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心房利钠因子含量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对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血浆心房利钠因子(ANF)及血清钠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17例SAH患者进行了动态ANF及血清钠观测;SAH急性期ANF升高,血清钠下降;SAH血浆ANF在病后逐渐上升,而血钠逐渐下降,尤其在病后第3、5天最显著,呈明显负相关。推测ANF是SAH后血钠过少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提示,对SAH患者应维持足够的血容量,充分补充血钠,以预防神经系统症状的恶化。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白细胞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周血白细胞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魏向东孔德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情变化及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84例SAH患者就外周血白细胞(WBC)在SAH中的变化以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发生发生机制,增强和提高认识以指...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现状王庆明综述史玉泉市校脑血管痉挛(VSP)最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动脉在蛛网膜下腔走行部位的血液积聚到一定量是诱发VSP最重要的原因l’l,Fisher和Kistkr根据CT扫描征象将SAH分为4级(见...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28例临床分析裴清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若有显著的心电图(ECG)改变,则可作为提示患者频危指征之一。因此,在SAH治疗中注意ECG的变化,及时防治心功能异常无疑是降低SAH病死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高血糖(附43例临床报告)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神经内科(050000)张国华,王维平,母成贤华北制药厂职工医院张新华1977年1月至1991年6月,我科收治43例伴发高血糖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因临床表现和预后与一般SAH不完全相...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若干问题的讨论赵家璧段昌琦长期以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手段是腰穿,现已被CT取而代之。现结合我们对94例经CT证实的SAH患者诊断的经验,重点讨论CT诊断的优点,并强调CT检查是SAH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查。一、腰穿的危险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硬膜下血肿(SDH)的临床特点和机理。方法对16例经CT、脑血管造影、手术和11例尸解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合并SDH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临床表现意识障碍12例,玻璃体下出血7例,死亡13例。导致SAH合并SDH的原因可能为:(1)动脉瘤破裂,大量血液破入蛛网膜下腔,撕破蛛网膜;(2)伴随的脑内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并撕破蛛网膜;(3)发病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致头部外伤。结论颅内动脉瘤致SAH可合并SDH,其预后不佳,病死率高,CT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合并SDH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35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分析陈祖舜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近十年有了变化。我们应用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VDSA)对35例原发性SAH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男19例,女16例,年龄23~71岁,平均46...  相似文献   

9.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及线粒体中Ca~(2+)变化(摘要)王中,周岱本研究直接提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脑组织中的线粒体,并测定了线粒体及脑组织中总Ca2+含量。一、材料与方法1.SAH模型的制作:参照季鹰的方法(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孙中武,高宗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过去被认为仅为一种病理性收缩状态[1]。新近研究表明:DCVS还存有SAH后多种因素造成血管壁器质性狭窄,一旦发生泪前使用的血管活性...  相似文献   

11.
心得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得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孙延强,孟庆立,朱友德,曲春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并发症是再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心肌损害,因此有效地预防这些并发症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近年我们应用心得安治疗100例SAH,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尿潴留: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尿潴留(附3例报告)王淑芹王淑青徐清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尿潴留者罕见,自1986年以来收治SAH50例,3例出现尿潴留,报告如下。例1,女,74岁。因反复呕吐、头晕16小时入院,有头晕史10年余。查体:血压26/14kPa...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临床预后的分析(摘要)孙兆林,藏东莲,丛志强本文测定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探讨与SAH预后的关系。资料:患者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28~72岁。均经腰穿或/CT扫描证实。对...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28例临床分析孙中武,陈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指脑动脉在一段时间内呈异常的(非生理性供血调节)收缩状态[1]。出血后立即发生,而在1小时内结束者为急性痉挛(ACVS),仅在动物实验中见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 A 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 C V S)的新途径。方法 利用大鼠 S A H 模型,设立对照组、 S A H 组、放线菌素酮治疗组( C H X 组)。经 D I G R T P C R 对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 P53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 C H X 组 P53基因表达相近, S A H 组 P53基因表达增高。显微镜下见 C H X 组病理形态学变化近似正常, S A H 组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结论 大鼠 S A H 后 C V S所致的脑缺血,脑组织 P53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大鼠 S A H 模型 P53基因表达与脑神经元细胞损伤明显相关。放线菌素酮通过抑制 P53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其诱导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时间与天文潮汐关系窦汝香,樊东升,康德瑄我们收集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分析其是否与天文潮汐有关。1临床资料与方法42例SAH病人,男18例,女24例,年龄35~76岁(平均56.5岁)。全部病人均经腰穿脑脊液检查和(或...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38例孙旭文,乔学壮,孙旭霞急性脑积水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近期并发症之一,它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一样不可忽视。本文观察了100例SAH病人,全部在发病后两周内进行CT扫描,发现38例有早期脑室扩张积水,并对其中36例...  相似文献   

18.
764—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764-3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一种单体,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本工作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进一步观察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引起突触体功能、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歧化酶(SOD)的变化以及764-3的影响。发现SAH后突触体钙摄取明显增加,脑组织中MDA浓度升高,皮层局部脑血流(r-CBF)下降。764-3可以抑制突触体的钙摄取和降低脑组织中MDA,改善r-CBF,使之在S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缺血性脑损害的关系和银杏叶制剂(GBE)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大鼠模型,对SAH组和GBE组测量基底动脉(BA)管径并观察24h内微区脑血流量(CBF)和颅内血清NO水平动态改变,3d后对海马CA1区行病理检查。结果SAH后CBF和血清NO降低,BA痉挛,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GBE使上述改变减轻。结论SAH时血清NO减少是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GBE通过影响NO病理性改变而减轻缺血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20.
犬与鼠脑血管痉挛病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犬与鼠之间脑血管痉挛病变的不同特点。采用2次枕大孔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犬的模型,及3次视神经孔注血致SAH鼠的模型,对2种模型做了病理观察及形态定量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DCVS犬基底动脉的管腔明显缩小(P<0.01),管壁明显增厚(P<0.05)。SAH鼠中动脉的管腔无狭窄(P>0.05),管壁无增厚(P>0.05)。病理观察发现DCVS犬比SAH鼠的脑动脉病变明显严重。提示DCVS犬的模型恒定、可靠、发生率高。SAH鼠的模型不易产生DCVS,故较适用于SAH急性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