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拔T管后胆漏的非手术综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拔T管后出现胆漏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 对 1998年 10月~ 2 0 0 3年10月间 15例胆道术后拔T管出现胆漏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拔T管后出现胆漏 15例均首选非手术治疗 ,14例治愈 ;1例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经非手术治疗无缓解 ,行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拔T管后胆漏可通过非手术综合处理成功治愈  相似文献   

2.
T管拔除后胆漏的预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拔T管后出现胆漏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连续病例 2 4 3例。A组 114例术后 3周拔T管 ,若出现有症状胆漏和 /或胆汁性腹膜炎 ,立即用红橡皮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1~ 6d(平均 3.5d)。B组 12 9例术后 2周拔T管后常规立即用红橡皮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1~ 4d(平均 1.5d)。结果 A组拔T管后发生胆漏 9例 ,B组无胆漏发生。所有病例均获治愈出院。两组胆漏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8.4 9,P <0 .0 0 5 )。结论 拔管后再引流法可有效预防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 ,及时用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亦是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例因拔T管所致胆漏、腹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8~23d拔管7例,术后4w脱管1例;术前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营养不良2例;4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另4例经再次手术行腹腔引流治愈。结论:拔管时间个体化,手术操作规范化;发生胆漏立即行原窦道置管引流,引流不畅、腹部体征加重应果断开腹探查行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拔T管后胆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胆道手术拔T管后发生的19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该症的预防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19例胆漏,14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占73.7%;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占26.3%。结论拔T管后胆漏重在预防。各项基本措施到位,将窦道造影显示的T管窦道状况作为拔T管的客观依据是预防胆漏的根本性措施。一旦发生胆漏应积极处理,应用各种非手术方法充分引流胆汁,无效者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5.
T管拔除后胆漏腹膜炎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回顾性总结1991年1月-2001年2月拔除T管后发生胆、胆汁性腹膜炎16例的诊治经验。由于早期诊断,11例经及时引流等非手术疗法治愈;5例非手术治疗未缓解,经再次手术重新放置T管治愈。无死亡病例。提示拔T管后造成胆、腹膜炎原因很多,预防其发生非常重要:手术和拔管应操作规范;术中应注意T管的选择和正确置放,不用硅胶T管;拔T管的时间应“个体化”,对年老体弱、营养状况不佳、贫血、合并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激素的患者应延长拔管时间。一旦发生胆漏,应立即经窦道口置入粗尿管引流。若引流不畅,应及时剖腹探查,重置T管引流。  相似文献   

6.
ENBD纤维胆道镜治疗拔除T管后胆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拔 T型管后胆漏是胆道探查 T型管引流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 ,以往多采用从 T字管窦道内置入导尿管引流来处理 ,这样引流效果难以肯定。本科1 995年 4月~ 2 0 0 0年 1 0月采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BD) +纤维胆道镜治疗拔 T字管后胆漏 5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3 ,女性 2例 ,年龄 3 8~ 72岁 ,平均5 6 .8岁。单纯拔 T型管后胆漏 3例 ,拔 T型管后经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时窦道破裂漏 2例 ,拔 T型管时间为术后 2 2 - 45 d,平均为 3 4 d。本组 5例患者均伴有胆汁性腹膜炎 ,行 ENBD时同时行 …  相似文献   

7.
T管拔除后胆漏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拔除T管后胆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34例T管拔除后胆漏患者,其中27例为初次开腹胆道探查术后,4例为再次胆道探查术后,3例为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后。拔除T管时间平均为术后5(3~6)周。结果27例经原瘘道置导尿管或穿刺置管引流治愈,6例再次开腹手术重置T管治愈,1例再次手术结扎胆总管侧残余瘘道治愈。结论对营养不良患者或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患者,应适当推迟拔T管的时间;充分引流,抗感染和加强营养支持可有效治疗胆漏;对腹膜炎体征无法局限者,应尽早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炙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2010年6月间拔T管后发生胆漏的12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改进手术技巧适当延长拔T管的时间有助于预防胆漏的发生.胆蔫发生后及时用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延迟拔T管后胆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8例延迟拔T管后胆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结果 8例均治愈.其中3例拔T管后重插引流管持续引流,1例行开腹续行胆总管T管引流,3例行开腹漏口修补腹腔引流,1例行ERCP+鼻胆总管引流(ENBD)引流术.结论 延迟拔T管后胆瘘多数症状出现较晚且以腹部胀痛为主,若胆瘘后立即重置引流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重置引流无效开腹首选漏口修补腹腔引流可加快术后恢复,避免二次拔T管.  相似文献   

