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基于神经于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点,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于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及其移植对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Feeney氏法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PBS治疗组、NSCs移植治疗组,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损伤后海马NSCs的数量;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NSCs立体定向移植。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和旋转爬杆试验对移植后大鼠的神经系统行为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SCs的分化情况。结果:TBI后7d海马齿状回nestin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为(8.1&;#177;2.5)个,与正常动物组(2.5&;#177;1.3)个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40.91,P&;lt;0.01)。移植后部分GFP阳性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β-tubilin Ⅲ,移植组大鼠神经系统行为学评分明显改善。结论:TBI后移植NSCs可以有效地促进损伤后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NSCs能够分化为神经元从而发挥对损伤后的大脑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下可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的无限增殖性和多分化性使其成为细胞移植的良好供体。近年来,成年脑组织内也发现了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中枢神经系统不可再生的理论,随着对成体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深入,通过诱导自体神经干细胞的体内增殖修复损伤的神经元,通过分离自体神经干细胞体外扩增后移植治疗等实验的探索为神经源性疾病的替代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并分析其移植时效性。方法:实验于2003-07/08在大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实验室完成。①取孕14 ̄16d的大白鼠1只,引颈处死,剖腹,取出胎鼠,钳取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的脑组织,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②将3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损伤对照组、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每组10只。3组大鼠均制作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早期移植组、延期移植组大鼠分别在伤后3d及3周移植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后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的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是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神经元特异性蛋白。结果:脊髓损伤建模实验纳入大鼠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双后肢的功能恢复情况: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早期移植组表现尤为显著。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细胞移植后五六天即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二三周后可出现爬行,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损伤对照组大鼠的瘫痪肢体无任何恢复。②移植4周后早期移植组大鼠移植区脊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脊髓移植区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新生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阳性染色(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早期移植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治疗的不同效果,探讨脊髓损伤移植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体外培养、诱导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为NSC并行5-溴-2-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手术造成兔脊髓全横断模型,在术后即时,7,14,21,28d分别行NSC局部移植,同时设立脊髓全横断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于移植后3个月观察动物脊髓损伤局部病理变化。结果:术后即时移植组局部仅有少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少;7,14d移植组局部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多,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21,28d移植组局部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但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少,且再生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空白对照组未发现Brdu标记阳性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域未发现再生通过的神经纤维。结论:实验证明了脊髓损伤后7~14d为NSC最佳移植时期,同时提示NSC移植对动物脊髓损伤后的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移植神经干细胞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大鼠海马,研究移植后大鼠的行为学疗效。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进行。①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从新生大鼠脊髓分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群并连续传代培养,获得大量克隆细胞。②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模型,结扎后饲养30d,以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来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③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后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入VD大鼠海马内,饲养8周后以Morris水迷宫来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后8周,假手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为(25.61±3.21)s,痴呆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为(53.42±8.26)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82,P<0.01),移植组平均逃避潜伏期(36.93±6.24)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23,P<0.01),移植组平均逃避潜伏期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5.77,P>0.05)。痴呆组、移植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在平台象限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21±2.90),(11.82±3.08),(13.48±3.35)s,痴呆组、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9.76,P<0.01),痴呆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0.21,P<0.01),假手术组、移植组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目前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伤病之一.国内外神经外科和创伤外科医护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对颅脑创伤发病机制的认识已不断深入,临床治疗药物不断增加,外科手术方法有所改进,重症监测条件和护理水平逐步提高,TBI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NgR基因沉默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大鼠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背景: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神经系统的各种细胞,因此在神经损伤修复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而RNA干扰避免了永久基因沉默的弊病,最有希望与神经干细胞移植相结合治疗颅脑损伤.目的:检测是否可以通过沉默NgR基因的方法提高神经干细胞立体定向移植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区组法分为3组,每组20只.