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含量与内皮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发病在48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观察用药前后血浆内皮素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变化。实验研究探讨祛风通络方药对MCAO大鼠12,24,36和48h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内皮素含量、内皮素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祛风通络方药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浆内皮素-1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MCAO大鼠12,24,36和48h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脑梗死体积、海马内皮素-1含量及内皮素-1mRNA表达等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祛风通络方药组与MCAO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祛风通络方药能有效改善急性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与内皮素-1含量及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人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含量变化及其与血浆内皮素 (ET 1)的关系 ,探讨其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 ,测定 4 0例急性脑梗死、4 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和 4 5例正常人的血浆ADM和ET 1含量。③结果 脑梗死、心肌梗死组病人血浆ADM含量及ET 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F =37.5、2 2 .4 ,q =9.8~ 14 .6 ,P <0 .0 5 ) ;心肌梗死组、脑梗死组血浆ADM水平与血浆ET 1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74、0 .5 85 ,P <0 .0 1)。④结论 肾上腺髓质素参与了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浆ADM可作为判断脑梗死、心肌梗死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新生儿HIE急性期40例,恢复期20例及20例对照组病人的血浆ET和NO的水平,采用统计学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HIE急性期血浆ET及NO均显著升高,且ET升高的程度高于NO升高的程度。HIE恢复期两者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在轻重程度不同的HIE中,  相似文献   

4.
血浆内皮素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5.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脑CT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时期发病率较高又可致死或致残的严重疾病,新生儿HIE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内皮素(ET)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参与了HIE发病过程。作者对新生儿HIE患儿血浆ET的变化进行测定,同时观察脑CT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缺血性中风又名缺血性卒中,属于现代医学“脑梗死”的范畴,是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痰瘀交结与缺血性中风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讨了痰瘀交结与缺血性中风在情志因素、饮食习惯、体质情况等相关因素及与先兆症、临床表现、治疗及现代病理机制方面的相关性,认为痰瘀交结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0.
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侯诊断标准的方法,观察了10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瘀证患者,对其证侯指标: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辩病和辩证两上方面。辩病可见半身不逐、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辩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脉沉细等主症,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脑瘫与弓形虫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南小儿不明原因脑瘫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为诊治小儿脑瘫提供依据,方法 以住院确诊不明原因脑瘫患儿为研究组,体检正常的小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弓形虫抗体IgG和IgM、循环抗原(CAg)、DNA的四项检测,分析弓形虫感染与脑瘫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检测 79例脑瘫患儿中,弓形虫阳性33例,感染率为41.8%,对照组检测269例中,弓形虫阳性23例,感染率为8.6%,两组对比差别非常显著(P<0.001)。结论 弓形虫感染是海南不明原因脑瘫患儿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孕妇、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弓形虫感染检测,是防治脑瘫发生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血管闭塞的准确性和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发病后6 h内到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大血管闭塞、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和出院3月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能力。结果 一共纳入292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早期多模态头颅CT可见,50例(17.1%)存在大脑中动脉致密征,其中41例(82.0%)存在大血管闭塞。大脑中动脉致密征OR=8.93, 95%CI:3.72~21.48, P<0.001)与大血管闭塞相关,并且预测能力优于早期CT显影梗死灶(AUC 0.682 vs. 0.602, P=0.038)。在对临床结局的分析中,大脑中动脉致密征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5.32, 95%CI:2.16~13.11, P<0.001),但其AUC未高于房颤(0.685 vs. 0.651, P=0.579);大脑中动脉致密征是3月后神经功能恢复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2, 95%CI:1.19~7.62, P=0.019),但其AUC和早期CT梗死灶(0.642 vs. 0.619,P>0.05)相当。结论 大脑中动脉致密征增加大血管闭塞可能性和脑梗塞后出血转化风险,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适应(BI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发病前1周内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史分为观察组(有TIA史)(65例),对照组(无TIA史)(62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梗死病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梗死病灶显著小于对照组[(14±8)m L比(21±11)m L](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8±6)分比(24±8)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6%)显著高于对照组(69.4%)(P<0.05)。