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变形链球菌(变链菌)lngbritt C国际标准株及luxS基因缺陷株不同时期生物膜形成的差异.方法:建立以玻片为载体的生物膜模型,分别取两菌株6、18、24、48 h的生物膜,观察不同时期两菌株生物膜与玻片的黏附程度,吖啶橙(AO)荧光染色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及时观察生物膜形态及细菌之间相对活动度,并对不同时期的生物膜标本进行处理和保存,观察3个月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生物膜形态有无改变.结果: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可对孔板内生物膜进行直接动态观察,镜下两菌株生物膜形态多样;6 h开始出现细菌聚集成膜,18~24 h形成最佳,与玻片黏附牢固而不易冲掉;48 h标准株生物膜附着于玻片能力较缺陷株弱,易整体滑落;两菌株生物膜标本经处理保存3个月后镜下形态未发生改变.结论:变链菌标准株与luxS基因缺陷株生物膜具有不同的空间立体结构,形态多样,且在不同时期、生物膜形态、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及黏附力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龋和无龋人群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与龋病的关系.方法:将79例老年人分为高龋组(55例)和无龋组(24例),从两组个体口腔牙菌斑中分离鉴定出263株和102株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用细菌DNA提取盒提取细菌染色体DNA,经多次实验自行确定AP-PCR反应条件,对获得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进行遗传型分析.结果:两组同一个体临床分离株共发现了101种不同基因型.高龋组同一个体口腔中定植不同基因型葫株的数量与无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个体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菌株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态性;个体携带不同基因型菌株的数量与其致龋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龋和无龋人群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与龋病的关系.方法:将79例老年人分为高龋组(55例)和无龋组(24例),从两组个体口腔牙菌斑中分离鉴定出263株和102株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用细菌DNA提取盒提取细菌染色体DNA,经多次实验自行确定AP-PCR反应条件,对获得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进行遗传型分析.结果:两组同一个体临床分离株共发现了101种不同基因型.高龋组同一个体口腔中定植不同基因型葫株的数量与无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个体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菌株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态性;个体携带不同基因型菌株的数量与其致龋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trA、clpP基因缺失对变异链球菌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浊度法测定变异链球菌标准株、htrA单基因缺陷株、clpP单基因缺陷株及htrA-clpP双基因缺陷株生长6h中每小时的吸光度,采用MTT实验测定4种菌株的不同时间甲臜吸光度变化情况并探究其与平板计数活菌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营养条件下,浊度法1~6h及MTT法2、4h及6h变异链球菌标准株的生长快于htrA、htrA-clpP缺陷株(P<0.01);浊度法1~6 h及MTT法1~3hclpP缺陷株生长快于其他两种缺陷株(P<0.01);变异链球菌标准株、htrA缺陷株及htrA-clpP缺陷株1~4h、clpP缺陷株1~3 h甲臜吸光度与活菌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0、0.761、0.790及0.773,P<0.05或P<0.01).结论:htrA、clpP 单独或同时缺失可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MTF实验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菌数范围内反映标准株与3种缺陷株的活菌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死菌与活菌荧光染色技术,对比不同浓度的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结果 随着赤藓糖醇浓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各层活菌百分比减少,厚度变薄,细菌密度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有抑制作用,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luxS基因突变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培养液的吸光度A值。结果基因缺陷株细菌A值明显低于变链菌标准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培养基的初始pH值递减敏感性增加。结论LuxS基因突变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基因缺陷株的耐酸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旋-色氨酸(D-Trp)对变异链球菌(S. mutans)生物膜形成及离散的影响, 以及在 D-Trp 作用下 S. mutans 对氯己定(CHX)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方法 吸光度法检测 5.0 mmol/L D-Trp 对悬浮 S. mutans 生长的影响, 非处理组不作 D-Trp 处理; 结晶紫染色法检测 1.0、2.5 及 5.0 mmol/L D-Trp 处理组 S. mutans 生物膜形成的变化, 非处理组不添加 D-Trp; 结晶紫染色法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 1.0、2.5 及 5.0 mmol/L D-Trp 处理组对 24 h S. mutans 生物膜的离散作用; 刃天青钠盐指示法检测 5.0 mmol/L D-Trp 处理(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生物膜抑菌浓度(MBIC)。 