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治疗痛经的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催产素引起小鼠痛经模型所致扭体实验,观察当归芍药散对痛经的治疗作用。结果当归芍药散24,36和48g/kg连续灌胃给药12d,可显著抑制催产素所致痛经模型小鼠痛经的发生。结论当归芍药散具有显著抗痛经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归芍药颗粒的药理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颗粒对动物子宫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及其抗炎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子宫、大鼠和小鼠模拟痛经观察其对子宫的影响;用"血瘀证"模型大鼠观察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用大鼠足趾肿胀和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当归芍药颗粒明显抑制离体大鼠子宫的自发收缩和催产素所致子宫活动的增强,可显著抑制催产素诱发小鼠的模拟痛经和PGF2α诱发大鼠的模拟痛经,明显降低"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低和高切变速率下的黏度、血浆纤维蛋白黏度及红细胞压积,能抑制大鼠足趾和小鼠耳廓肿胀.结论:本品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消炎和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耳肿胀试验、大鼠足肿胀试验、小鼠热板试验和小鼠扭体试验,研究不同剂量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5)。在1 h时,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可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P<0.05或<0.01);在2 h时,中、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P<0.05或<0.01),其中高剂量配伍组相对于芍药苷组和苯甲酰乌头原碱高剂量组,大鼠足肿胀显著减轻(P<0.05);在4 h时,中、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P<0.05或<0.01),高剂量配伍组相对于芍药苷组,大鼠足肿胀显著减轻(P<0.05)。在1 h和1.5 h时,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升高小鼠热刺激疼痛的痛阈值(P<0.05)。高剂量配伍组可显著升高小鼠冰醋酸刺激疼痛的痛阈值(P<0.05)。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可显著减少冰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其中高剂量配伍组相对于芍药苷组和苯甲酰乌头原碱高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苯甲酰乌头原碱配伍芍药苷可增加苯甲酰乌头原碱、芍药苷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虎杖提取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分别以地塞米松、阿司匹林和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药,采用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和大鼠的多种炎症模型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 J);对小鼠、大鼠纸片法所致肉芽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肿胀足中炎症介质PGE2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对三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肾上腺切除大鼠纸片法致肉芽肿(P<0.01)及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P<0.05)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其抑制率均较正常大鼠相应实验抑制率有所降低。[结论]虎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合成、抑制细胞免疫及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配伍组分、配伍比例两方面考察对芍药甘草汤的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将SD大鼠、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芍药甘草汤组(250 mg·kg-1),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芍药甘草汤的抗炎效果,采用小鼠热板法实验、小鼠醋酸扭体法实验观察镇痛效果。结果:白芍、炙甘草(1∶1)组抗炎作用显著,有一定的镇痛作用。醋白芍、炙甘草(1∶1)组显示出明显的抗炎、镇痛效果,其次是醋白芍、炙甘草(1.5∶1)组。醋白芍、炙甘草(6∶1)组仅显示微弱的抗炎作用,未显示出明显的镇痛效果。结论:醋白芍、炙甘草按照质量比1∶1配伍时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效果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6.
刘娴  刘道芳  刘海兵  徐莉莉  宋礼华 《安徽医药》2011,15(12):1491-1493
目的分离并筛选汉桃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汉桃叶进行提取、分离得到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分别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大鼠棉球所致肉芽肿、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评价活性。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为50.10%,有显著抗炎作用(P0.01);对大鼠棉球所致肉芽肿的抑制率为56.05%,有显著抗炎作用(P0.01);对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抑制率达50.17%,有明显镇痛作用(P0.01);对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抑制率为55.01%,有显著镇痛作用(P0.01)。结论汉桃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
孙静  徐富培 《中国药房》2012,(19):1737-1739
目的:研究冻疮药酒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热板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豚鼠磷酸组胺止痒阈和大鼠脚趾肿胀法分别测定冻疮药酒的抗炎、镇痛、抑制血管通透性、止痒和消肿作用。将动物分为模型、阳性药物和冻疮药酒高、低浓度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冻疮药酒高、低浓度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1),豚鼠对组胺的止痒阈显著提高(P<0.01),大鼠蛋清所致脚趾肿胀度6h末显著消除(P<0.01),毛细血管通透性吸光度显著降低(P<0.01),小鼠痛阈显著提高(P<0.01)。结论:冻疮药酒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是治疗冻疮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8.
