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福建省三明市高中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目的评价三明市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即时效果和同伴教育可行性。【方法】从三明市高中学校中随机抽取7所学校并选取981名高一年级学生作为干预组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另选1 008人作为内对照组;同时选取另外7所高中学校1079名学生作为同期外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分别对3组学生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各项知识得分较教育前均有显著性的提高(P<0.0 1),知识总得分均分从18.23分上升到27.31分(t=-24.542,P<0.001),与内、外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362.97,P<0.001);更多的干预组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t=7.359,P<0.001)。【结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提高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同伴教育在高中生预防艾滋病(AIDS)、性病(STDS)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经验.方法 选取北海市9所高中学校的二年级学生为干预对象,各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内对照组,另选取北海市3所高中的二年级学生为外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同伴教育"干预,另外2组不进行任何有组织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活动.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各组学生分别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比较、分析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学生的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从24.33分提高到30.78分(P<0.05);高于外对照组(从24.66分提高到25.75分)和内对照组(从22.90分提高到23.54分).结论 同伴教育在高中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方面的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的近期效果,探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重庆市选择沙坪坝和江津2个区分别抽取2所中学,在每所学校整群抽取8个班级,并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教育。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掌握较好,教育后,各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控制方面,效果尤为明显,且干预前后组内和干预后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学生对HIV/AIDS态度认同率改变,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表现得均较为积极,且干预前后组内和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基本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近期效果明显,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上海市农民工同住子女意外伤害同伴教育的效果,为探讨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4所民工子弟学校,各抽取1个班级,共4个班级。其中2个班级共100人为干预组;另2个班级,共102人为对照组。在教育前、教育后使用相同问卷各进行1次调查。结果开展同伴教育后,干预组知识评分中位数从7分上升到8分,安全行为意向评分中位数从5分上升到8分,干预组组内、干预组较对照组组间的意外伤害知识评分、安全行为意向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0.01)。干预组在"骑车带人危险"、"宠物咬伤后有严重后果"、"流动小吃摊不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为99.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学生农民工同住子女中开展意外伤害的同伴教育,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了解高中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楚雄、大理的4所中学6个班级高三学生,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者分别开展以同伴教育、大型讲座2种形式为主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活动前、后用同一份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学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核心指标简称“国八条”的知晓率由83.5%提高到94.0%(P<0.01),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题目正答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1),更多学生选择远离毒品、避免性行为等正确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前汉族、白族、彝族学生“国八条”知晓率、问卷优秀率、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干预后,同伴教育组态度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大型讲座组(P<0.01).结论 对高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健康教育的形式对教育效果有一定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某校专科一年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英 《中国校医》2007,21(2):177-178
目的探索在专科一年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某高校新校区两个系的专科一年级学生分别为干预组、内对照组,老校区一系为外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结果教育后干预组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及正向态度信念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并显著高于同期内外对照组(P<0.01)。结论在专科一年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高中生性行为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状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学校中心编制的问卷,对以简单随机法抽取的西城区5所高中共976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性行为等调查.结果 高中生性行为和被迫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6.3%和1.2%,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1),职业高中学生高于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学生(P值均<0.01).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73.2%,重点高中学生高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P<0.01).部分学生对待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感染者持负面态度.结论 应积极开展学校性行为和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促进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正确态度和技能的形成,减少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的中远期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龙岗区某工厂450名工人(流动人口)作为干预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另一工厂490名工人(流动人口)作为对照,实施半年的同伴教育干预后,每半年进行1次问卷调查,2年共进行4次调查(包括干预前1次),调查内容主要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在实施同伴教育干预后的0.5、1、1.5年时其对艾滋病问题基本认识与交流得分以及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在满2年时2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在实施同伴教育干预后的0.5、1、1.5及2年时其对艾滋病相关问题的态度、行为与生活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同伴教育对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的干预效果近期比较明显,而远期效果不理想,有必要在1~1.5年后再次强化同伴教育,以巩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同伴健康教育在学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同伴健康教育方式在学校中进行肺结核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嘉兴市5县2区各抽取1所小学,共960名小学生,按班级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同伴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结核病知晓率(95.4%)高于对照组(51.7%),但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对待结核病的行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学校内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结核病的预防及相关知识水平,但对改变学生行为态度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的中远期效果. [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某工厂450名流动人口作为干预对象,另一工厂490名流动人口作为对照,在项目实施后的不同时期进行同期间卷调查,进而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组艾滋病问题基本认识与交流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27.73,P<0.01)、1年(t=9.35,P<0.01)及1.5年内 (t=3.39,P<0.01)均高于对照组,但在满2年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干预组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34.82,P<0.01)、1年(t=25.39,P<0.01)及1.5年内 (t=17.65,P<0.01)均高于对照组,但在满2年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干预组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与生活技能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31.80,P<0.01)、1年(t=27.84,P<0.01)、15年(t=6.60,P<0.01)及2年时(t=69,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 [结论]同伴教育在流动人口中预防艾滋病的近期效果显著,但其中远期效果较差,有必要在1~1.5年后再次强化同伴教育的干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沿海三个城市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干预的中期随访效果,探讨同伴干预效果的可持续性。 