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少翠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91-191,193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方法消毒供应室2012年1-6月份共回收处理器械1226件,将其设为观察组;2012年7-12月份共回收处理器械1222件,将其设为对照组。结果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采取相关自我防护措施,风险事件明显下降,护士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做好针对该工作环境的各种自我防护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消毒供应室的职业伤害发生率,有利于预防和确保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人身安全,并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医疗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分析本院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本院消毒供应室护士经常出现的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物理性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针刺伤和刀割伤、烧伤、烫伤、噪音、粉尘、紫外线)、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心理因素、职业安全意识淡薄,给予相应的防护对策,包括物理因素的防护、改善工作环境和方式、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学习、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措施、使用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对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进行深入地分析,护士对产生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重视程度加深了,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大大提升了,不但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维护了护士的安全。结论医院供应室护士产生职业危害的概率很高,造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长期处于这种职业环境中护士容易发生思想懈怠,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要注意规避产生职业危害的因素,掌握具体的防护措施,在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3.
徐艳  陈媛  李甲 《安徽医学》2022,43(2):227-231
目的 了解掌握现阶段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程度及对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完善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10~12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蚌埠市4所三级医院和8所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及培训形式与内容需求情况,共回收问卷119份.结果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  相似文献   

4.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供应的中心.承担着医疗器械用物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的任务。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回收的污染器械,因职业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易造成突发或慢性职业危害。因此针对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做好自我防护十分重要,现在将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梁月艳 《吉林医学》2012,33(33):7340
目的: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和制定防护措施的分析。方法:从引起职业危害的心理性、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这几个因素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结果:加强质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消毒供应工作中存在许多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操作沲程及肪护措施。结论:根据职业危害的因素,能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提出职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有效地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到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长期存在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结果 增强了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健康水平,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 做好自我防护,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是防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方法:现场查看、分析消毒供应室各工作流程,明确职业危害因素,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口腔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的,工作人员对危害因素认识不足,存在防护措施不到位现象。结论:消毒供应室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了解消毒供应室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分析消毒供应室存在的诸多职业危害因素,提出合理有效地防护措施。结果:增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结论: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潜在危险,强化全员防护意识,制定规范的操作及防护措施,是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惠芳 《吉林医学》2014,(36):8211-8212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中存在较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例如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防护意识因素等,笔者旨在调查分析消毒供应室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总结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改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以保护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全院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保管发放,医疗废物的回收,无害化处理等工作.供应室护士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经常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化学消毒剂,高温环境,机械噪音等,这些危害因素,给供应室护士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供应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措施,保障医、护、患,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 针对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制定防护措施和配备各种防护用品.结果 通过学习及培训,使工作人员明白防护的重要性.结论 建立健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防护制度,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和工作流程,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管理,是确保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预防职业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灭菌物品发放的部门,供应室护士在进行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等过程中都存在医源性感染的隐患,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如何避免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做好日常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的伤害,是医院供应室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根据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了预防的实施.结论 加强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切实做到以预防为主,减少职业危害,促进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我健康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莉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101-102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与自我健康防护。方法:综合分析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并指出相应防护措施。结果: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专业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结论:加强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改善硬件条件,完善防范制度,有效保护供应室护士的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5.
芦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0,(27):841-842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对策。方法针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危害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增强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根据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职业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教育督导,优化防护流程,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榆林市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及其防护对策。方法 对108名3所榆林市市三级综合医院及部分二级县医院供应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士对职业防护的认识水平不高,培训不够,接受职业防护全面培训的仅占48.1%。护士受损害的类型依次为:听力减退比例最高,占62.9%;其次为锐器损伤,占51.8%;高温烫伤占46.3%;皮肤过敏为25.9%;潮湿及浸水致关节损害占12.9%,未受到伤害的仅占10.1%。锐器损伤后的处理措施存在诸多问题。结论 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不强,职业危害对其健康有较大影响。应加强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规范操作流程,制定防护措施,保障职业安全,为临床提供安全、及时的消毒产品和高质量的供应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供应室护士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加强生物性、化学性、运动性、心理社会性危害的预防,可减少工作伤害。结论: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可更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回访,了解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制定防护对策。结果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尤其是低年资和工作人员为职业暴露高发人群。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与考核,不断提高其防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供应室护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确定该行业何种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5月间对我地区5家医院100例供应室护士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其职业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经常发生各种损伤,其中物理损伤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供应室护士的防护意识比较弱,对于职业危害所造成的损伤处理不当,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