梁春玲  周玖瑶  吴俊标  丑安  华静 《中国药师》2012,(11):1547-1550
目的:探讨野牡丹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法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镇痛实验选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免疫实验采用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以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肝脏指数、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以及吞噬指数为观测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野牡丹水煎液各剂量组(36.0,18.0,9.0 g·kg-1)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1或P<0.05),其中高、中、低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66.51%、55.45%、49.41%;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对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有抑制趋势(P>0.05);在给药后30 min和60 min可延长小鼠热板实验痛阈值(P<0.05);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或P<0.05);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肝脏指数,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结论:野牡丹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咽舒宁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阳性药和咽舒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8.25,4.12,2.06 g.kg-1),ig 7 d,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实验和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其对不同炎症模型的作用。结果咽舒宁颗粒能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5或P<0.01);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程度(P<0.05或P<0.01)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P<0.05或P<0.01)。结论咽舒宁颗粒具有明显的抗急慢性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核妇洁洗液的抗炎、止痒及抗菌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皮下琼脂肉芽肿、豚鼠磷酸组胺致痒阈实验及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兔阴道炎模型,观察红核妇洁洗液抗炎、止痒及抗菌作用。结果红核妇洁洗液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显著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抑制小鼠琼脂肉芽肿的形成(其中高、中剂量组P<0.01),提高豚鼠的致痒阈(P<0.01);并对兔霉菌性阴道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结论红核妇洁洗液具有显著的抗炎、止痒及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及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329名在我院美沙酮维持门诊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根据其在维持治疗门诊中服药时间的长短分为4组。Ⅰ组为服药时间不足3个月退出治疗者124人;Ⅱ组为服药时间超过3个月但不足6个月治疗者52人;Ⅲ组为服药时间超过6个月,但不足1a治疗者76人;Ⅳ组为服药时间超过1a治疗者77人。比较4组海洛因依赖者间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药物依赖及治疗剂量等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因素的差别。结果: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相比较,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社会支持系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Ⅳ组与Ⅰ组、Ⅱ组年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初吸年龄、吸毒时间、吸毒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吸毒方式(单纯注射)、多药物滥用的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首次吸毒原因各组间无差异(P>0.05),既往脱毒次数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美沙酮剂量与维持治疗时间呈高度正相关(P<0.01),药物剂量、治疗期间服药不稳定的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与Ⅲ组、Ⅳ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的单身、无业、文化程度低、无家人支持、多药物滥用和维持剂量不足是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影响维持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甄别,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唐生  王心田  李荣胜 《中国药房》2006,17(24):1885-1886
目的:评价血凝酶与抑肽酶减少手术出血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5例。术前15min,3组分别静脉注射血凝酶2kU、抑肽酶278IU、注射用水10ml。结果:Ⅰ、Ⅱ组术后24h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分别为(286.9±65.6)、(301.9±81.1)ml及(101.8±29.6)、(98.3±36.1)ml,比Ⅲ组的(369.2±59.3)、(220.2±48.5)ml显著减少(P<0.01)。3组术毕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Ⅱ组有1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术中应用血凝酶或抑肽酶均有明显的止血效果,但血凝酶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林丰  李思齐  袁勇  张力  陈嘉勇 《中国药房》2012,(12):1103-1105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盐酸哌替啶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中、重度疼痛的肾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3组,均采取肌肉注射药物进行镇痛治疗。其中,Ⅰ组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Ⅱ组应用盐酸哌替啶100mg;Ⅲ组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盐酸哌替啶50mg。记录用药前以及用药后3h内(0、0.5、1、1.5、2、2.5、3h)的疼痛强度、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以判断镇痛效果,并观察各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3组均在0.5h起效,在中度疼痛的镇痛方面,Ⅲ组在用药3h内的所有观察点均优于Ⅰ、Ⅱ组(P<0.05),在2h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在重度疼痛的镇痛方面,Ⅲ组在用药1.5、2、2.5、3h时效果优于Ⅰ、Ⅱ组(P<0.05);Ⅲ组的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程度除0.5h外,其余各点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于其他2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盐酸哌替啶治疗肾绞痛效果显著,同时可减少盐酸哌替啶的使用量,并可延长镇痛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的应用。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Ⅱ组(对照组)不注射氟比洛芬翻注射液.