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潍坊市儿童血铅水平,以便探讨儿童铅中毒防治对策.方法 2010年,在潍坊市抽取城乡0~14岁儿童4223名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4223人,血铅浓度为56.57±27.12μg/L(男性为58.58±27.14μg/L,女性为53.87±26.89μg/L),其中>100μg/L的233例,均为轻度铅中毒,铅中毒检出率为5.52%.铅中毒检出率,男性为5.90%,女性为5.01%(P>0.05);0~4岁为2.68%,5~6岁为8.67%,7~14岁为6.96%(P<0.01).铅中毒组血钙、铁、锌低于非铅中毒组(P<0.01),血铅水平与血钙、铁、锌呈负相关(p<0.01).结论 潍坊市0~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不高,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钙、锌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
安阳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安阳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环保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严格质量控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于2 0 0 3年7月~9月,随机对安阳市市区及周边矿区共36 8例0~6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的检测。结果 36 8例儿童血铅水平均数为96 .0 0±19.5 2μg·L- 1 ,且以2~3岁段血铅均值最高,为10 1.84±2 0 .4 7μg·L- 1 。铅中毒无性别差异(P>0 .0 5 )。矿区铅中毒儿童检出率为36 .11% ,与市区儿童铅中毒检出率2 4 .6 2 %相比,有显著差异(P<0 .0 5 )。结论 安阳市市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与全国平均发生率相近似,周边矿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高于市区及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通市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情况,为防治儿童铅中毒,保护儿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南通市区2569名0~6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儿童血铅水平均值和铅中毒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0~岁组、1~岁组、2~岁组血铅水平均值有逐渐增高趋势,而2~岁组、3~岁组、4~岁组随着年龄增加又表现出血铅水均值略有下降,5~6岁组又有所增高.结论 南通市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较高,铅中毒流行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儿童家长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3075例儿童血铅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厦门市区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状况,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儿童3 075例,年龄0~12岁,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值。结果:儿童血铅均值为64.98 g/L,铅中毒检出率为9.33%,随着年龄增加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男童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结论:厦门市儿童铅中毒率接近国内其他城市平均水平,但血铅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铅污染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4385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研究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调查保健门诊儿童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状况.方法采用阳极溶出伏安(ASV)法,检测4385例1个月~18岁儿童的血铅水平,并比较不同年龄组男、女童的血铅水平及其季节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本组儿童血铅水平为(55.9±7.5)μg/L,男、女童血铅水平分别为(59.1±7.4)μg/L、(50.5±7.4)μg/L.血铅水平≥100μg/L者695例,占15.8%,其中男童506例,检出率18.0%;女童189例,检出率11.9%,两者比较P<0.001.不同年龄组儿童铅水平升高和铅中毒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其铅中毒程度有明显差别,轻度铅中毒与年龄呈正相关(线性回归系数B=9.348389E-03),中度和重度铅中毒与年龄呈负相关(线性回归系数B=-9348432E-03).1岁以内中和重度铅中毒者占45.5%;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率有明显的季节特点[CHI(M-EXT)=8.982 P总<0.001],夏秋季节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显著增高.结论男童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儿童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铅中毒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夏秋季血铅水平高于冬春季.  相似文献   

6.
2980例3~10岁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该地区儿童铅中毒问题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古塔区妇幼保健站正常体检的2 980例3~10岁儿童静脉血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 发现铅中毒457例,铅中毒检出率为 15.34%.结论 通过对儿童血铅水平的筛查,能及早发现儿童铅中毒的情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156例0岁~7岁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1156例儿童血铅均值为56.54μg/L,其中血铅浓度≥100μg/L有157例,占13.58%;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铅中毒已经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合理地推行铅中毒的防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善儿童健康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8.
济宁市部分3—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济宁市3—7岁儿童血铅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8月~2005年6月,选择济宁市城区与郊区16所幼儿园1716名3,7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血铅均值为81.3μg/L,其中30.5%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标准(100μg/L);农村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城市。铅中毒者所占比例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趋势。长期食用膨化食品、啃咬铅笔可引起儿童铅中毒。结论济宁市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检出率较高,开展铅中毒防治与血铅检测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BPb)对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南宁市624名2~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体格发育、血红蛋白以及心理行为的测定.结果:以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铅中毒标准(血铅水平100μg/L)为界线,2~岁组、4~岁组和总体男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女童(P<0.05);男女童各年龄组间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组、3~岁组和总体男童的铅中毒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P<0.05);男女童各年龄组间铅中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对身高和体重达标率及贫血发生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水平≥100 μg/L的学龄前儿童交往不良、躯体叙述攻击和多动违纪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铅水平<100 μg/L的学龄前儿童(P<0.05).结论:南宁市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存在性别差异,而且血铅水平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0~14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0~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505名0~14岁儿童,分〈3岁、3~7岁、〉7岁3组。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其血铅水平。结果:儿童平均血铅为(77.2±34.9)μg/L;血铅最低值为31.6μg/L,最高值为278.4μg/L。除3~7岁组,其余组男女间血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铅≥50μg/L者464例,≥100μg/L者71例。各年龄组男女间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中毒发生率男童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结论:0~14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均较高,防治铅中毒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海口市1718名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奔宇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59-1859
目的了解0~7岁儿童体内血铅含量,探讨铅中毒发生的原因,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以减少铅中毒的危害。方法对儿保门诊1718名0~7岁儿童进行血铅检测。结果铅中毒检出率为7.059%。结论铅元素是一种毒性物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害,铅中毒存在性别、区域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铅中毒。  相似文献   

12.
