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逆散源出《伤寒论》,由炙甘草、柴胡、枳实、芍药组成。用其治疗“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等症。后世医家将本方应用于多种病证,收效较好,现将笔者的临床治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慢性咳嗽伴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对100例慢性咳嗽伴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病位、病性、病机进行归纳,并以病位、病性、病机为基础,根据患者肺功能状况,参考中医辨证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慢性咳嗽伴小气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证型分布,不同肺功能状态的中医证型分布。结果:慢性咳嗽伴小气道功能障碍病位在肺、脾、肝三脏,中医证候分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实证以痰湿蕴肺证、痰热郁肺证、肝气犯肺证、风寒袭肺证、湿热郁肺证常见,虚证以肺阴亏虚证、肺脾气虚证多见。结论:实证肺功能以仅见小气道功能障碍及小气道功能障碍伴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为主,虚证肺功能以小气道功能障碍伴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为主。  相似文献   

3.
柴胡舒肝散是四逆散之变方,为张景岳所创立。全方由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组成,其方原治“外邪未解而兼气逆胁痛者”。笔者以此方验之于肝脾病,每用得心应手,兹整理数案如下,谨供同道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4.
5肝气犯胃用四逆散、旋复代赫汤 四逆散,仲景虽用治阳郁不伸、四肢厥冷证,腹痛下痢仅列为或然证,但临床实际运用是以治疗肝木克土之腹痛、下痢为主.该方药仅4味,组方严谨,用柴胡疏肝解郁,枳实行气散结,芍药和营血调肝脾,甘草缓急和中,合用使肝气调达,肝脾和调,则腹痛下痢等证自除.  相似文献   

5.
白芍治疗痛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临床和动物实验的研究证实,白芍在治疗多种痛证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白芍组方常用于治疗多种腹痛以及胁痛、痛经、肢体痉挛痛、头痛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大量的临床验案,现代研究发现对骨关节炎、颈椎病及纤维肌痛综合征等引起的疼痛也有一定疗效。实验研究证实,白芍的提取物不仅具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之方短小精悍 ,药少力专 ,用当通神 ,常为后世医家所沿用。我等在妇科临床 ,常借鉴《伤寒》、《金匮》之方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取得很好疗效 ,扩大了古方应用范围 ,愿与同道交流。1 四逆散加味治疗妇科疾病四逆散出自《伤寒论》 ,用于治疗少阴枢机不利 ,阳气不得宣达的四肢逆冷证。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组成 ,方中柴胡、枳实疏肝解郁 ,调达气机 ,行气而散瘀结 ;芍药入肝善走血分 ,有活血化瘀之功 ;甘草“能行足厥阴、阳明二经污浊之血 ,消肿导毒。”全方具有舒肝解郁 ,行气散结 ,调和肝脾 ,缓急止痛功效。现代药理证明 :柴…  相似文献   

