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械通气并发张力性气胸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月平  邱志坚 《西部医学》2010,22(4):665-66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并发张力性气胸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2例机械通气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机械通气病人通气过程中出现突然或进行性的气道峰压和平台压增高、低血压或循环衰竭、患者突然烦躁、呼吸窘迫、人机对抗、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患侧呼吸音减低或叩呈鼓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高度提示发生气胸,床边胸片或试穿刺患侧有气体可确诊。本组12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气胸均治愈。结论张力性气胸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可危及患者生命,及时胸腔闭式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胸科手术术中发生气胸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我院一例肺叶切除术中突发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例患者在进行肺叶切除过程中突然出现血氧饱和度、血压进行性下降,并出现心跳骤停.结果 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胸片等检查确诊为健侧肺张力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生命体征稳定后顺利完成肺叶切除.结论 胸科手术中如出现1、突发血氧饱和度、血压进行性下降,2、一侧呼吸音突然消失,3、气道压迅速升高等情况应考虑气胸可能,尽早行床旁胸片检查,以免贻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在机械通气中发生气胸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2005年7例新生儿在机械通气中发生气胸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急救及护理重点包括气胸的判断,急救药械的准备,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的配合及术后护理、呼吸道的护理等。结果:本组7例临床治愈5例,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识别新生儿在机械通气中发生气胸的高危因素,及时判断,紧急救护是防治气胸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秋月  杨青  韩芬  骆宝建 《医学综述》2013,19(13):2469-2471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并发气胸的诊治,为减少此类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行机械通气的11例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的临床表现,气胸原因,治疗和转归情况。对比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均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及继续机械通气治疗,其中8例治愈,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治疗后PaCO2及PaO2显著上升(P<0.05)。结论肺结核机械通气患者合并气胸危害大,及时诊断、快速胸腔闭式引流以及防治气胸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潘瑶 《广州医药》1996,27(5):67-68
气胸是机械通气的禁忌症之一,然而,在气胸作了胸腔闭式引流的前提下,慎重地选用通气模式,并在护理的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气压伤的出现和机械通气下胸腔引流的情况,注意更换引流瓶时夹管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及做好气道感染的控制。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病人恰当的营养支持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气胸患者的疗效.方法:15例COPD合并气胸患者,存在Ⅱ型呼吸衰竭,给予胸膜腔闭式引流术,保持引流通畅.在单纯吸氧无法改善血气及氧合状况,先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BiPAP),吸气压(IPAP)参数自6~8cmH2O开始,在随后的10~60分钟内逐渐上调至12~18cmH2O,呼气压(EPAP)参数为3~4cmH2O,吸氧流量为2~6L/分.每日持续或间断通气8小时以上.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无法改善呼吸衰竭时,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行有创机械通气,模式为PCV或PSV,据血气及氧合情况调节参数.结果:11例患者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愈出院,其中3例患者在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过程中气胸闭合;8例患者在呼吸衰竭改善后,停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逐步改为鼻导管吸氧,继续胸膜腔闭式引流气胸,气胸逐渐闭合.4例患者因病情恶化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行有创机械通气,其中2例治愈出院,气胸愈合均为拔管后;1例患者死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气胸引流时间为5~32天,平均16天.结论:气胸是进行正压通气的禁忌症,但在通畅引流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仍是相对安全的;当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无法改善呼吸衰竭时,还可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多选用压力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总结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护理要点.主要是早期发现及处理气胸,正确选择通气模式,做好患者-呼吸机协调的护理,降低肺泡内压,避免肺泡过度扩张.本组29例患者气胸均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为少量气胸,观察几天,自行吸收;7例为中量以上气胸,用针筒抽气1~2次,患肺复张;2例为张力性气胸,用8号一次性气囊导尿管, 作胸腔闭式引流,2~3天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要根据气胸性质和肺压缩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儿气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0年对本院NICU收治的30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双侧气胸5例,右侧气胸18例,左侧气胸4例,自发性气胸3例;30例患儿中肺部病变13例,有窒息复苏史17例.其中27例痊愈出院,2例入院24 h内自动出院,1例死亡.护理重点包括气胸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急救的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结论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机械通气所致新生儿气胸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儿气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0年对本院NICU收治的30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双侧气胸5例,右侧气胸18例,左侧气胸4例,自发性气胸3例;30例患儿中肺部病变13例,有窒息复苏史17例.其中27例痊愈出院,2例入院24h内自动出院,1例死亡.护理重点包括气胸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急救的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结论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机械通气所致新生儿气胸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陈云菊  包志丹  万俊  凌厉 《安徽医学》2017,38(5):602-605