结果 单菌种悬浮 S. mutans 在 D-Trp 处理组与非处理组的作用下, 28 h 内生长趋势一致, 均从 4 h 开始进入对数期, 22 h 到达平台期。 1.0、2.5 及 5.0 mmol/L D-Trp 处理组与非处理组相比, S. mutans 生物膜在 0~72 h 内生物膜生物量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同一时间点, 各处理组各时点生物膜生物量均低于非处理组(P< 0.05)。 结晶紫染色法示 1.0、2.5 及 5.0 mmol/L D-Trp 处理组生物膜生物量(OD570)均低于非处理组(P< 0.0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 1.0、2.5 及 5.0 mmol/L D-Trp 处理组均有细菌黏附于介质表面, 处理组生物膜生物量低于非处理组(P< 0.01)。 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对 S. mutans 的 MIC 均为 0.073 mg/L,对 S. mutans 的 MBIC 分别为 0.293 mg/L 和 2.344 mg/L,添加 5.0 mmol/L D-Trp 后,CHX 对 S. mutans 的 MBIC 降至 1/8。结论 D-Trp 能够抑制生物膜形成, 促进已形成生物膜离散, 并提高 S. mutans 对 CHX 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分离变形链球菌耐氟株的逐步诱导法和直接诱导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逐步诱导法和直接诱导法分别获得变形链球菌耐氟株,对各耐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结果:在体外应用两种方法成功分离稳定传代的变形链球菌耐氟株;且所得耐氟菌株的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都是相同的,传代时间和最大耐氟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逐步诱导法和直接诱导法均可用于诱导变形链球菌耐氟株。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和头颈肿瘤放疗后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检出情况和血清分型与龋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经典生化和血清学鉴定方法,对正常人群和头颈肿瘤放疗后患者菌斑中的变形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在牙菌斑中检出率最高,在两组中变形链球菌群细菌和变形链球菌培养阳性率无差别(P〉0.05)。结论头颈肿瘤放疗后患者易患龋病与口腔内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无关,可能与放射治疗破坏涎腺,口腔自洁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呼和浩特地区住院患者分离肺炎链球菌抗生素耐药基因及携带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了解儿童株和成人株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0月-2016年4月临床患者分离89株肺炎链球菌,采用PCR技术检测其携带耐药和毒力基因表达情况,分别统计分析其在儿童及成人分布不同。结果 89株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pbp2a、pacE阳性率为100%;pbp2b、pbp3、teM、ermB、gyrB和parC阳性率在90%以上;tetM、teO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1.7%、36.0%。pbp1a和tet基因在儿童分离株和成人分离株之间有差异(χ2=5.107和22.984, P=0.01)。毒力基因stkP、nanA和piaA阳性率为100%;pcsB、phtD、pneumolysin、lytA、pspA和psaA基因阳性率均在90%以上;bacteriocin和clpP基因检测率较低,分别为79.8%和68.5%;cps2A基因在儿童株和成人株之间有差异(P=0.031)。结论 肺炎链球菌儿童分离株耐药基因携带率低于成人分离株,但毒力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不同人群肺炎链球菌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征差异及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变形链球菌重组质粒作为防龋基因疫苗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将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pacA和pcDNA3-pacP经颌下腺区注射免疫wistar大鼠,观察基因重组质粒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重组质粒pcDNA3-pacA、pcDNA3-pacP和pcDNA3-pacA与pcDNA3-pacP联合使用作为基因疫苗经颌下腺区皮下注射免疫定菌鼠,观察并记录实验前后各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变化。结果 重组质粒免疫组大鼠的体重变化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pacA和pcDNA3-pacP免疫后,对机体发育无影响,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将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pacA和pcDNA3-pacP经颌下腺区注射免疫wistar大鼠 ,观察基因重组质粒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重组质粒pcDNA3-pacA、pcDNA3-pacP和pcDNA3-pacA与pcDNA3-pacP联合使用作为基因疫苗经颌下腺区皮下注射免疫定菌鼠 ,观察并记录实验前后各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变化。结果 重组质粒免疫组大鼠的体重变化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pacA和pcDNA3-pacP免疫后 ,对机体发育无影响 ,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与亲代菌株葡萄糖摄入能力的差异。