实验组:造模24 h后向损伤的大鼠脑组织内注射NgR基因沉默的神经干细胞悬液6 μL: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的神经干细胞悬液:空白组:同法注射等量的不含干细胞的培养液.伤后24 h,3 d,1,2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2周后处死行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转染小分子干扰RNA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NgR基因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移植后1周和2周,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脑组织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伤后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空白组可见损伤处脑组织断裂,为瘢痕连接,有明显空洞形成;对照组在移植部位出现典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学改变;实验组出现媳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学改变且空洞消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空白组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为(37.92±16.02)个/高倍视野,对照组为(89.68±15.34)个/高倍视野,实验组为(102.67±13.52)个/高倍视野,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神经干细胞NgR基因沉默后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大鼠脑损伤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何芳  叶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979-8979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取经脑室穿刺注射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选取其中2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51岁。2009-01因右侧外囊出血就诊于我院,急诊CT示出血量约40ml,遂行手术治疗,术后GLS评分7分,生活功能评分1分。生活不能自理,卧床,植物生存状态,鼻饲流质饮食,无遵命动作。术后3个月行经脑室穿刺注射移植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兔脊髓损伤不同时期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的不同效果,探讨脊髓损伤移植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体外培养、诱导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为NSC并行5-溴-2-脱氧尿苷(bromodeoxy uridine/5-bromo-2-deoxy uridine,BrdU)标记。手术造成兔脊髓全横断模型。在术后即时,7,14,21,28d分别行NSC局部移植,同时设立脊髓全横断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于移植后3个月观察动物脊髓损伤局部病理变化。结果:术后即时移植组局部仅有少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少;7,14d移植组局部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多。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21,28d移植组局部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但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少,且再生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空白对照组未发现Brdu标记阳性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域未发现再生通过的神经纤维。结论:实验证明了脊髓损伤后7~14d为NSC最佳移植时期,同时提示NSC移植对动物脊髓损伤后的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神经干细胞的发现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反应性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探讨神经干细胞在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体外用bFGF作为丝裂原培养E16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经BrdU标记后植入PD大鼠纹状体,了解PD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明显。结论:bFGF反应神经干细胞移植对PD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是目前的热点。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66只,采用改进Feeney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致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存活的60只大鼠伤后24h给予相应治疗随机分为3组:创伤性脑损伤组注射1mL DMEM/F12培养液;神经干细胞组注射1×1010L-1神经干细胞悬液;神经干细胞+神经节苷脂组注射1×1010L-1神经干细胞悬液后经腹腔注射30mg/kg神经节苷脂水溶液,1次/d,连续3d。结果与结论: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呈球形,呈现均匀分布的红色荧光;PKH26标记神经干细胞的阳性率为95%。各组平均潜伏时间均逐渐缩短,神经干细胞+神经节苷脂组3~5d时平均潜伏时间较神经干细胞组缩短(P〈0.05),较创伤性脑损伤组明显缩短(P〈0.01);神经干细胞+神经节苷脂组穿越平台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百分比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PKH26阳性细胞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神经干细胞+神经节苷脂组多于神经干细胞组,神经干细胞组多于创伤性脑损伤组(P〈0.05)。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数量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颅脑外伤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脑外伤后不同数量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疗效是否存在不同,并找出受伤后进行干细胞移植的适宜量.方法 成年大鼠制成脑外伤模型在伤后24h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移植量分别为20万,100万,200万.伤后1 w动物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取脑,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伤后1 w,接受100万单位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组与损伤组以及其他治疗组(20万,200万)相比呈现明显的运动功能改善.结论移植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中等量移植效果比较理想,是适宜的移植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及损伤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的表达。方法:以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制作SD大鼠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于脑损伤48h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作处理;生理盐水组于脑损伤48h时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NSS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脑组织内的迁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受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移植组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在受损伤脑组织周围可发现经Brdu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受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且下降速度较快;巢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证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受损大鼠脑组织后,以上调巢蛋白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发育与再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背景: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及损伤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的表达。