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超声生物显微镜主要应用于眼科,是眼科重要的超声检查设备。该文设计了一种便携式、低功耗、高性能的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探头,在电脑上插上USB接口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2.
俞晔 《医疗装备》2010,23(3):9-9
近年来,眼科的检查设备已普遍使用了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的检查,取代了原先使用的A、B超眼用检测仪。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SW-3200L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通过对SW-3200L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功能的分析,总结出设备的硬件优势和软件优势,并提出了一些体会和建议。结果:SW-3200L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具备影像检查更加广泛,精确、便捷、快速等诸多特点和优势。结论:SW-3200L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是一种技术领先,设计完善、运用广泛的设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疑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价值,比较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定量检测指标水平。结果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显示,60例疑似患者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9例,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准确度为90.00%,灵敏度为91.84%,特异度为81.82%。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前房深度、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均高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开放距离500低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观察眼前结构,定量测量房角开放程度、前房深度等。  相似文献   

5.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眼科B超影像学检测工具。它是由加拿大医生Pavlin等设计的一种无创伤性的眼用超高频超声图像诊断系统,由高频率换能器与超声仪器结合而成,探头频率为20~100MHz,分辨力100~20μm,探查深度15~1mm。用于人体的频率为50—100MHz,分辨力70—20μm,探查深度6~1mm;  相似文献   

6.
李俊丽  冯华 《现代保健》2013,(14):122-124
目的:探讨睫状体囊肿与高眼压的关系。方法:对200例397只眼,单眼或双眼存在眼压高而前房轴深约3mm的患者行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探查高眼压眼的前房、睫状体、虹膜及房角的结构。结果:UBM检查高眼压眼397只眼中分别有218只眼前房角开放,房角呈宽角,有40只眼前房角虽然开放,但呈窄角。上述258只眼房角开放但高眼压眼UBM检查均探及其睫状体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睫状体囊肿。另外有139只高眼压眼前房角也呈开放状态,均为宽角,但UBM未探及上述眼有睫状体囊肿。此139只高眼压眼中有7只眼UBM探及有不同程度的房角后退。结论:部分高眼压患者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可探及睫状体部有囊肿存在,睫状体囊肿的数量和大小或与眼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超声波检查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主要应用现状,讨论了各种超声检查技术的各自优缺点,介绍了超声造影技术在眼科临床的开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声空化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空化已成为当前医学超声研究的热题,其应用尚在探索阶段。为了引起超声空化在超声治疗设备的工程设计、 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和医学生物效应研究等方面的注意,本文阐述了超声空化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在 不同设备中发生或应用空化效应的利与弊。文中介绍了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机制中的几种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市场上现有的超声生物显微镜体积大、显示终端单一和扫描探头操控不灵活等问题,设计基于模块化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方法:该超声生物显微镜由采集模块和上位机模块2个部分组成。采集模块包括扫描探头模块、主机模块和电源适配器模块,其中扫描探头模块采用小角度扇形扫描方案,包括超声换能器、前置放大电路和电动机传动装置3个部分;主机模块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控制单元、超声发射电路、电动机驱动电路、增益调节电路、后级放大电路和USB通信接口。上位机模块运行平台包括Windows和Android 2种,运行于Android平台的上位机应用程序由Java语言编写,软件开发平台为Eclipse(V4.5);运行于Windows平台的上位机应用程序基于MFC平台开发,软件开发工具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5。结果:该超声生物显微镜的侧向和轴向分辨力均能达到50μm,可清晰显示皮肤图像和眼睛图像。结论:该超声生物显微镜性能优越、小巧便携、便于医生灵活操作,能有效满足临床高清图像采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戴明循环(PDCA)管理方法应用于眼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效果.方法:从裂隙灯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超声乳化治疗仪3类眼科设备全生命周期中的论证阶段、在用阶段和报残阶段入手进行PDCA管理,通过对制度管理不断完善、设备绩效进行对比和科室满意度调研,分析PDCA管理介入后对眼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  相似文献   