10.
拔T管后发生胆漏,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近7年来仅发生6例。本文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认为:胆总管探查后,不应使用组织刺激性小的T型管(如硅胶或聚氯乙烯管等),这种管可延缓窦道形成,增加拔管后胆漏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肿瘤病人,尤其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或腹水,需延长拔管时间至术后1个月以上。如拔T管后发生胆漏,可采取保守治疗或再次开腹手术,引流胆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2年6月~2003年5月收治的3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病例,通过对4例典型胆汁性腹膜炎的分析,阐明了胆漏发生的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结果 35例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病人中,经非手术治疗治愈24例,占68。6%,手术治疗11例,占31.4%,无1例死亡。结论 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主要与腹腔内窦道粘连形成不良及医源性因素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量的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时因肝门处广泛粘连,炎性水肿,有时很难找到原T管漏口,无法重置T管,而单纯腹腔引流效果欠佳,本组2例病人在腹腔引流后行经内镜作鼻胆管引流术(ENBD),其效果满意,值得推广。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拔T管时4个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探查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胆管切开探查术后胆漏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胆总管T管周围漏4例,拔T管后胆漏4例。本组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2例(其中1例手术后复发时采用非手术治疗)。本组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胆漏发生主要原因与胆管切口缝合不当、高龄、营养差、组织愈合不良致T管周围胆管切缘扩大、T管窦道形成缓慢等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漏出量及腹膜炎的程度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T管拔出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T管拔出后出现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经窦道插管引流后痊愈;4例开腹手术重放引流管,其中I例手术后腹腔感染恶化,全身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拔管后36h因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拔管动作轻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拔管时间,T管在腹腔内位置相对稳定,拔管时及拔管后多取半坐卧位至胆汁外流消失等措施均能减少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发现胆漏后应尽早由原窦道插管引流,若失败、或出现腹膜炎体征应及时开腹引流。  相似文献   

14.
双腔T管窦道造影预防拔管后胆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T管引流术拔管后胆漏的预防。方法 自1995年6月至2001年4月,对274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病人术后行双腔T管窦道造影,以造影剂无窦道外渗漏为窦道完全形成的标准,确定安全的拔管时间。结果 274例均经造影显示窦道完全形成后再拔管,拔管时间最短9d,最长136d,拔管后无1例发生胆漏。结论 双腔T管窦道造影能显示窦道形成情况,以此为依据拔除T管,是预防拔管后胆漏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拔T管致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胆总管切开探查 T管引流术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 ,拔 T管后发生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 ,近来也偶见报道。我科自 1 993年 7月至 2 0 0 0年 5月胆道手术后拔 T管致胆漏、胆汁性腹膜炎 4例 ,均治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2 3~ 79岁。均为胆道结石患者 ,术前 1例伴阻塞性黄疸 ,低蛋白血症 3例 ,其中 1例合并中度贫血 ,1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拔管时间为术后 2周 ,拔管前均经夹管及 T管造影检查无异常 ,拔管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腹痛及腹膜炎体征 ,经 B超及腹腔穿刺确诊后 ,3例在2 4~ 48h内再次手术探查 ,术中见…  相似文献   

16.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漏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7年12月治疗的18例胆漏患者的胆漏原因、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本组18例中,11例于拔T管后并发胆漏(占61%),是胆道手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胆囊切除术中被疏漏的轻微胆管壁损伤,是胆漏的另一重要原因,本组2例最终均再次手术.所有拔T管后胆漏均首选非手术治疗,成功9例,2例中转手术;本组1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及时、正确的早期处理,拔管后胆漏多可非手术治愈;胆管轻微损伤引起的胆漏,不易早期发现,多需再次手术.腹痛、腹腔积液范围扩大、肠麻痹是中转手术的指征,手术方式以双套管持续引流为主.预防应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7月 - 2 0 0 2年 7月我科收治的 4 3例患者发生胆漏的原因及治疗。结果 导致胆漏发生的手术单纯胆囊切除术 33例 (1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 7例 ,胆肠吻合术 3例。全组首选非手术治疗 38例 ,33例治愈 ,4例中转手术 ,1例死亡 ,非手术治愈率 86 .8% (33/38)。 5例首选急诊手术均治愈。全组总治愈率为 97.7% (42 /43)。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和T管拔除后 ,与炎症、粘连重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应当根据发病情况决定 ,大部分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延期T管拔除后胆瘘1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10例延期拔除T管后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因低蛋白、糖尿病及糖皮质激素应用致使T管窦道形成不良6例,其中3例合并胆道局部病变;拔管困难,撕裂窦道壁2例;原因不明2例。非手术治愈8例,手术治愈2例,无死亡病例。提示低蛋白、糖尿病等营养不良性或代谢性疾病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拔管后胆瘘的主要病因;T管置放不当致损伤胆管是胆漏的另一重要原因。延长T管留置时间尚不能完全避免胆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常规拨除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预防、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拨除T管后发生胆漏的17例患者,分析其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7例胆漏发生时间在拨除T管后3min~1.5h,其中16例采取非手术治疗,1例由于弥漫性腹膜炎而行手术治疗,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4例患者采用的T管材料为橡胶管,13例患者为乳胶管;7例患者T管横臂横截面达原管的1/2以上;6例患者合并有中重度营养不良。结论:胆道术后拨除T管后胆漏的发生与T管材料、T管裁剪、拨T管时机、胆道内压力,病人营养状况有关。治疗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胆漏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22例胆漏病人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9例首选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亡,3例中转手术治疗,余15例治愈,非手术治愈率79%(15/19)。3例首选急诊手术治愈。3例中转手术病人中,1例再手术时遗漏对胆管结扎伤的处理,余2例治愈。全组总治愈率为91%(20/22)。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T管拔除后,主要与炎症、粘连、解剖变异和操作不仔细有关。预防应从首次手术前、中、后三个环节着手。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