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GF—Ⅱ在肝硬变和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LCD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F-Ⅱ在肝硬变及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不典型增生肝细胞(LCD)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7例肝硬变,29例HCC癌旁组织及21例HCC进行实验研究。结果:LCD在肝硬变及癌旁肝组织的发生率分别为56.1%(32/57例)及65.5%(19/29例)。IGF-Ⅱ在57例肝硬变组织、29例癌旁肝组织及21例H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9%(41/57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肝细胞癌(HCC)中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收集86例HCC手术切除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分析,研究了p53基因的突变情况。86例HCC中,p53基因的突变率为36%,其中,密码子249的突变率为33.7%,1例SSCP和RFLP均提示密码子249存在突变者经DNA序列分析显示密码子249的第三个碱基发生了AGG/ArgAGT/Ser突变。以上结果提示,HCC中,p53基因的突变主要以点突变为主,主要发生在密码子249,其突变率、突变谱和突变方式与启东等HCC高度流行区相似  相似文献   

3.
人肝细胞癌中PTEN基因的DNA杂交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肝细胞癌中PTEN基因缺失及第5、第8外显子突变。方法 应用Southern杂交检测人肝细胞癌中PTEN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纯合性缺失、半合性缺失、片段缺失。应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查PTEN基因的第5、第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所有34例肝细胞癌中PTEN基因未见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或纯合性缺失、半合性缺失、片段缺失。PCRSSCP检测发现,2例肝细胞癌第5外显子PCR产物均显示1条额外电泳迁移带,突变率为5.9%(2/34)。另2例肝细胞癌第8外显子PCR产物呈现额外电泳迁移带,突变率为5.9%(2/34),合计突变率为11.8%(4/34)。结论 所检34例人肝细胞癌中PTEN基因未见纯合性缺失、半合性缺失、片段缺失,但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患者中p53基因的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肝细胞癌(HCC)中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收集86例HCC手术切除术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分析,研究了p53基因的突变情况,86例HCC中,p53基因的突变率为36%,其中,密码子249的突变率为33.7%,1例SSCP和RFLP均提示密码子249存在突变者经DNA序列分析显示密码子249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5例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转基因鼠发生的肝细胞癌和10例癌旁肝组织C-myc、H-ras、TGF-α、肝生长因子(HGF)、C-met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结构或表达的异常,发现51%的肝癌组织及10%的癌旁组织有IGF-Ⅱ的表达,而其它基因无结构或表达的异常。探讨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肝细胞表达诱发肝癌的分子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35例乙型肝炎免疫指标全阴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肝活检标本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肝活检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阳性率分别为34.29%、60.00%、68.57%。提示:乙型肝炎病毒DNA在乙型肝炎免疫指标全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体内仍有相当高的分布;乙型肝炎病毒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的关键酶之一——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患者的MTHFR基因C677T位碱基突变。结果67例患者中T纯合基因型占34.3%(23/67)、杂合基因型占43.3%(29/67),C纯合基因型占22.4%(15/67);T等位基因频率为55.9%(75/134),C等位基因频率为44.1%(59/13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可能是中国人早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1)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ⅡR)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大肠癌术后标本及癌旁组织中TGF-βⅡR表达情况。(3)结果 癌旁组织中TGF-βⅡR表达阳性率为96.64%,原发癌组织表达阳性率为44.64%,差异有显著性(x^2=30.78,P〈0.01);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72.0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22.58%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ML)的骨髓浸润(IBM)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克隆性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别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克隆基因标志,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ML患者IBM。结果:(1)34份ML患者骨髓标本IBM检出率为70.6%(24/34),明显高于形态学检测方法(38.6%,P<0.05)。(2)19例形态学检测正常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标本,IBM阳性率57.9%(11/19),其中8例B-NHL(8/14)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5例同时还检测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2例T-NHL(2/3)检测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无克隆性IgH基因重排;2例免疫分型不明确NHL患老中1例(1/2)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无克隆性TCR,基因重排。2例霍奇金病(HD)和10例非淋巴系肿瘤骨髓IBM均阴性。(3)Ⅲ,Ⅳ期NHL患者IBM检出率显著高于II期(p<0.01),初诊未治及复发患者也显著高于部分或完全缓解患者(P<0.01)。(4)IBM阳性组NHL2年死亡率54.5%(6/11),明显高于IBM阴性(p<0.05)。结论:PCR方法检测IBM有助于估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60例HCC,癌旁肝组织和47例肝硬变组织中HBsAg和IGF-Ⅱ表达进行实验观察,以探讨小多角肝细胞(SPLC)的性质。结果显示,在癌旁肝和肝硬变的SPLC中HBxAg和IGF-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4%和66.67%,其中HBxAg阳性的SPLC中IGF-Ⅱ阳性率为82.14%,而HBxAg阴性的SPLC中IGF-Ⅱ阳性率为32.00%,IGF-Ⅱ的HBxAg了性  相似文献   

