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突发性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血液循环障碍可能是其病因之一[2],为此对临床上诊断为突发性聋的病例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收集1988年11月~2001年1月本院确诊和治疗的突发性聋病人38例,年龄10~73岁,平均46岁,其中女16例,男22例。对照组健康人88例,其中男44例,女44例,年龄20~60岁,平均40岁。1.2 方法:清晨空腹采血4ml,用肝素抗凝血;不加抗凝剂干管血2ml。抗凝血用上海医科大学提供LIANG…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聋虽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但其发病原因并不明了,且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回顾分析了突发性聋患者的解剖特点、发病的时间节律、突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等,并结合作者关于突聋发病的时间节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更深入地阐述了突聋与血液流变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0例突发性聋病人(男26例,女14例,年龄22~66岁)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胆固醇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值作了比较分析,其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突发性聋的发生及转归与其有密切关系,它可作为突发性聋的诊断和观察病程以及判断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巴曲酶联合舒血宁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舒血宁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98例听力曲线为平坦型的突发性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巴曲酶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用巴曲酶(10 BU,静脉滴注)和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治疗,巴曲酶治疗组仅用巴曲酶(10 BU,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辅以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及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0%和89.3%,显著优于巴曲酶治疗组的17.9%和66.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显著低于巴曲酶治疗组(P<0.05)。结论巴曲酶与舒血宁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平坦型突发性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血光量子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采用血液光量子法加常规药物、高氧压疗法加常规药物以及单纯药物治疗突发性聋各42例(48耳)。结果:光量子组、高氧压组、药物组治疗突发性聋总有效率分别为90.5%、90.5%、69.0%,光量子组与高氧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量子组与药物组、高氧压组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血液光量子治疗突发性聋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6.
吕政纲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5):522-522
目的 探讨自血光量子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血光量子治疗100例突发性聋患者,其中50例单纯采用药物法,另50例采用自血光量子辅以药物治疗。结果 单纯采用药物法50例,有效41例;自血光量子辅以药物50例,有效率48例,光量子组优于单纯药物组;发病≤7天内接受治疗48例,有效钾例;-14天治疗22例,有效20例,〉14天治疗30例,有效22例。提示自血光量子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确切,且发病〈7天内就诊者效果最佳。结论 利用自血光量子方法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疗效高、操作简便,禁忌证少,易被患者接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 1 997年 9月~ 2 0 0 1年 1 2月收治的 1 0 9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加高压氧 (HBO)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70 .9%,有效率为 94.5 %,对照组治愈率 40 %,有效率 76.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血液磁极化疗法是治疗突发性聋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其机制可能为抗感染、纠正耳蜗部血液流变学障碍、改善耳蜗部微循环、促进听觉细胞的功能恢复 ,本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抗凝药物治疗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抗凝药物东菱克栓酶、凯时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对 118例突发性聋患者按就诊顺序半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采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加东菱克栓酶、基础治疗加凯时进行治疗 ,基础治疗组作为对照。结果 东菱克栓酶组、凯时组和基础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7.5 %、85 %和 67.4%,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43 .8%、3 7.5 %和 2 1.7%:经Ridit检验 ,东菱克栓酶组或凯时组与基础治疗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东菱克栓酶组和凯时组疗效差异无显著 (p >0 .0 5 ) ,两组总的听力恢复情况大致相当。结论 对突发性聋患者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 ,应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84-87
目的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五苓散治疗突发性耳聋,探讨五苓散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5月于我科住院救治的患者7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五苓散+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及对照组(除外五苓散)两组,每组39例,每组按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分为三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量化听力损失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89.74%,对照组为71.79%,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P=0.044);实验组突聋患者听力提高幅值(29.49±9.81)d B高于对照组(23.46±7.33)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5,P=0.010)。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低频下降与平坦型听力下降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型及平坦型听力下降提高值均优于高频下降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听力恢复优于对照组,说明五苓散可以增加突聋治疗的有效性。结论实验组药物在各型突发性耳聋中均有疗效;且实验组的听力恢复优于对照组,说明五苓散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通过组间比较说明低频、平坦型下降听力提高效果优于高频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住院治疗出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各种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疗效的预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0例突发性耳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纯音听阈测试,以0.5kHz、1.0kHz、2.0kHz及4.0kHz的气导平均值(平均听阈PTA)作为评价的标准,临床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前的听力水平、是否伴有耳鸣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经SPSS12.0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U检验,P<0.05时则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患者是否伴有耳鸣、患者发病的月份均与疗效无关(P>0.05),而是否伴有眩晕、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和发病前的PTA水平与疗效的关系较为密切(P<0.05)。结论:早期治疗突发性耳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病程长短可为预后预测提供参考。突发性耳聋不伴有眩晕的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耳鸣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首发症状的不同将 133例突发性聋分为 2组 ,I组 90例 ,无耳鸣 ;Ⅱ组 4 3例 ,以耳鸣为首发症状。两组均用药物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1%,79.1%。总无效率分别为 11.2 %,2 0 .9%。2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耳鸣对突发性聋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影响,评价其重要性,进而推进临床上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08例,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分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各54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巴曲酶溶栓滴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患者的纯音听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疗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或黏膜处是否有出血点。结果在各疗程结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组的患者,通过溶栓治疗,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为24.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患者,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降纤溶栓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高效,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的突发性聋患者,应尽量采用其他疗法,以免耽误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 138例突发性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中经综合治疗有效 10 8例 ,其中治愈 38例 ,显效 4 4例 ,有效 2 6例 ,总有效率为 75 % ,10 8例中发病时间在 1周内 6 5例 ,占 6 0 % ,4 0岁以下 36例 (男 2 2例 ) ,占 6 0 %。结论 :突发性聋的病因为病毒感染或内耳供血障碍或圆窗膜破裂等 ,宜采取综合治疗 ,预后与初诊听阈、年龄、性别、病程、有无眩晕、高低频音听阈差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舒张药、抗凝、溶纤药、维生素、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仅进行随机对症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饮食护理、高压氧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达50.O%,无效仅3例,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的痊愈率达40.0%,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7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6.7%,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听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配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用高压氧配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聋 4 1例、4 4耳 ,并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4 2例、4 6耳比较。结果 :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 81.82 % ,单纯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5 4.35 %。结论 :高压氧配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聋 ,听力恢复快 ,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附21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培兰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2,16(2):95-96
目的 : 探讨突发性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突发性聋 2 10例的病因及治疗方案。结果 :2 10例中 16 9例 (80 .4 8% )治愈 ,2 9例 (13.81% )好转 ,12例 (5 .17% )无效。结论 :突发性聋与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血粘度增高有关。采用系统的治疗方案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耳聋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对 4 0例 ( 4 8耳 )采用蝮蛇抗栓酶等加高压氧 (Ⅰ组 )与 35例 ( 4 0耳 )采用高压氧 (Ⅱ组 )及 30例 ( 32耳 )采用复方丹参液等(Ⅲ组 )作比较。结果 :Ⅰ组有效率 ( 85 .4 % )远高于Ⅱ组 ( 4 5 % )及Ⅲ组 ( 2 8.1% ) ,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Ⅱ组与Ⅲ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采用蝮蛇抗栓酶等加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显著 ,改善内耳血液循环 ,干扰或阻止血栓形成 ,使人体内凝血、抗凝、与纤溶三大系统相对平衡 ,从而使突聋患者听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