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转手术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毅  植勇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6):511-511,518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开展。我院2000~2005年共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286例,其中20例中转开放手术(中转率7%)。现对其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指征,从而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损伤,降低复发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势.方法 将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24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各122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手术瘢痕、并发症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发现对侧隐性疝52例(46.4%),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单侧:(16.1±5.3)min vs (14.3±4.4) min]、[双侧:(29.2±6.4)min vs (31.4±5.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2±1.1)mL vs (2.9±1.4) mL],切口瘢痕、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阴囊血肿和医源性隐睾;术后疼痛、下床活动间、阴囊水肿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允许探查对侧鞘状突,与传统手术相比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岗  杨自勇  沈林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8):613+616-613,616
<正>小儿腹股沟疝仅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无需修补缺损。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切口小,创伤小,康复快,深受欢迎[1]。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施行经脐两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14年6月为81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4例,女112例;10个月~12岁,平均(4.26±2.76)岁;右侧452例,左侧316例,双侧48例,隐性疝132例;均行全麻气管插管。结果:本组8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45 min,单侧平均(20±4)min,双侧平均(25±6)min。术后平均住院(3.2±0.8)d。术后第2天开始正常进食。术后瘢痕极小,无精索及输精管损伤、皮下血肿、阴囊血肿、戳孔疝等并发症发生。810例获得随访,随访6~40个月,平均(12.5±4.5)个月,失访6例,复发2例。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操作简单易学、复发率低、切口美观、可同时处理双侧疝等优点,术中可发现对侧隐性疝并同时处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自制穿刺针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穿刺针行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注射针头代替腹壁穿刺针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30例,其中单侧25例,双侧5例。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住院3d,术后出现脐部切口疝1例,随访4~30个月无复发。结论:自制穿刺针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两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多为3个小创口,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雪撬针,采用两个小创口施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下称两孔法),荷包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3个小创口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相比,微型手术更简单,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106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3例)和传统手术组(53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而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并发症、隐匿性疝、对侧疝突出、复发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4、19.072、58.681、14.511、4.981,P均<0.001)。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 152.85±541.59)元高于传统手术组(3 860.71±459.7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4,P=0.003);腹腔镜组住院时间(2.07±1.12)d与传统手术组(2.14±1.4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P=0.78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传统手术组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4,P=0.003)。术后腹腔镜组对侧疝突出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9.4%,P=0.003);隐匿性疝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比0,χ2=5.248,P=0.022);2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3.8%,χ2=2.038,P=0.153)。 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儿迅速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者295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中诊断符合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感染、积液、疼痛)及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4d,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复发及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雪橇针,二孔法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荷包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常规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更简单,创伤更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我们采用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0例,男66例,女14例,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方法、优缺点。方法:对比分析843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与519例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开放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隐匿疝的发现、麻醉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隐匿疝的发现、麻醉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开放组,住院费用略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复发1例,复发率0.1%;开放组复发11例,复发率2.1%。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麻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术中可及时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隐匿疝、双侧疝。  相似文献   

11.
207例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我院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20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外科及儿科行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104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Z组)和常规组(C组),每组患儿52例。Z组给予综合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C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疼痛和恐惧改善情况、心境状态变化情况、应激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Z组患儿疼痛、恐惧、心境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C组(P<0.05);Z组患儿应激反应水平提高幅度小,应激情况优于C组(P<0.05);2组患儿入院时、出院时、末次随访三个时间段满意度逐渐升高,Z组患儿满意度评分高于C组患儿(P<0.05);2组患儿均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患儿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疼痛和恐惧情况,改善心境状态,缓解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237例,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无中转开腹,全部成功,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单侧8~26 min,双侧13~37 min,住院时间1~3 d。术后随访2~25个月,复发1例,无感染。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复发率低,疼痛轻,并发症少的优势。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性疝,更加高位结扎疝囊颈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5例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腹股沟斜疝复发病例,其中33例初次手术在外院施行,分析相关复发因素。结果:患儿初次手术年龄、术后活动情况、合并症及发病时长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次手术年龄越小、术后活动情况越多,复发的风险越高;有合并症的患儿,复发风险高于无合并症者;发病时间越长,复发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小儿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初次手术年龄、术后活动情况、合并症情况及发病时长。结合各因素分析,有效的日常科普、宣教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手术及术后依从性,减少术后剧烈活动次数,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对5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儿均在单孔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一侧手术时间8~12min,平均10min;两侧16~25min,平均20min。手术当日即可下床和进食,次日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4h。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脐部小切口处无明显可见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创伤小、愈合后几乎无可见瘢痕、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同时可发现和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制穿刺带线针辅助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7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资料,其中23例行自制穿刺带线针辅助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采用全身麻醉;24例行传统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开放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与开放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缩短(8.26 min vs.36.54 min),术中出血量降低(0.63 m L vs.4.15 m L)、术后住院时间减少(1.39 d vs.3.75 d),但住院费用增加(6 682.18元vs.4 385.9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无术后并发症,开放组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阴囊血肿3例,皮下血肿2例,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20.8%,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自制穿刺带线针辅助下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具有微创、无明显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例。经脐置入5inm30。腹腔镜,明确患侧内环口及腹横筋膜悬韧带后脚(posterior crus,PC),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置入3mm分离钳。于患侧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用普通针持夹持3-0 prolene带线圆针刺入腹腔,穿过PC,分离钳夹住圆针反向经腹横肌弓状缘从内环口顶部穿出腹腔。剪掉圆针,Endoclose针夹带prolene线由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穿入腹壁至腹膜外层,先内后外,围绕内环口在腹膜外完成荷包缝合,线拉出体外后打结。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50min,平均32.9min。术后住院1—2d,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1—4d,平均1.4d。术后无出血、阴囊血肿及切口感染并发症。21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具有解剖学基础的新术式,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院利用自制带弧形送线针及弹簧夹线针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15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50例患儿中男115例,女35例;8个月~12岁,平均(2.0±0.5)岁。其中单侧130例、双侧20例;术前明确诊断10例,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15例。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2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硬膜外穿刺针及改制的克氏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硬膜外穿刺针及改制的克氏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125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疝112例(89.6%),双侧疝13例(10.4%,其中隐性疝3例);斜疝120例(96%),直疝5例(4%)。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结果:12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5.13±3.02)min,术后平均住院(3.12±1.04)d,术后均未使用镇痛药,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术后均获随访524个月,平均(15.32±5.1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患者满意度100%。结论:采用硬膜外穿刺针及改制的克氏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操作简单、微创,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因腹膜鞘状突未闭合引起,大部分均为斜疝,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腹股沟管的疝囊高位结扎术.随着腹腔镜外科手术技术的广泛开展和提高,目前很多医院都采用腹腔镜下外科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我院2008年6月至今3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接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