程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能显著降低肺炎小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新生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2h 后服用蒙脱石散,对照组仅服用蒙脱石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和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酪酸梭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研究酪酸梭菌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以及婴儿双歧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先将酪酸杆力,痢疾杆菌等分别进行单独培养,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内的pH值和活菌数,然后将酪酸梭菌分别和致病菌进行混合培养,再测量pH值和活菌数,并与单独培养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酪酸梭菌对婴儿双歧杆菌无抑制作用,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霍乱沙门菌,霍乱弧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酪酸梭菌对肠道致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酪酸梭菌组和胃蛋白酶组各65例,胃蛋白酶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酪酸梭菌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酪酸梭菌组的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胃蛋白酶组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脱石散能清除肠道内过多水分和黏液,酪酸梭菌活菌散修复肠道黏膜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两药协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志明 《北方药学》2016,13(6):51-51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应用在肠息肉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肠息肉手术的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3)。对照组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黏膜修复、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率、肠黏膜修复率、伤口愈合时间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能有效预防术后出血、促进伤口愈合、加速肠黏膜修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