7.
介绍湖南省名老中医旷惠桃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属中医学"燥痹"范畴。旷教授认为燥痹之标为燥热,病机则在于气血阴津亏虚,燥、热内生,脏腑诸窍失养,临床多见肺胃阴虚、肝肾阴虚证,故而临床治疗重在滋补肺胃肝肾,脏腑兼顾,随证加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内伤头痛相对外感头痛更为常见,且常反复发作,时作时止,严重影响人们的情绪及生活质量。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皆上会于头面,六腑清阳之气及五脏精血皆上注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外感六淫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气机逆乱,进而引起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内伤头痛常因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房劳过度、头部外伤及病后体虚等诱发,可表现为胀痛、剧痛、刺痛、闷痛、隐痛、空痛等,与风、火、痰、瘀、虚等致病因素相关。总结于志强教授治疗头痛的治疗思路,“内伤杂病,从肝论治”,治疗以开郁为先,郁滞一开,则气血通畅,诸病自愈;临证配伍应用川芎,酌加风药,善用虫类药及引经药等经验,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中医证候分型及其与西医临床分级的对应关系。方法:入选174例(285眼)AMD患者,采集中医症状体征,眼底检查或造影,AMD的严重程度采用5级分级系统,R型聚类分析和简单对应分析。结果:①在聚类图的适当位置切割,43个中医症状体征分为脾气虚弱、肝郁火旺、痰湿蕴结、瘀血阻络和肝肾阴亏5个基本证型。②脾气虚弱证距1级最近,痰湿蕴结证与2级最近,肝郁火旺证与3级最近,瘀血阻络证偏重于4级和5级,而肝肾阴虚证与临床分级的对应关系不明显。结论:中医临床可将AMD分为5大证型辨证论证,肝肾亏虚是其基本病机。西医AMD临床分级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的对应关系,1级倾向脾气虚弱证,2级多见痰湿蕴结证,3级偏重肝郁火旺证,4级和5级为瘀血阻络证。临床分级可作为AMD中医辨证施治的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等组成。原为少阴病肝气郁结,阳郁于里之热厥证而设。笔者根据临床上凡其病理机转是肝气郁结,阳气内郁所致的不同疾病,均以本方加味施治而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爰录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逍遥散为临床常用方,功效既补肝体,又助肝用,肝脾并调。临证时之,灵活运用,治疗因肝气不舒,木气横运,女性乳房疾病效果良好。例举“经前乳房胀痛不孕”、“产后哺乳,乳房疼痛”、“未婚女子乳痛”三案均收良效。以上三证皆肝气郁结、气血失和所致,治病求于本,异病同治,临证运用,“师古而不泥于古”,随证灵活变通。“运用之录存于一心”,运用古方取其新意,均收良效。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为《伤寒论》中治“少阴病,四逆”之方。所治之症为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者。治当透邪解郁,调畅气机。方中柴胡升发阳气,疏肝解郁;白芍与甘草同用,敛阴养血柔肝,舒筋缓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疏畅气机之功;使以甘草,不但能调和诸药,益脾和中,且甘能缓急,即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其药味少,但配伍精当,领会其要旨,灵活运用于临床中,常常收到出奇制胜的疗效,兹将运用该方心得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3.
厥阴病不同于太阴病脾虚寒证,也不同于少阴病寒化证或热化证。由于肝木乘土,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而阴并于下,因而最多见寒热并见的寒热错杂证。再则因邪正交争,阴极阳复,而正邪互胜,又多见厥热交替的厥热胜复证,阴邪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所以又称为阴阳胜复证。前者治宜土木两调、清上温下法;后者则是判断阴阳消长、病势进退、预后良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导师王明月教授治疗性早熟的经验。方法:通过整理王明月教授多年来治疗性早熟的临床验案,系统归纳并阐述王明月教授治疗性早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观点。结果:王明月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肾,肾阴不足不能制阳,相火偏亢,阴虚火旺,故致此病,治以滋肾阴,清肝热为主,辅以柔肝。附验案2则。结论:导师王明月教授对该病的独到见解及明显疗效为小儿性早熟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陈其华教授从痰辨治癌痛的临床经验.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癌痛是恶性肿瘤中晚期最多见,同时也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表现之一.虽然现阶段临床应用"三阶梯止痛方案"能够在短时间缓解癌痛程度,但因患者耐受、相关医疗法规以及人为性因素等的影响使恶性肿瘤癌痛的远期控制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其华教授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肿瘤痰证学说",认为癌痛主要为痰导致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临证时治疗癌痛应以"消痰止痛"为原则,同时谨遵陈实功"内外合参"学术思想,注重整体与局部辨证,权衡疾病虚实主次,参以引经药物直达病所,每获良效,另举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中医证候,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分析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中医证候。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夜尿增多、口干多饮、目糊、乏力等较为多见。在气血津液辨证中以气虚证为多见,在脏腑辨证中以肾精亏虚证多见;肝、脾、肾受损与本病密切相关,兼痰浊瘀血及肝肾阴亏、心肾不交者多见昼夜节律异常。血压增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数目、血糖控制不达标以及血脂代谢异常等显著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病及肝脾肾三脏;血压增高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及血糖控制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长期随诊及验案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和总结出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结果:陈怀珍教授认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辨证着眼于“虚”“痰”“瘀”“郁”4字,并结合辨病位遣方用药,治疗上扶正与祛邪并举。结论: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小建中汤系《伤寒论》方,主治由于上焦营血虚寒所致的腹部挛痛,按之则减,不思饮食或心悸虚烦等症。几年来,笔者运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腹痛,获效甚佳,兹举验案数例如下。验案举隅1上腹疼痛某男,40岁,2005年6月9日就诊。患者上腹部疼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源于《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橘皮组成;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不升清、中气下陷、气虚发热诸证。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发现此方尚有气血双补、调和肝脾、补气活血、固摄等功效。现将本人临证的部分验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历代以来,众医家多认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言汗证之病机常囿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范畴.近些年来,笔者在对汗证的诊疗中体会到,汗证的成因与病理机转甚为复杂,诚如《景岳全书·汗证》所云:"自汗、盗汗,亦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兹举案略述如下.阴亏气耗,心脉郁痹案1 某男,61岁,就诊日期:2009年2月16日.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5年,坚持长期口服降血压等药物治疗.平素喜汗出,近20d来出汗渐加,汗出难止,止而复出,心悸难安,怔忡有时,伴见时时潮热,颧红,肢软乏力,动辄气短,胸闷不舒,舌瘦色暗而瘀滞,脉细涩而时结.测血压136/90Mmhg.心电图示:室性早搏,V5高电压,T波低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