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观察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的高血压病患者 ,常规药物降压治疗及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按照睡眠资料和 2 4h血压资料 ,分为单纯高血压组与合并SAS高血压组 ,观察常规降压药物治疗 4周后 2 4h血压变化及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对合并SAS的高血压患者 2 4h血压影响。结果  2 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 ,常规药物降压治疗 4周后 ,2 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P <0 0 1)。 2 5例合并SAS的高血压患者 2 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有所下降 (P <0 0 5 ) ,但仍高于正常值 ,而夜间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其中 19例合并SAS高血压患者加用一夜正压通气治疗后 ,2 4h平均血压进一步下降 ,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 (P <0 0 1,P <0 0 1)。结论 合并有SAS的高血压患者多为难治性 ,单纯降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需要同时应用正压通气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CPAP。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血清瘦素水平。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AHI、最低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AHI及血清瘦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最低SaO2高于对照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前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AHI、最低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AHI及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最低SaO2较治疗前升高,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与AHI呈正相关(r=0.587,P0.05),与最低SaO2呈负相关(r=-0.519,P0.05),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r=0.497,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CAPA治疗可有效减少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夜间间歇性低氧血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及血清瘦素水平,进而使其血压降低,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与奥美沙坦酯加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60例,分别给予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A组)与奥美沙坦酯加氢氯噻嗪(B组)治疗,每组各30例,共治疗8周。监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肾衰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白昼和夜间血压变异性均下降(P<0.05)。两组间相比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组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白昼和夜间血压变异性(P<0.05),两组间相比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组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P<0.01);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内均无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2级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组与奥美沙坦酯加氢氯噻嗪组的降压疗效相当;奥美沙坦酯加氨氯地平组在改善血压昼夜节律,降低血压变异性方面优于奥美沙坦酯加氢氯噻嗪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病人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和24 h血压监测资料,入选43例高血压合并SAS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和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组(21例),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4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一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血压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值,而夜间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进一步降低,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显著降低.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需应用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5.
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及其伴随症状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及其伴随症状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伴有头痛或失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8周及12周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并观察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血压变异性、夜间血压变异性呈下降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可更好纠正异常的昼夜节律,对伴随症状头痛、失眠有改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血压变异性,恢复正常昼夜节律,对其伴随症状头痛、失眠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相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有效改善OSAS患者的睡眠情况,但在血压控制方面的效果尚存争议。目的探究CPAP在中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诊断为中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失访31例),其中对照组65例,只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CPAP治疗组52例,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用CPAP治疗。每3月随访1次,2014年10月1日截止,对照组随访(41.95±22.18)月,CPAP组随访(39.43±24.74)月(P0.05)。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分析CPAP对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除糖尿病比例外,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AP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更高。经过治疗后,CPAP组收缩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12.6±18.1)比(4.5±16.8)mm Hg,P=0.02],但两组舒张压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12.4)比(6.9±15.0)mm Hg,P=0.23],并且治疗组增加降压药种类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2.0%比20.3%,P0.01)。结论 CPAP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中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小剂量氢氯噻嗪对不同盐敏感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高风险组、中间风险组与低风险组。各组随机给予联合12.5mg氢氯噻嗪和不联合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案,8周后复查动态血压,比较各组内及组间的降压效果。结果:与未联合氢氯噻嗪组相比,低风险组内血压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中间风险组24h平均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高风险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组中,高风险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及中间风险组(P0.01)。结论: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盐敏感性风险分层,对是否优先选择联合利尿剂的降压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凤  江莲  唐良法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67-146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20例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符合OSAS的诊断标准,同时伴有高血压作为试验组。另20例为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低盐饮食,口服药物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变化;OSAS组降压效果差的患者同时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药物治疗3周后,对照组晨起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OSAS组药物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再同时用(CPAP)治疗3周后晨起血压明显下降。结论OSAS患者与其高血压具有相关性,与OSAS有关的高血压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CPAP治疗对这种高血压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昼夜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入选心功能(NHYA)Ⅰ级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77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后,按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分为4组,单纯高血压组(A组)42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B组)66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C组)25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D组)44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D组患者昼间和夜间血压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P<0.01),与A组比较,B、C和D组夜间舒张压显著升高(P<0.05,P<0.01)。夜间低血氧水平与醒时、醒后舒张压、昼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呈负相关(P<0.05)。结论轻中度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的夜间舒张压更高,合并重度OSAS的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幅度与夜间低氧血症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降压药物种类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坎地沙坦的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将157例经非洛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4周后复查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证实血压仍控制不理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于早晨加用坎地沙坦,B组于夜间睡前加用坎地沙坦;治疗随访8周后复查ABPM。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B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A组(均P0.01);夜间收缩压下降率的变化幅度[(3.2±7.1)%比(-2.5±6.4)%]、夜间舒张压下降率的变化幅度[(5.9±7.2)%比(-0.5±6.8)%]高于A组(均P0.05)。B组非杓型血压比例下降38.8%,而A组增加7.2%(P0.01)。