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6例腹部交通伤检查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伤成为创伤的主要死因,腹部伤致死约占交通伤死亡病例的10%[1]。腹部伤除迅速的急救外,对创伤程度、部位与范围的准确判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笔者复习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腹部交通伤检查技术的文献,结合我院1990年1月~1997年8月收治的76例腹部交通伤病人的检查情况,将各种检查方法总结如下。临 床 资 料1.本组男67例,女9例,男∶女为7.4∶1;年龄5~68岁,平均34.88岁。开放性损伤1例,闭合性损伤75例。损伤脏器共114个,平均每例1.5个。单一脏器伤41例,占53.95%(41/76);多脏器伤35例,占46.05%(35/76)。见表1。入院时伴有休克28例,…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急救网络医院2002-2004年创伤患者院前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2-2004年深圳市创伤院前急救的时效关系,以期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2002-2004年67个急救网络医院经电话呼救创伤院前死亡患者的资料,用Foxpro 6.0软件建数据库,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02-2004年全市院前呼救创伤患者共161 364例次,死亡3 967例(院前和院内);院前死亡分别为360,528和645例,占当年所有创伤急救死亡总数的32.57%、37.69%和44.15%;院前死亡率分别为1.15%、0.88%和0.99%;死亡年龄分别为(29.04±13.98)岁、(27.84±18.54)岁和(29.25±17.06)岁;男/女构成比分别为79.17/20.83、77.65/22.35、71.63/28.37;交通伤/非交通伤构成比分别为48.33/51.67、26.14/73.86和37.98/62.02;救护车院内反应中位数时间分别为2,2和1 min;到达现场中位数时间分别为5,8.5和7 min;往返医院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5,35和30 min. 结论 深圳市院前创伤死亡患者数量有增加趋势,其中交通伤构成比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院前创伤死亡平均年龄较全市所有急救患者死亡年龄的平均值低10岁.救护车院内反应时间加快,但到达现场时间和往返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3.
急救"绿色通道"新模式在交通伤救治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救"绿色通道"新模式在交通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院前急救"绿色通道"与院内救治的2 947例交通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院前、院内救治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 947例患者中,2 089例手术治疗,858例非手术治疗,以颅脑及四肢受伤为主,伤后1 h以内入院1 874例(占63.6%).共抢救成功2 736例,成功率为92.8%,死亡211例,死亡率为7.2%.结论 交通伤院前与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新模式显著提高了交通伤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5 346例创伤院内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城市创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8月~ 2005年8月我院急诊外科就诊的创伤患者5346例,按创伤原因、创伤类型、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创伤时间、分布特征等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组创伤病例5346例,占同期急诊患者的7.98%.创伤发生的原因依次为锐器伤、交通伤、坠落伤;创伤类型中以单一伤和软组织损伤为主;创伤部位以头面部伤、四肢伤为最多,四肢伤中又以手外伤为最多;年龄以21~ 40岁年龄阶段为最多;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创伤发生时间以夜晚略多于白天(1:0.88);全年以2、3月份创伤发生率最高;死亡病例9例,占0.26%.结论 城市市区创伤中锐器伤仍然是主要原因,青壮年是创伤的主要受害者,头面部伤和手外伤是创伤类型中最多者,创伤发生时间以夜间为多.重型创伤者死亡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早期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沈开金  尚继越 《人民军医》1998,41(8):443-444
我院1993年5月~1996年5月抢救严重多发伤698例,其中并发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5例,占2.1%。现介绍其早期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8~82岁,平均37.8岁。创伤评分(ISS)均在20分以上,其中车祸11例,坠落伤2例。合并休克12例(80%)。创伤部位及发生ARDS例数见附表。发生ARDS时间为伤后8~96h,平均44.7h。附表 15例创伤性ARDS与创伤部位及休克的关系严重多发伤例%胸 外 伤例%四肢毁损伤例%ARDS960320320休 克96016.7213.3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1988年全国第2届ARDS专题讨论会修订的诊…  相似文献   