11.
超声作为一种便捷的无电离辐射的影像学方法广泛用于临床,但其生物学效应与安全性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包括热效应与机械效应,实验证明其对生物不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的发展,超声新技术的生物效应研究不断深入开展。通过阐述近年对诊断超声的生物学效应与安全性研究,能够更深入了解超声生物学效应及安全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许多独特优点,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传感器。主要研究了FBG光栅传感器对超声波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传感器输出信号强度与声功率表现了基本的线性性,提示可以利用光纤光栅检测超声,为体内超声场的无创测量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许多独特优点,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传感器。本实验主要研究了FBG光栅传感器对超声波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传感器输出信号强度与声功率表现了基本的线性性,提示可以利用光纤光栅检测超声,为体内超声场的无创测量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海量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可视化结果展示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在不同的领域.近年来,GIS在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环境健康研究和卫生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文就GIS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上海医学领军人才培养的背景,介绍了医学领军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在医学领军人才培养两年后,对该计划中期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医学领军人才在承担课题数量和质量、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项、开展和推广临床新技术、申请专利数方面均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弹性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弹性成像能够获得组织内部的弹性分布的定量信息,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超声弹性成像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在理论上、算法上、实用化方面、应用领域和活体实验方面的进展,并对未来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the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dia (US-AID/India) on priorities for nutrition research in 2001-2005. Indices of nutrition status in India have been stagnant for 30 years. Although severe malnutrition ha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there has been little improvement since the 1970s in the percentage of children and/or mothers who are moderately undernourished. USAID views nutrition as a maternal and child survival intervention and focuses programmatic priorities on micronutrient nutrition (specifically vitamin A and iron/folate), integrated community nutrition (MinPak), and improved nutrition status through USAID's Title II program. Major areas of research interest for USAID include the prevalence and etiology of nutrition deficiencies, operations research to improve service delivery,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ools and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nutrition, and increasing the role of the private sector (includ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nutrition service delivery. It is concluded that nutrition research must be prioritized to drive programmatic action; research must focus on the key questions; known tools must be widely applied; and elegance should be pursued in all research endeavors.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经过不断完善和改造,正逐步取代锌指核酸酶(ZFN)技术和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技术,成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的基因编辑和基因调节、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构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治疗研究等领域。此外,已有相关实验证实该技术能够在人类胚胎中发挥基因编辑的作用,并且国内外已有2项CRISPR/Cas9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未来应用于临床靶向治疗前景广阔。现就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结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Significant amounts of scarce resources are devoted to medical research, but there have been few attempts to assess whether the benefits to society of these investments exceed the costs. A method for undertaking such an assessment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retrospectively to the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a major clinical trial funded by the National Eye Institute from 1972-1981.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 trial, which cost $10.5 million, generated a net saving of $2816 million to society ($231 million when the costs of lost production are excluded) (1982 prices) and a gain to patients of 279,000 vision years. This approach could be applied prospectively in considering priorities for medical research, in conjunction with traditional criteria such as the scientific merit of the proposal and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investigators.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economic returns from medical research are the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economic burden of the disease in question, the cost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dical intervention concerned, the likely impact of the clinical trial on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likely timespan of benefits from knowledge obtained during the trial.  相似文献   

20.
生物组织力学特性的超声无损检测在生物医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医学超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近二十年来,一些研究深入探讨了生物组织中振动的传播机制,提出了各种别具特色的组织弹性的超声测量和成像方法。这些方法有的采用外部振动单元产生激励,有的则利用声辐射力(Acoustic Radiation Force)将振动施加到生物组织内部,结合超声检测和信号处理技术,考察生物组织对振动激励的响应,实现组织弹性的测量与成像。本文主要对各种基于振动激励源的超声测量和成像方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相关的物理基础,然后简述典型方法的实现原理,最后探讨现阶段超声弹性测量和成像研究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