【方法】 从上海、三明、北海三所城市按照重点、普通和职业学校分层后随机抽取了18个班级的高中阶段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实施预防艾滋病同伴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两周和一年的用相同的问卷实施调查。 【结果】 干预组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对安全性行为益处的认知以及安全性行为意向得分在干预两周及随访一年时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两周及一年时的各项得分也高于同期对照组。 【结论】 同伴干预在高中生中提高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认知和行为意向方面是有效的,并能维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陈虹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2):112-113
目的 探索在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AIDS)有效干预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对深圳市10所中学初一、高一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1)知识方面:干预后,学生预防AIDS基本知识平均得分初一男生由7.47提高到10.21(满分为15);初一妇生从7.17提高互10.21;高一男生从10.30提高到11.09;高一妇生从9.58提高到10.55。(2)态度方面:对待HIV/AIDS患采取正向态度明显提高,男生由22.6%上升到34.9%;女生由24.4%上升到41.5%。(3)行为方面:同学可以运用更多的信息来源获取有关知识。结论 学校预防AIDS教育干预措施以帮助学生增强抵御HIV/AIDS的能力,树立正向的态度,但要由知识转变行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综合的干预和社会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开展中学生HIV/AIDS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在深圳宝安区随机抽取8所中学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所),对干预组进行每月一次(共持续4个月)的HIV/AIDS宣传教育,对对照组采用由其自然发展,不作任何形式的干预。在干预前后对所有对象各进行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并以"标准化效应指数"方法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通过经验回顾与总结,提出了一套"引导+协助+自发型"互动式的自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为期4个月的干预,干预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76%,对照组为52.33%(P〈0.01),除行为领域外,对中学生改变HIV/AIDS掌握程度有较明显效果,其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0.84、1.95、-0.24和1.64,均属效果较大范围。结论采用标准化效应指数法进行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研究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在艾滋病高发地区农村高中学生中开展生活技能培训对他们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在河南省上蔡县选择2所高中的所有一年级学生为干预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技能培训;选择生源素质相近的另一所高中的一年级学生为对照组,不开展干预活动。干预活动开展前后分别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活动效果。结果:干预组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得分(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57.58)。干预组对HIV感染者的态度转变明显,他们更愿意接纳和关爱身边的HIV感染者。干预组92.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开展这样的生活技能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生活技能培训、同伴和父母的态度和观点对农村地区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很大。结论:以生活技能培训方式开展的短期(3个月)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知识、转变学生对HIV感染者的态度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16—2018年中学生艾滋病知晓情况,为提高该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2016—2018年每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2011年该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知晓率变化情况。 结果 共调查5 517名中学生,总体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为86.30%,本次调查3项相同问题条目(与2011年调查相同的问题条目)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2011年水平(χ2=306.7532~1 273.312,P<0.001)。不同性别、学校性质学生知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93、3.5444,P>0.05),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高学生知晓率显著低于初、高中学生知晓率(χ2=17.9406,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比率高、初中学生分别是职高学生的1.855倍和1.978倍,公办学生是民办学生的1.202倍。高中、职高学生中1.67%(29/1 734)发生过性行为,在调查期间近1年内仍有性伴15人中,仅20.00%(3/15)每次都使用安全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较女性(OR=5.756)、没有接受过防艾宣传服务的学生较接受过相关服务的学生(OR=3.040)发生性行为的比例更高。 结论 2016—2018年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2011年相比有了大幅提高,但仍低于国家有关要求,需要拓展防艾宣传教育尤其是职高、民办学校学生宣传教育,加大警示性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性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学校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信念的改变状况。方法选择相匹配的两所中学的高中一年级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其中一所为干预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干预两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对中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和信念的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信念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效果,为制订安顺市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顺市2所初中,11所高中,5所职中,1所大学在校学生共计1 795名为研究对象,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前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青年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讲座后知晓率90.4%明显高于讲座前62.2%(χ2=395.567,P<0.001),男生知晓率63.8%和女生6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1,P=0.326),城市地区学生知晓率67.5%高于农村地区60.1%(χ2=8.613,P<0.001),高文化水平学生知晓率高于低文水平学生(χ2=163.659,P<0.001),分别是初中42.1%、高中65.7%、中专47.7%、大学98.8%,讲座后所有题目的知晓率均高于80%,较讲座前知晓率有均有明显提高(P值均<0.001)。结论 安顺市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可以有效提高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治认知水平,应持续加大对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部分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0月,在临沂市兰山区城区抽取初中、高中各i所,对i098名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65.31%,干预后为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艾滋病病人态度的正确率干预后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状况,为该地区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回族、彝族和哈尼族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14所中学的1793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感染艾滋病危险的感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回族、彝族和哈尼族3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5%,40.4%和5.9%,高中生分别为31.2%,48.7%和70.6%;初中生感染艾滋病危险的感知率分别为54.0%,60.6%和35.6%,高中生分别为64.0%,55.6%和48.8%,不同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回族和哈尼族聚居地区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感染艾滋病危险的感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通过适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来提高其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