结论夜间服用坎地沙坦可更有效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夜间及24h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6个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并合并RH的OSAHS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在维持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21例患者予CPAP治疗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PSG和24h动态血压的监测参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SBP24h/DBP24h)、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SBPd/DBPd)、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SBPn/DBPn)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指脉氧饱和度(minimal SpO_2,mSpO_2)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21例患者CPAP治疗6个月后,SBP24h/DBP24h、SBPd/DBPd和SBPn/DBPn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AHI明显降低(P0.05)、mSpO_2明显提高(P0.05);服降压药种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CPAP治疗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病情,同时能明显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降压药的服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6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坎地沙坦治疗,每天4mg。但A组患者早晨7:30服药,B组晚间7:30服药,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值及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B组24h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压比A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均得到改善,B组夜间血压降低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夜服用坎地沙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血压昼夜节律调节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RH合并中重度OSAH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5次/h)患者162例,根据是否自愿接受CPAP分为CPAP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12周CPAP,88例,剔除3例不耐受和1例调整药物者)和非CPAP组(仅接受药物治疗,74例,剔除2例调整药物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行24h动态血压,测清晨卧位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与非CPAP组比较,CPAP组24h收缩压[(-4.9±5.1)mmHg︰(-0.8±1.2)mmHg]、24h舒张压[(-5.9±5.3)mmHg︰(-1.4±1.7)mmHg]、白昼收缩压[(-4.9±5.2)mmHg︰(-2.1±2.5)mmHg]、白昼舒张压[(-5.1±4.2)mmHg︰(-1.7±1.4)mmHg]以及夜间收缩压[(-4.8±4.9)mmHg︰(0.8±1.3)mmHg]、夜间舒张压[(-6.8±5.6)mmHg︰(-1.0±1.6)mmHg]的血压变化值降低幅度更大(均P0.05);治疗12周后,CPAP组24h舒张压变异性[(11.4±5.6)︰(14.6±6.4)]、白昼舒张压变异性[(9.5±4.5)︰(11.8±6.2)]以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8.0±4.3)︰(10.9±5.6)]明显降低,且低于非CPAP组(均P0.05)。结论:中重度OSAHS合并RH患者中,药物治疗基础上12周CPAP能够明显降低24h、白昼及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并可使舒张压变异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对186例高血压患者行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分成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增厚但无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内膜增厚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组。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颈动脉内膜增厚病人,无颈动脉斑块组和有颈动脉斑块组的最大收缩压、最小收缩压、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颈动脉斑块形成组和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舒张压、最小舒张压、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和全天平均动脉压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增厚病人组的异常昼夜节律的检出率和动态血压负荷值等于或超出40%的检出率高于颈动脉正常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有斑块患者的动态血压负荷值增大和昼夜节律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 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中年对照组(年龄<60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情况,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及舒张压<60 mmHg的发生率.结果 平均舒张压老年组均低于中年组(P<0.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老年组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舒张压<60 mmHg的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状态下有舒张压过低、脉压大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方法 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测、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4 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2组:勺形组40例及非勺形组30例,并对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左室肥厚(LVH)及动态血压各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 CAS及LVH检出率非勺形组均高于勺形组(P<0.01);2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及舒张压(24hDBP)、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24hSBPL、24hDB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勺形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及舒张压(dDBP)、白天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dSBPL、dDBPL)高于非勺形组(P<0.05).勺形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及舒张压(nDBP)、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nSBPL、nDBPL)明显低于非勺形组(P<0.01).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的消失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同时还需纠正紊乱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高血压患者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以800例合并T2D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80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研究对象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T2DM组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高血压合并T2DM组收缩压昼夜差值、舒张压昼夜差值均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均P0.05);高血压合并T2DM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标准差、血压晨峰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均P0.05);经相关分析发现,患者血糖水平与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舒张标准差、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舒张标准差、血压晨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增大,提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昼夜血压调节损害较大并可能与血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以左旋氨氯地平为主的不同降压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及性别差异。方法将临床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先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d口服,连续2周,血压未能达标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S+T"组(80人)和"S+Y"组(80人),两组分别于晨起时加用替米沙坦80mg和吲达帕胺2.5mg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日间及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8周后"S+T"组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较"S+Y"组下降(P<0.05);男性"S+T"组总有效率高于"S+Y"组(P<0.05),女性"S+T"组总有效率低于"S+Y"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均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老年男性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疗效优于联合吲达帕胺,且副作用更小;老年女性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联合吲达帕胺降压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对高血压病(EH)患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对高血压病心脏损害的影响。方法将56例E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组(治疗组)29例,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7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眩降压汤,半剂/次,2次/日,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测定诊室血压值、动态血压、填写SF-36量表。结果诊室血压,治疗组对收缩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动态血压,治疗组改善24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症状积分疗效,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89.6%,对照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37.1%(P0.01)。生存质量,治疗组对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五个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三个维度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损害,治疗组改善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较单用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EH患者有更好的降压疗效。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EH患者生存质量。清眩降压汤联合西医抗高血压药物可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24h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高龄老年组(≥80岁,n=88)、老年对照组(60~79岁,n=80)及中年对照组(60岁,n=25),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及舒张压60mmHg(1mmHg=0.133kPa)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服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平均舒张压高龄老年组均低于老年组及中年组(P均0.01);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差高龄老年组均高于老年组、中年组(P均0.01);高龄老年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中年组(P均0.05);舒张压60mmHg的发生率高龄老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及中年组(P均0.01)。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状态下有舒张压过低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