结论 BIP可增加急性脑梗死组织对缺血损害的耐受性,并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及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的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分析急性脑梗死时同型半胱氨酸对患者发病及病情的影响,寻找简便可行的预防用药。结果ACI组中Hey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而在ACI患者中:SSS评分与Hey水平呈正相关(r=0.436,P=0.031),NIHSS评分与Hey水平呈正相关(r=0.412,P=0.028);治疗后干预治疗组的Hcy下降程度也高于非干预治疗组(P〈0.05)。结论Hcy与ACI的发生、病情以及药物干预的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判断及转归的指标,也可作为高危人群早期预防干预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卒中脑微小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卒中微小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2h拔线再灌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组,每组20只。观察各组脑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流量、脑组织EB含量、金属基质蛋白酶基因表达、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等。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2±0.63,通心络组为3.09±0.61,P<0.05;模型组梗死灶体积为(146.1±34.5)mm3,通心络组为(97.2±25.8)mm3,P<0.05;通心络组各时间点EB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通心络组再灌后MMP-9mRNA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5;通心络组各时相血流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 ̄P<0.05;通心络组血管内皮细胞结构较模型组明显完整。结论:通心络可明显改善MCAO大鼠脑微小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瘫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心理弹性、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亲职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自尊量表对174位脑瘫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瘫儿童家长亲职压力总分为(127.56±25.73)分,≥90分157人(90.23%).脑瘫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儿童残疾等级及社会歧视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和城乡来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心理弹性、自尊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的自尊、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歧视感、心理弹性(力量维度)对亲职压力具有预测作用,总解释率为50%.结论 脑瘫儿童家长的亲职压力较大,与心理弹性、自尊有密切关系.提升家长的自尊、心理弹性(力量维度)水平、改善其经济状况、减少社会歧视等可降低其亲职压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80例,以是否伴有缺血性脑卒中(IS)包括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EH +IS,n=106)和单纯高血压组(EH,n=74),超声检查两组颈动脉斑块有无、斑块部位、斑块性质、数量及颈动脉内膜中层(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有无增厚,并进行比较;同时,以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和是否发生脑卒中作为因变量,选择性别、年龄、尿酸、总胆固醇、血糖、HDL-C、CRP、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收缩压、舒张压作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EH+ IS组与EH组比较,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72.6%比43.2%,P=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发生的部位、形态、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68,OR=1.071,95% CI=1.030 ~1.113,P=0.001);颈动脉斑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OR=5.225,95% CI =2.293 ~11.907,P=0.001).结论: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无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H观察五神针治疗小儿脑瘫(CP)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70例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被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和五神针组,各85例。传统针刺组给予传统针刺,五神针组在传统针刺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和四神聪,疗程均为3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盖泽尔儿童发育商评估量表(DQ),脑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血管阻力指数(R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组间同年龄段总有效率比较,五神针组明显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组内不同年龄段总有效率比较,低年龄段患儿总有效率高于高年龄段患儿(P<0.05)。五神针组DQ值、Vs、Vm、PI及RI指标的改善均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 五神针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提高不同年段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以低龄患儿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孙灵芝  曹晓岚 《医学综述》2012,18(14):2253-2255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近年来,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对中医证候与西医微观化指标的相关性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揭示了中医辨证的微观实质。在此将急性期脑梗死证候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血脂、白细胞、血小板凝集、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血流速度、颅脑CT/MRI及牛津地区卒中调查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评定脑瘫髋发育畸形,并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对脑瘫髋关节的影响.[方法]收集自1992年10月至2000年12月SPR手术治疗的脑瘫患者共195例,男142例,女53例,年龄3~22岁,平均6.9岁.其中29例患者术前测量髋关节的Sharp角和头骺外移百分比.[结果]术前行X片检查而证实有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者6例;术后复诊的61例中,又出现患者髋半脱位或脱位有3例,分别为术后1年、7年及7年时出现.术前髋关节的Sharp角的异常百分比为29.8%;头骺外移百分比(MP)大于33%有3例.[结论]脑瘫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表现为Sharp角和MP值的增大;部分患者存在髋关节的半脱位或脱位.SPR术后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可能性仍存在,需要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