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硝普钠治疗主动脉夹层血肿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血肿(aortic dissecting homatoma)是主动脉腔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所致,因而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将主动脉夹层血肿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ng,AD),  相似文献   

2.
26例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丙玲 《临床医学》2009,29(5):119-120
主动脉夹层分离(AD)是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裂口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现将我院2004年至2008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分离首诊误诊病人26例分析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为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简称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121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环状和(或)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致命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刘粤英 《天津护理》2011,19(1):58-60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主动脉在内因或外因作用下内膜撕裂后,管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血肿沿着主动脉壁长轴方向延伸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最终形成一组真腔和假腔。主动脉夹层发生在2周内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AAD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分离11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分离(AD)的诊断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分析11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AD的门急诊诊断率为27.3%;72.7%的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升高和心电图ST—T改变;CT平扫诊断率为50%,增强CT扫描诊断率为100%。结论: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率高,该病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和心电图异常,增强CT扫描是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A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危重症。AD的特征是起病急,发展快,症状复杂多样,误诊率和病死率高。及早急救和护理,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2008年我科共救治38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本文将急救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AAS)是一组以急性发作为特征的主动脉疾病[1],很可能危及生命,包括主动脉夹层(AD)、主动脉壁内血肿(IMH)、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及外伤性主动脉损伤(TAI)。AAS以主动脉壁中膜撕裂为特点,伴或不伴内膜破口,其中血渗出将有助于夹层的进展([2])。血液可以局限在局部(如IMH),  相似文献   

8.
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管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血肿沿着主动脉壁长轴方向延伸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2层分离状态。夹层血肿发生在2周内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急性主动脉夹层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有统计显示AAD患者急性发病48h内病死率达到68%,即每小时的平均病死率达到1.4%左右,12个月后的生存率只有2%~8%。  相似文献   

9.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在工作站上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包括容积重建(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覆盖成像(SSD)。结果在经过正确诊断和分型的50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成像图中,全部病例都清晰地显示了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破口位置、附壁血栓、内膜钙化,并直观地显示主动脉夹层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结论16排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安全、快速、无创、有效的方法,并能正确分型,判断破口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系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急性期病死率高,未经治疗24h内病死率高达21%。该病起病突然,一旦破裂抢救非常困难,因此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早期诊断,急救与监护等尤为重要。我科近年来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文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70-827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主要在在螺旋CT及MRI上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MRI、螺旋CT检查,并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观察。结果 MRI及螺旋CT可清晰显示破口位置、内移的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MRI及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方面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造成主动脉中层沿长轴分离,从而使主动脉管腔呈现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状态,发病在2周内的主动脉夹层称为急性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并沿纵轴方向扩大致主动脉两层膜被剥离的状态,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进展迅速、误诊率、病死率高。随着近几年AD发病率有所增加,如何准确诊断AD,减少误诊,在临床工作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降主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及两者比值在诊断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D)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 年7 月至2017 年7 月156 例可疑AD 胸痛患者,先经CT 平扫后再行CTA 检查明确诊断,并取100 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分 别测量降主动脉、升主动脉直径,并计算两者比值(rDA),绘制ROC 曲线,评价降主动脉直径和rDA 在不同界值时预测胸痛患者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Stanford B 型AD 组患者降主动脉直径及rDA 值均较胸痛非AD 组明显增大(P〈0.05),以降主动脉直径30.00mm 为截点,诊断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2.0%;以rDA 0.8 为截点,诊断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91.0%。结论 降主动脉直径和rDA 值可用于快速排除胸痛患者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其中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5.
刘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3004-3005
急性主动脉夹层(AD)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常造成猝死。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和误诊。现就我院收治的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破裂并肺动脉壁血肿的发生机理、CTA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0年7月行CTA检查并诊断为非外伤性AD病例183例,对其中AD破裂并肺动脉壁血肿及蔓延的3例病例CTA表现、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临床均以胸骨后疼痛而就诊,年龄45~82岁。CTA检查表现:第一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段累及胸腹主动脉1例、主动脉弓升主动脉侧累及升主动脉1例、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侧累及胸腹主动脉1例;破口直径大小分别为0.9cm、0.8cm、0.4cm;主肺动脉干壁血肿1例、主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壁血肿1例、主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壁血肿和肺泡出血1例。随访中,1例行手术治疗患者至今仍存活,另2例保守治疗患者均于入院48h内死亡。结论:CTA检查不但能明确AD的诊断,还能确定有无夹层破裂外穿并肺动脉壁血肿及蔓延。结合相关文献及本组随访结果,年龄因素与动脉夹层破裂致肺动脉壁血肿并延伸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敏  陈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725-8726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延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称主动脉壁问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本病少见,不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琪  黄振文 《临床荟萃》2007,22(5):360-36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比较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过去曾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主动脉夹层可能与高血压有很密切的关系,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过去对这一疾病认识不够,诊治水平较低,近年来随着各项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开展,确诊率几乎100%,误诊率和病死率均下降.现就我们诊治的36例AD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系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环状或(和)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急性期病死率高,未经治疗24h内病死率高达21%。及早急救和护理,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本文就主动脉夹层急救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洪  杨国庆 《华西医学》2009,24(2):395-39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机,对59例主诉急性胸背痛患者进行MSCT检查。结果:59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AD)4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11例,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8例。MSCT能够显示三种疾病的特征性征象:AD可见内膜片和双腔征;IMH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5mm;PAU为凸出于主动脉管腔外的造影剂充盈的龛影。结论:MSCT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能为AAS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