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术毕时,术后12h和术后24h各取外周血2mL,检测PGE_2(前列腺素E_2)浓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h 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24hVA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与麻醉镇痛有关的不良反应之间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但咽痛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毕时和术后12h时前列腺素E_2浓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时前列腺素E_2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前列腺素E_2浓度比术毕和术后12h时要高(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能有效缓解术后早期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中药辨证论治加化疗治疗(中西组,第Ⅰ组),并与51例单纯化疗(化疗组,第Ⅱ组)比较。中药辨证论治分为气虚痰湿型、气阴两虚型、阴虚内热型和痰阻血瘀型。结果:两组近期客观疗效相近,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45.6%,33.3%(P>0.05),但中西组的稳定率(CR+PR+NC)为79.4%,明显高于化疗组56.9%(P<0.01)。化疗后中西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中位生存期中西组为10.6个月,化疗组为8.4个月。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加化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稳定率,改善生活质量,但中药与化疗结合并未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戴辉  朱广旗 《贵州医药》2012,36(6):489-491
目的 观察醒脑阴阳透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阴阳透刺组(针刺Ⅰ组)、阳明经组(针刺Ⅱ组)、药物组,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比色法对血清中LPA进行检测,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均能明显减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1),两针刺组明显好于药物组(P<0.01),且针刺Ⅰ组明显优于针刺Ⅱ组(P<0.01);治疗前后三组均能降低LPA的含量,差异具有板显著性(P<0.01),针刺Ⅰ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醒脑阴阳透刺法可以让ACI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清中LPA和LDL含量,从而减少细胞坏死或凋亡,减轻脑血管痉挛和抑制血脑屏障的破坏,从而达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8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存活>72 h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21),Ⅱ组(n=19)及对照组(n=18)。Ⅰ组予乌司他丁40万U.d-1,Ⅱ组予乌司他丁80万U.d-1,对照组(n=18)不用乌司他丁。酶联免疫检测ROSC即刻及ROSC后72 h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0的水平,记录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28 d生存率,比较3组患者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Ⅰ,Ⅱ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水平及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IL-4,IL-10水平及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Ⅱ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水平及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或0.01),IL-4,IL-10水平及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或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心肺复苏后炎症反应,减少MODS发生率,提高复苏存活率。乌司他丁80万U.d-1组复苏治疗效果优于乌司他丁40万U.d-1组。  相似文献   

18.
张玲  汪林  邵先红  王红仙  丁树美 《安徽医药》2012,16(11):1675-167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胃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0例年龄65~75岁,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为Ⅰ组(布托啡诺8 mg)、Ⅱ组(布托啡诺4 mg+氟比洛芬酯200 mg)、Ⅲ组(布托啡诺6 mg+氟比洛芬酯200 mg)和Ⅳ组(布托啡诺8 mg+氟比洛芬酯200 mg)。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术毕即刻(T0)及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镇痛、镇静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Ⅲ、Ⅳ组在T1~T4时镇痛评分和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T1~T3时Ⅱ、Ⅲ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Ⅰ、Ⅳ组(P0.05)。术后48 h内Ⅰ、Ⅳ组嗜睡发生率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200 mg复合布托啡诺6 mg静脉自控镇痛可为老年胃癌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以及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4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分为2组,各112例,Ⅰ组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Ⅱ组为静脉复合麻醉组,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Ⅰ组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变化不明显。Ⅱ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升高(P<0.05),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术前。而且Ⅱ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延长、苏醒期不良反应也多于Ⅰ组患儿。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相比,患儿更容易接受,麻醉过程平稳,苏醒快,苏醒期不良反应少,更适合在小儿疝修补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术前用药对诱导剂量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再次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并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盐酸戊乙奎醚组(Ⅰ组,15例)和阿托品组(Ⅱ组,15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分别肌注阿托品或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采用TOF刺激方式,持续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TOF≥25%时追加肌松药,记录两组患者神经肌肉阻滞的起效时间及T1从0恢复至25%的时间。应用静脉麻醉诱导,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结果与阿托品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组肌松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再次注药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能明显缩短诱导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增加临床肌松维持时间,延长再次注药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