方法 :在 pH为6.0和6.5时将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及亲代菌株在含氟缓冲液和无氟缓冲液培养3h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3h中培养物上清液中葡萄糖减少量 ,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在有氟情况下时 ,糖摄入量耐氟菌株显著大于亲代菌株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在有氟和无氟两种条件下耐氟菌株糖摄入量有显著性差异 (P<0.01),亲代株的糖摄入量也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糖转运能力比亲代菌株强 ,致龋力大于亲代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深入研究sufC基因在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作用,制备sufC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GeneBank公布的伤寒沙门菌sufC基因序列,设计sufC缺失用PCR特异性引物,制备缺失sufC基因的同源性核苷酸片段,连接自杀质粒后导入伤寒沙门菌野生株,诱导同源重组,重组菌经PCR观察及序列分析鉴定,将完全重组稳定的相应菌株作为伤寒沙门菌sufC基因缺陷变异株,并经测序分析加以确定。结果 PCR及序列分析证实,缺陷变异株的sufC基因缺失495个碱基。结论伤寒沙门菌sufC基因缺陷株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口腔龋齿和牙髓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细菌感染疾病。控制和减少致病菌如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的关键措施。chrysophsin-1是一种阳离子抗菌肽,具有抗革兰阳性和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生素广泛大量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水平越来越高,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如大环内脂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尤为突出,给疾病的治疗和临床用药造成了诸多困难。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菌血症、脑膜炎等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尤其易感染儿童、老年人、居住拥挤的人群。自1967年在美国首次检测到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以来,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耐药株迅速发展,耐药率也持续增加。多重耐药株不断涌现,并在全球范围流行,  相似文献   

18.
闫莉  周晓英 《中国药房》2020,(5):607-611
目的:研究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可能机制,为其防治龋病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为阳性对照、5%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为阴性对照,采用打孔法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50、25、12.5、6.25、3.125、1.562 5 mg/mL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变异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5%DMSO溶液为阴性对照,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8MIC、1/4MIC、1/2MIC、MIC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在荧光染色后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2MIC鞣花酸作用后生物膜的结构变化;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还原型辅酶Ⅰ氧化法考察1/8MIC、1/4MIC、1/2MIC、MIC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细胞外多糖(EPS)的抑制率和细胞外基质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结果:12.5~50 mg/mL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产生了直径均大于15 mm的抑菌圈,50 mg/mL鞣花酸作用下抑菌圈直径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相当。鞣花酸对变异链球菌的MIC、MBC分别为12.5、25 mg/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对表面涂有不同超疏水纳米膜的羟基磷灰石片的黏附和早期生物膜的形成。方法:比较涂有不同超疏水纳米膜和未涂有纳米膜的羟基磷灰石片对变形链球菌黏附的数量。采用体外黏附实验,了解变形链球菌在羟基磷灰石片上黏附量受表面超疏水纳米膜影响的状况。结果:3种涂有超疏水纳米膜(碳原子数量不同)的羟基磷灰石片;变形链球菌在其表面和未涂有纳米膜的羟基磷灰石片上黏附的细菌数量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涂有含不同碳原子数目超疏水纳米膜的羟基磷灰石片上形成的生物膜和未涂有超疏水纳米膜的羟基磷灰石片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是不同的,且其上面黏附的细菌数量有所差别.提示超疏水纳米膜为口腔微态环境以及龋病和/或牙周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Cre/loxP系统构建无标记的htrA基因缺失的变链菌突变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构建口腔变异链球菌htrA基因缺陷株,并删除选择标记。方法:PCR扩增变链菌的htrA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M-T-EasyTA载体。随后插入卡那霉素(Km)抗性基因盒(loxP-Km-loxP)并替换htrA基因的部分序列,使htrA基因失活,构建出htrA基因缺失的同源重组载体pIB△htrA-Km。将该质粒电转化变链菌标准株,抗生素筛选出发生同源重组的菌株,再用含cre基因的热敏质粒pCrePA电转化,删除Km抗性基因。在限制性温度下培养,消除质粒pCrePA,获得无标记的变链菌htrA基因缺陷株,经PCR及DNA测序鉴定。结果:PCR及DNA测序分析证明htrA基因的部分序列及Km抗性基因均被删除,该部位只留下一个loxP位点。结论:成功构建出了变链菌htrA基因缺失突变株,并删除了抗性标记,为进一步研究htrA基因缺失对变链菌致龋毒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