6.
946例多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每年交通伤死亡人数已逾 7万[1] 。了解多发交通伤的特点对提高救治生存率至关重要。笔者分析 1987年10月~ 1998年 9月收治的 946例多发交通伤 ,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救治要点。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946例多发伤的界定按国内创伤学界初步意见[2 ] ,占同期交通伤 2 86 5例的 33.0 %。男 6 47例 ,女2 99例。年龄 7~ 83岁 ,2 1~ 5 0岁 6 6 2例(70 .0 % )。2 .受伤人群及类型 :行人和骑自行车人 (行骑 ) 4 82例 (5 1.0 % ) ,乘员 2 6 8例(2 8.3% ) ,驾驶员和摩托车手 (驾摩 ) 196例 (2 0 .7% )。同一人群中多发伤发生率 :驾摩 5 9.0 % …  相似文献   

7.
重大交通事故伤521例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军  姜华  李海苗  段梅珍 《武警医学》2001,12(4):227-227
院前急救在我国尚属薄弱环节。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 ,交通事故已成为危险最大的伤害之一 ,死亡率高达19 8% ,如何减少伤亡已经成为急救医学和创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2 ] 。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院共处理大型车祸 30次 ,救治伤病员 5 2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重大交通事故是指 1次造成死亡 1~ 2人 ;重伤 3人以上 10人以下 ;财产损失 3万以上不足 6万元[3 ] 。本组 5 2 1例 ,男 332例 (占 6 3 3% ) ,女 189例 (占36 7% ) ;年龄 3~ 76岁 ,平均 2 7岁 ;伤后送至急诊科时间最长 40min ,最短 10min…  相似文献   

8.
588例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近3年收治的588例院前急救资料较完整的交通伤伤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院前急救与交通伤预后的关系。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交通伤588例,其中男385例,女203例;年龄<40岁377例,40~59岁125例,≥60岁86例。(2)伤情:头部和四肢损伤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5.2%(207588)和36.9%(217588);胸腹伤次之,分别为17.7%(104588)和16.7%(98588);多发伤高达61.2%(360588)。院前创伤评分(PHI)0~3分318例,4~20分270例。重伤员达45.9%(270588)。(3)院前急救:急救距受伤时间,市内平均(16±5)min,远郊区平均(35±10)min。现场实施一般性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339例严重创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现阶段严重创伤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年8月~2006年7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严重创伤病人339例,前3位的伤因依次是: 道路交通伤、坠落伤、斗殴致伤.20~49岁是严重创伤的高危人群.平均院前时间(38.19±15.92)分钟,不同转运方式的院前急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施院前急救与否患者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胸、骨盆、四肢是创伤的高发部位,其中以颅脑为首发损伤部位,亦是首位死亡原因.结论 应加强对严重创伤的预防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建设,提高公众现场急救意识和能力.强调严重创伤救治的连续性、整体性、时效性,重视严重创伤临床救治的研究和培训是减少创伤造成的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院急诊科 1 996年 9月~ 2 0 0 1年 8月间共接诊急诊患者 890 85人次 ,其中死亡 1 90例。本文就死亡患者病因加以分析 ,探讨急诊危重症的特点 ,以提高急诊救治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自 1 996年 9月~ 2 0 0 1年 8月底 ,急诊科共接诊急诊病人 890 85人次 ,死亡 1 90例 (占 0 .2 1 % ) ,年龄 2~ 1 0 4岁 ,平均 5 8.5岁 ,其中男 1 0 7例 ,平均5 2 .1岁 ,女 83例 ,平均 6 6 .7岁 ,男 :女 =1 .2 9:1 ;45岁以下 5 9例 ,男 45例 ,女 1 4例。1 .2 急诊抢救全部病例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复苏抢救 ,给予气管插管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