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昏迷及偏瘫等共性症状。属于中医"出血中风""真头痛""薄厥""煎厥"等范畴。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而所致,其病机虚实夹杂,以虚为本,以实为标。治疗时应以扶正之法以治本,祛邪之法以治标,多采用祛风、潜阳、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阴等法。  相似文献   

2.
益气化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的“胸痹”范畴,其病机为阴阳气血亏虚,阴寒、痰浊和血瘀交互为患,其中以气虚血瘀型最为多见。我们应用心塞通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年高之人,五脏六腑虚衰,真气耗伤,阴阳失去平衡,气血亏虚,精液不足。老年人为多虚之体,阳气虚于内,不能温运气血,充养脏腑;阳虚于外,不能卫外御邪,故易患病,且往往缠绵难愈。发病不论内因、外因,病多属虚多实少;或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气血双虚及精神皆少,或多种病兼见。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可感觉头痛、头晕、头胀、颈部僵硬不适,中医对于老年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质为本虚标实、气血失和、病变在肝,根源在肾。高血压的临床证型最常见的为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和肝风上扰证。临床当以辨证论治为依据,从心、肝、脾、肾四脏着眼,治标重在肝,治本重在肾,调理脾胃应贯穿于始终,兼以调和气血、养心安神。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已经被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案例证明是有确切疗效的,成为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认为年高之人,五脏六腑虚衰,真气耗伤,阴阳失去平衡,气血亏虚,精液不足.老年人为多虚之体,阳气虚于内,不能温运气血,充养脏腑;阳虚于外,不能卫外御邪,故易患病,且往往缠绵难愈.发病不论内因、外因,病多属虚多实少;或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气血双虚及精神皆少,或多种病兼见.  相似文献   

6.
崩漏论治     
崩漏可分虚实两种,经漏虚多实少,虚症多为中气下陷,肾气虚及心脾两虚;实证为有瘀血,或者气郁及血热,其中以气虚血热者居多。在行经之时或在产后不慎感受外邪,气血运行受阻,停积成瘀,瘀血不去而新血不得归经亦可形成崩漏。每经此症必须细心诊察,谨守病机,分清主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不可一味止血补血,根据病情而审因论治,虚者补之,实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是急性脑供血不足,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可出现偏瘫、失语等脑局灶性损害症状,临床表现以昏迷、失语、偏瘫等症状较多见。发病多40岁以上。本病属中医“中风”的范畴,与古籍中所载的“半身不遂”、“偏枯”、“偏风”、“痱风”、“类中风”等病相似,多气血内虚的基础上与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阴亏于下、阳亢于上、内风旋动,气血逆乱,夹痰夹火、蒙蔽心窍、横窜经络、  相似文献   

8.
1正虚则血瘀正虚在表现为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虚损的同时,还有病理产物—瘀血形成。正气亏虚者易血瘀。久病者必瘀血。瘀血是正虚的必然产物,因而瘀血便是正虚的临床表现。从气血阴阳而言,阴血不足者,或因脉络失濡、血道涩滞而成瘀,或因阴虚火旺,阴津被灼,血液沾稠而为瘀;阳气不  相似文献   

9.
杨锋 《大众健康》2007,(9):30-31
目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有“治标”和“治本”两类:前者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后者为免疫抑制剂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的用药特点由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及老年疾病的发病特点决定。老年人多有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气血不足、脏腑虚损或功能低下等情况。正如《寿亲养老新书》中指出的:“上寿之人,血气已虚,精神减耗”,“大体老人药饵,正是扶持之法,只可用温平、顺  相似文献   

11.
哮喘多因痰饮阻逆,脾肺气虚,肾不纳气所引起,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可采用以下食疗方: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与人》2008,(7):14-14
对于哮喘的食疗也要本着“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在冬季好发时期,分清寒热虚实,祛邪化痰,降气平顺,进食宜进流汁或半流汁食品,适量多饮水,以期湿化痰液,有利排出。而在夏季,多为其缓解期,则应以调补为主。有针对性地使用扶正固本的滋补药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调整免疫功能,以达到减少发作或根治的目的。故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的食疗就要着眼于“扶正补虚”。  相似文献   