目的 评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及高频振荡通气(HFOV)两种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接受SIMV(11例)及HFOV通气(13例)共24例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及48小时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以及两组患儿肺泡复张、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两组患儿颅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表现.结果 24例患儿均治愈.毎组患儿PaO2、PaCO2、OI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小时,HFOV组PaO2、PaCO2及OI改善较SIMV组显著(P<0.05),治疗后12及24小时,HFOV组PaO2及OI亦较SIMV组改善显著(P<0.05).两组患儿肺泡复张及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IMV组均显著长于HFOV组(P<0.05).两组患儿头颅MRI检查均未见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表现.结论 SIMV及HFOV两种通气方式在气胸治疗中均安全、有效.HFOV能显著改善肺炎合并气胸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观察和各项护理策略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纤维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监护下对我院收治的59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结果对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和心率不稳定、气道压力明显不稳定、血痰、肺不张、严重肺部感染等能查找出原因,并予相应的镜下治疗,效果显著;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换管及引导插胃管成功率高、效果好。结论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在机械通气时应用咪达唑仑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PICU)行机械通气的 31例患儿 ,使用咪达唑仑前后进行Ramsay评分并观察心率、血压、呼吸、无创性血压、经皮氧饱和度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 ,评价其镇静效果。结果 应用咪达唑仑后 ,能有效维持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状态 ,无明显副作用 ,且可改善患儿动脉血血气结果、减慢呼吸频率和心率。Ramsay评分显示用药后 10min即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0min后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咪达唑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静药物 ,能提高患儿对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耐受性 ,进而提高机械通气的效果 ,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中的尿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期间的多尿现象及其相关因素和意义。方法对44例机械通气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期间有65.91%的患出现多尿,多出现于上机后1-3d。多尿症患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不全居多,与使用利尿剂和氨基糖苷类药物也有一定关系。多尿死亡率较低,但尿量显增加、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低血压和水、电解质紊乱。结论机械通气期间多尿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应慎用利尿剂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6.
李淑娟  赵洁 《西部医学》2014,(2):242-244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 13年3月收治的经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为3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治愈率,而且显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郭云泽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72-73,80
目的:观察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呼吸力学监护指导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30例急性呼吸衰竭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和保护性机械通气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潮气量(VT)、呼吸道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频率(RR)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本研究中两组所有患儿均治愈,顺利撤机。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机参数比较。观察组VT(8.2±0.9)ml/kg、PIP(35.1±3.8)cmH20(1cmH20=0.098kPa),对照组VT(10.5±0.5)ml/kg、PIP(45.5±3.7)cmH2O,两组VT、PIP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采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平均PaCO2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发生率为33.33%(5/15),观察组VILI的发生率为13.33%(2/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的保护性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治愈患儿的呼吸衰竭,而且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高翔  严静  蔡国龙  颜默磊  吕晓春  艾宇航  康焰 《浙江医学》2015,37(17):1446-1448,1473
目的 探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国内14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确诊为重症肺炎且接受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165例,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78例)和死亡组(87例),男118例,女47例,平均年龄(79.48±7.75)岁。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单因素统计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8d生存情况与APACHEⅡ评分、心率、空腹血糖、降钙素原(PCT)、血肌酐(Cr)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钠、尿量、氧合指数显著负相关(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T、血钠、Cr、尿量4个因素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PCT、血钠、Cr及尿量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张伟强 《海南医学》2011,22(24):4-6
目的探讨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呼吸衰竭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连枷胸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行序贯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病率和APACHEⅡ评分及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增强一般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