11.
狄金明  张一楚  顾琴龙  陈蕾 《上海医学》2000,23(10):589-591
目的 探讨散发性结直有肠癌组织中β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组织DNA提取后进行PCR-SSCP-银染分析,经测序确定点突变类型。结果 在TGF-βRⅡ的DNA709-718位点突变率为10%,表现为1A的缺失突变。突变率在近端明显高于远端。结论 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TGF-βRⅡ基因具有较低的突变率;近端结肠癌尤其是回盲部癌有较高的突变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99mTc-RBC门电路心血池显像(GBPI)结合超声心动图(UCG)对10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Ⅱ期)病人和42例正常人进行左室舒张功能测定,发现:(1)高血压组的GBPI的最大充盈率(MFR)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2)UCG的A/E比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E与LVMI或其他指标均无相关;(3)高血压组的MFR低于正常均值(2.41EDV/S)的占86%,其中LVMI高于正常值(男100.2g/m2,女86g/m2)的占89.0%(77/86);高血压组A/E比值高于正常值(0.69)的占64%,其中LVMI高于正常值的占62.5%。用GBPI的指标MFR结合UCG的指标A/E比值来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估,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尤以MFR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对肾癌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及EGFR基因的转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和Digoxin标记原位杂交法,结果显示:46例肾癌组织EGFR和TGF-α的表在阳性率明显高于38例癌旁对照正常肾脏组织,EGFR为54.3%和21.0%,TGF-α为39.1%和13.2%,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癌组织EGFR和TGF-α同时表达;EGF  相似文献   

14.
肝炎患者TTV感染情况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新发现的DNA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l virus简称TTV)被进行了TTV DNA的检测。方法 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TTV基因,并对两例TTV分离株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108中有24例TTV DNA阳性,阳性率为22.2%;在非甲~非庚型为中TTV的阳性率为34.6%(9/26);甲型肝炎病例中TTV DNA的阳性率为9.5%(1/11);乙型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102例乳腺癌手术标记中TGF-βR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原发灶TGF-βRⅡ表达阳性率为25.49%,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44.74%,有转移者阳性率为14.06%(P〈0.01),TGF-βRⅡ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大小和TNM分期进展呈负相关(P〈0.01,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65例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进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65例乳腺癌的 MVD为(47.6±22.4)个,VEGF总阳性率为 80.00%;VEGF、MVD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 88.89%(32/36),MVD(56.6±20.5),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阳性率 68.96%(20/29),MVD(31.3±18.9).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 MV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8.213,P<0.05)。结论: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表达的增高及 MVD的增加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IGF-1及TNF-α对大鼠成骨肉瘤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鼠成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状态及细胞周期变化的观察,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对该细胞增殖调节作用的机理。方法:将UMR106细胞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MEM培养基中。细胞长满后换无血清培养72h,然后分别用生理剂量的IGF 1和TNF α刺激细胞12h,应用3H TdR参入、磺基罗丹明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增殖状态及细胞周期进行定量测定。结果:IGF 1有明显促细胞DNA合成作用,并使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而TNF α则具有相反的作用。定量测定细胞增殖也显示UMR106受IGF 1的正性调节而受TNF α的负性调节。结论:IGF 1和TNF α对UMR106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与该细胞DNA复制水平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肺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58例肺癌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R)的表达情况。正常片组织EGF阳性率20%(3/15),EGF-R1阳性率13%(2/15),主要着色于支气管上皮刷状缘,均为弱阳性。肺癌中EGF主要着色于胞浆区,EGF-R主要分布于胞膜和胞浆区,EGF阳性率55.2%(32/58),EGF-R阳性率51.7%(30/5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或直径大于5cm的肺癌中EGF和EGF-R阳性率明显高于淋转阴性或直径小于5cm者;高分化癌中EGF和EGF-R阳性率也较高。EGF和EGF-R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史无明显相关。本文结果提示部分肺癌可过度表达EGF或EGF-R EGF/EGF-R自分泌可能在肺癌生长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WesternBlot法、组织原位分子杂交、细胞生长曲线和DNA合成等技术,检测9例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和20例乳腺癌标本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表达,研究其生物学作用。结果:①在乳腺癌细胞株中,雌激素受体阴性(ER-)者,分泌大量的IGFBP-3,而雌激素受体阳性(ER+)者不分泌IGFBP-3;②在乳腺癌病人标本中,ER(-)者IGFBP-3mRNA的定量表达明显高于ER(+)者(P<0.005);③IGFBP-3能明显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所致的细胞生长和DNA合成作用。结论:我们认为IGFBP-3基因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动态观察HBV与AFB1诱发树肝细胞癌(HCC)病变过程中肝癌前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灶(GGT阳性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ⅠGF-Ⅱ)发生情况,探讨HCC发生的可能机制。实验动物分4组,A组:HBV阳性和摄入AFB1;B组:HBV阳性组;C组:摄入AFB1;D组:空白对照。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活检组织。结果:(1)肝癌前病变GGT阳性灶在各实验组不仅灶数量,而且灶大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双诱癌因素组(A)灶数量明显大于单诱癌因素组(B、C)(P<0.05);(2)实验第15周,即有IGF-Ⅱ阳性表达,在第45周阳性率明显高于第75周(P<0.05);(3)HBV感染组(A,B)动物肝组织中HBsAg阳性率高达92.1%,首次在树肝组织中检出HBxAg,且阳性率达86.5%。提示:HBV与AFB1协同致树HCC;HCC发生早期就有ⅠGF-Ⅱ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