方法:以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制作SD大鼠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于脑损伤48h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作处理;生理盐水组于脑损伤48h时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NSS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脑组织内的迁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受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移植组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在受损伤脑组织周围可发现经Brdu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受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且下降速度较快;巢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证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受损大鼠脑组织后,以上调巢蛋白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发育与再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液压冲击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出现增殖及分化,探讨外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对其增殖及分化的调控。方法:制作液压冲击性脑损伤模型,bFGF,NT-3及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cerebrospinalfluid,aCSF)分别于伤后灌注侧脑室1,3,7和14d。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5溴脱氧尿苷(5'Bromodexyuridine,BrdU)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5溴脱氧尿苷(G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5'Bromod-exyuridine,GFAP/BrdU,双标免疫染色)的表达。结果:同aCSF组相比较,应用bFGF于伤后3~14d明显促进BrdU阳性细胞、GFAP+/BrdU+-双阳性细胞和GFAP-/BrdU+-单阳性细胞增多(P均<0.05);NT-3于伤后3~7d减少BrdU阳性细胞和GFAP+/BrdU+双阳性细胞增多(P均<0.05),而对GFAP-/BrdU+单阳性细胞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FGF促进液压冲击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增殖,而NT-3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向非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M1)通过激活神经营养因子,抑制毒性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并且能够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所引起的神经细胞的死亡起到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的作用。目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同时应用GM1,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损伤组(培养液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GM1组。脑损伤后4d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AQP4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并于脑损伤后24h,3d及伤后1,2,3,4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在脑损伤后21~28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4周后处死大鼠行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及结论:脑损伤后4d脑损伤周围组织AQP4及其mRNA的表达损伤组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于神经干细胞+GM1组(P<0.05);移植后1,2,3,4周,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及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移植4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神经干细胞+GM1组出现典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学改变且软化灶消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损伤灶脑组织中的BrdU阳性细胞数神经干细胞+GM1组高于NSCs移植组和损伤组。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M1)通过激活神经营养因子,抑制毒性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并且能够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所引起的神经细胞的死亡起到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的作用.目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同时应用GM1,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损伤组(培养液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GM1组.脑损伤后4 d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AQP4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并于脑损伤后24 h,3 d及伤后1,2,3,4 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在脑损伤后21~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4周后处死大鼠行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及结论:脑损伤后4 d脑损伤周围组织AQP4及其mRNA的表达损伤组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于神经干细胞+ GM1组(P 〈 0.05);移植后1,2,3,4 周,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及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移植4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神经干细胞+ GM1组出现典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学改变且软化灶消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损伤灶脑组织中的BrdU阳性细胞数神经干细胞+GM1组高于NSCs移植组和损伤组.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背景: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其最佳的移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PKH26标记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采用改进Feeney法制作脑损伤致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脑损伤区移植组:造模后注射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10μL;尾静脉移植组:自尾静脉注入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1mL;创伤性脑损伤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BMSCs呈球形,呈现均匀分布的红色荧光;PKH26标记BMSCs的阳性率〉99%。脑损伤区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KH26阳性细胞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脑损伤区移植组多于尾静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多于创伤性脑损伤组(P〈0.05)。GAP-43mRNA的表达脑损伤区移植组高于尾静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高于创伤性脑损伤组(P〈0.05)。提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脑损伤区移植优于尾静脉移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其最佳的移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PKH26标记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采用改进Feeney法制作脑损伤致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脑损伤区移植组:造模后注射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10μL;尾静脉移植组:自尾静脉注入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1mL;创伤性脑损伤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BMSCs呈球形,呈现均匀分布的红色荧光;PKH26标记BMSCs的阳性率>99%。脑损伤区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KH26阳性细胞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脑损伤区移植组多于尾静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多于创伤性脑损伤组(P<0.05)。GAP-43mRNA的表达脑损伤区移植组高于尾静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高于创伤性脑损伤组(P<0.05)。提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脑损伤区移植优于尾静脉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