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快综合征药物治疗甚为棘手,常需起搏治疗[1].继硝苯地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之后[2],笔者将硝苯地平应用于慢快综合征的治疗,现将2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例卫:女,58岁。于1995年10月因心悸、胸闷、头晕、黑源加重20天人院。患者于6年前因心律失常,其中有房性早搏(房早)、交界性早搏(结早)、室性早搏(室早)反复交替出现,伴心悸、气急,先后住我院经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治疗无好转,1993年住上海某大医院,经多方面检查,诊断心肌炎后遗症,经治疗,心律失常控制,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后无明显不适。于1995年10月除…  相似文献   

2.
预激综合征并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因其反复发作及诱发室颤,因此如何控制其发作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所重视,为预防其发作,本文对预激综合征并心房纤颤33例,口服胺碘酮,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稳心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稳心颗粒,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两组均观察4周,动态心电图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动态心电图治疗组及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均显著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病窦综合征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使其激动的形成或传导发生障碍而引起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心律失常和症状的综合病征.如同时合并反复发作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则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是窦性心律失常中较为严重和复杂的一种类型,目前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以对症治疗为主,而安置永久性人工起搏器,因其价格昂贵且手术后有多种并发症而不易为患者所接受.笔者以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作用。方法: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治疗1个疗程(28天)。治疗前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性,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DNNi,SDANN,PNN50和rMSSD均显著增加,治疗组SDNN治疗后较治疗前亦有显著增加,且治疗后稳心颗粒组SDNNi、SDANN、rMSSD、PNN50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可以更好地控制心律失常,同时可以显著增加其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李宗梅,回秀丽,常毓颖窦房结是由具有起搏功能的P细胞组成,它能自动发放兴奋冲动,控制心脏有规则的搏动。当窦房结及周围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或传导功能障碍,产生一系列心律失常构成一组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正慢快综合征是病态窦房综合征的亚型,常伴有心房颤动~([1])。临床上采用起搏器植入术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由于患者伴有快速心律失常导致控制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抗心律失常~([2])。祖国医学将慢快综合征归为"心悸"、"胸痹"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阴阳虚衰,标实为痰湿瘀血~([3])。中医治疗慢快综合征的经验较为丰富。本研究对52例慢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起搏器植入术对慢快综合征心率和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亚败血症又称Wissler—Fanconi综合征。临床上以反复长期发热、皮疹及关节症状为三大主任。本症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激素虽可控制症状,但常有复发,长期应用且多副作用,故亦非理想药物。我院内科病房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了3例,初步观察有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及心律失常效应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周少华 《国医论坛》2012,27(2):12-12
心功能不全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因素造成心脏自身结构、神经传导、血运系统等明显损伤及功能改变的复杂综合征,在临床中常伴有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笔者以加味真武汤治疗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律失常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2005年5月至2012年5月用自拟加减复脉汤治疗频发室性早搏5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本组52例中,年龄最大75岁,最小16岁;男32例,女20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14天;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风心病者5例,心肌炎12例,冠心病18例,肺心病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Q-T间期延长综合征7例;其中心脏重度增大者8例,中度增大者16例,其余28例心脏形态无改变;有18例属快速性心律失常,有34例属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短阵室速,反复发生阿斯综合征,用抗心律失常西药疗效差者.  相似文献   

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因缺血或炎症使自律性起搏或传导障碍所致,从而产生一系列心律失常,甚者发生阿-斯氏综合征或猝死。过缓或过速心律失常的交替出现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特点,目前治疗比较困难,故预后较差。临床上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出现了可喜苗头,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近10年来有关中医中药治疗本征的主要文献简述如下。一、临床治疗慢性型的窦房结衰竭进行较为缓慢,常需5~  相似文献   

13.
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动过缓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有症状者,临床上老年人的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常见病因首推冠心病。笔者近2年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人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约有40%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平时心率缓慢,但可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1].此时,患者如有基础心脏病,则可诱发或加重心衰.用西药控制室上速,可能会对心肌起搏及传导产生抑制,不仅加重心动过缓,甚至有引起心脏停搏的危险,故在未装起搏器前忌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病窦综合征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有效心搏每分钟低于60次的各种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疲劳及虚弱,活动后气短胸闷,严重者可引起昏厥、抽搐、紫绀等。临床上有许多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报道。笔者应用自拟参桂益心汤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有效,而治疗预激综合征诱发的快速性心房纤颤有效的药物较少,且较难控制。笔者总结了我院门诊、急诊自1995年来采用较大剂量胺碘酮(Am)静注等措施抢救治疗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快速性心房颤动(AF)的患者资料,现将用药经验与  相似文献   

17.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快综合征合并室性早搏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快综合征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是指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交替发作,常合并有其它类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等)。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研究通过评估参松养心胶囊对治疗慢快综合征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调中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调中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婴儿健脾散,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调中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确切,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9.
黄连温胆汤治疗复杂性缓慢性心律失常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以心率缓慢为特征,临床上常见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头晕眼花、体倦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在临床上,缓慢性心律失常还常伴有频发早搏,致使这些复杂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在药物治疗上更加困难重重.笔者近年来不再拘泥于大温大补的中医治法,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复杂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2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胆囊术后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目前西医除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外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中医学辨证治疗及整体调节的观念在治疗慢性病及疑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大量文献的整理,分析胆囊术后综合征和少阳枢机不利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从脏腑病机及经络的角度分别阐述了胆囊术后综合征在病因病机、脏腑、经络、情志等方面与少阳病的相关性,提供从少阳病的角度分析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思路,并通过临床大量的病例观察证实运用和解少阳法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及临床试验支撑的,为临床上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提供新方法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