广西百色市0~6岁儿童铅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百色市儿童铅中毒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 554名0~6岁儿童,其中居住在工业区442名和非工业区1 112名.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其血铅水平.结果 1 554名儿童血铅浓度为(56.44±28.40)μg/L,检出高铅血症108名(6.95%),铅中毒6名(0.39%);工业区组血铅水平高于非工业区组(P<0.05),工业区组高铅血症检出率为9.28%(41/442)与非工业区组的6.03%(67/1 1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血铅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岁儿童组高铅血症检出率最高为10.36%.结论 百色市学龄前儿童铅中毒率较低,但其平均血铅浓度较高,应引起家长及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诸暨市儿童血铅浓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波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71-71,89
目的探讨浙江省诸暨市1~7岁血铅浓度及铅中毒发生率,为开展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年6~12月间来我院体检的1280名儿童应用LK98B型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血铅浓度。结果 1280例儿童血铅水平平均(65.67±23.26)μg/L,铅中毒发生率为15.63%。男、女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分别为(70.13±24.13)μg/L、20.59%和(61.50±24.12)μg/L、10.00%,男童血铅水平、铅中毒发生率高(P0.05)。各年龄组间血铅水平有差异(P0.05),铅中毒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诸暨市儿童血铅浓度偏高,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毒呈增高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南宁市区儿童的血铅水平情况.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儿童3478例,其中男1600例,女1878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护人员采血和操作,用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水平,采用双管法测定,取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结果 3478例儿童血铅水平为(46.05±39.84)ug/L;男、女性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47.14±40.13)ug/L和(45.75±37.62)ug/L(T=1.6457,P<0.05).铅中毒(血铅≥100ug/L)检出278例血铅Ⅱ级,2例血铅Ⅲ级,共280例,检出率为8.05%.其中男童166例,检出率10.38%;女童114例,检出率6.07%;两组比较X2=17.43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于5岁"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为3.73%(77/2065);"大于5岁"组为14.37%(203/1413);两种年龄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比较X2=107.37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脑神经发育的重金属元素,应加强儿童卫生干预宣教工作,加强营养,远离污染源.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徐州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市内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一矿区共1070名0~6岁儿童采用石墨炉方法检测血铅水平,并对其个人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儿童血铅水平平均为66.82μg/L,铅中毒的检出率为18.32%。大年龄组儿童铅污染流行率较小年龄组明显升高;儿童每日在马路边上逗留时间长,儿童咬铅笔、吮手指,父母职业铅接触及临街居住是造成儿童血铅水平增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铅中毒与环境污染、小儿的不良习惯、父母职业铅接触及临街居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杨群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97-1697,1617
目的 了解敖江流域环境因素与儿童铅中毒的相关性。方法 对该流域2~7岁429名儿童采用BH2100B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分析。结果血铅水平≥0.483μmol/L者占15.15%。工业区儿童血铅水平高于交通干道边儿童,而新住宅区附近学校儿童血铅水平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3~5岁儿童血铅含量较高;男女性别间血铅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 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湖北省襄阳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襄阳市的襄城区、樊城区、高新区随机各选取2 000例0~6岁儿童,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6 000例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6000例儿童中铅水平完全正常5 742例(95.7%)、超标258例(4.3%),其中,血铅100~200μg/L者218例(84.50%)、>200 μg/L者40例(15.50%).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我市儿童平均血铅水平33.10 μg/L,男、女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37.27±1.34)μg/L、(31.53±1.34)μg/L.结论 我市儿童血铅水平基本处于正常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儿童出现铅中毒,其中生活在工业区的儿童出现铅中毒比例较高.由于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定期对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检测,对于出现轻度铅中毒的儿童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环境干预和营养支持;对中度以上铅中毒儿童要积极寻找污染源,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治疗,以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海口及周边地区6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分布情况,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本院3 248例6岁以下儿童的血铅水平,并分别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的血铅平均水平和铅中毒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44.315 μg/L,其中男童的血铅均值为44.400 μg L,女童的血铅均值为44.171 μg/L;血铅≥100μg/L的儿童共46例,占1.42%,其中男性27例,超标率为1.32%,女性19例,超标率为1.58%.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儿童血铅均值及铅中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口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比国内平均水平低,但血铅水平受居住场所、生活卫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故全社会和相关部门仍应重视血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585名学龄儿童血铅水平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市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现状.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受测试儿童进行血铅测定.结果:受测试的585名7~12岁儿童血铅平均值为52.14 μg/L,其中47名儿童血铅≥100 μg/L,铅中毒率为8.03%;不同年龄组间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呼和浩特市学龄儿童血铅水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了解洞头县境内儿童体内的血铅水平。方法取2006年7月~2008年9月洞头县教育幼儿园及门诊体检的1~6岁儿童80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其血铅含量。结果洞头县境内儿童体内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岁组的平均血铅含量及铅中毒检出率明显高于1~3岁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洞头县1~6岁学龄前儿童的血铅含量偏高,且高年龄段儿童的血铅含量及铅中毒人数均高于低年龄组,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