13.
耳鸣为临床常见症症之一。中医认为,耳鸣一症,有虚实之分,但虚多实少。在大病久病、年老体弱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其病机多由于气血不足,肾之阴阳亏虚,不能上充奉养于耳,则耳窍失其濡养而导致耳鸣。除了药物治疗外,选择适宜的食物疗法,对本病也颇有帮助,下面就简介于下: 中气不足耳鸣 症见耳鸣如蝉噪,或如钟鼓水激,劳累后加重,久则耳聋,伴见面色苍白,倦怠乏力,神疲纳少,食后腹胀,自汗便溏,舌苔薄白,脉虚弱无力等,多由于大病久病耗伤中气,气血生化之源亏乏,不能上奉充养于耳故耳鸣,治宜益气健脾、升提中气,可选用: …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4倍,年龄以50~70岁为多。临床表现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血尿,以间歇性无痛性全血尿为主。如合并有尿频尿痛则表示浸润较广、较深,或并发膀胱炎。晚期常可见尿中有腐肉样物质排出,或排尿困难,甚或出现急性尿潴留、尿毒症。本病属中医学“溺血”“血淋”等范畴。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心火下行移热于小肠或湿热下注膀胱;或为肾虚气化不利,水湿不化,瘀积成毒,阻于膀胱所致。临床上常分为湿热下注,阴虚火旺,气血两虚等证型。蜣蛇汤蜣螂虫9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野葡萄…  相似文献   

15.
<正>人在生病后的初愈阶段,特别是大病后的恢复期,身体一般会比较虚弱,这是因为生病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会有气血阴阳的亏虚。这类病人需要及时进行调补,调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辨证进行调补,因为体虚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血两虚等。可以从食品或药膳来进行调补,但是调补之前一定要注意辨证,不能乱补。  相似文献   

16.
辨证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具体病情结合病人的体质、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因人、因地、因时施治。药膳食疗亦应遵守这一原则,辨证择膳。否则食不对证,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正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按中医理论凡有病之人,各有偏虚、偏实、偏寒、偏热之不同。实施“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虚性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的膳食品治之;…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认为,揉腹可给腹部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大巨等穴位以良性刺激,运行气血、滋养脏腑、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揉腹是效果广泛的保健方法。揉腹要掌握补泻法,顺时针方向按摩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为补法”,“一顺一逆”或“一逆一顺”为平补.多用于养生保健。揉腹可治疗便秘、慢性腹泻、降脂减肥、胃病等……  相似文献   

18.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以下四种食物对缓解痛经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耳鸣指自觉耳中有声。临床治疗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因风热、肝火、痰水所致,耳内鸣响如蛙叫、潮声,暴鸣而声大;虚证多由肾精亏损,中气下陷所致,响声如蝉鸣、箫声,常鸣而声细。耳聋指听力减退,甚至失听。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暴聋者多属实证,渐聋者多属虚证。风热毒邪侵及耳窍,耳胀卒聋,伴寒热头痛为“风聋”;肝郁气闭,暴聋暴鸣为“厥聋”,耳垢堵塞耳道而致聋为“干聋”,取出即可复聪;脏腑损伤,气血亏虚,耳窍失养渐至耳聋,称“劳聋”、“虚聋”。此外脓耳、外伤、误用药物等,亦可致聋。1.明天麻治多年耳聋:将明天麻研碎,用纸将明天麻粉末包成…  相似文献   

20.
冯辉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于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治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在中医药治疗焦虑症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提倡以中医整体观念"形神合一论"、"五脏情志论"为出发点,从五脏气机失调角度治疗焦虑症,以调气为要,并认为该病初起病变多为实证,因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不畅,病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由气及血,心、脾、肾俱虚。临床治疗大多从肝入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临证治疗还须根据病情变化,抓住根本病机遣方用药,恢复阴阳气血之平衡,并自拟虑烦汤加减,以达疏肝解郁、滋阴潜阳、交通心肾之效,附医案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