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各类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使用方法、禁忌、不良反应等,为心律失常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对本院2014年至2017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对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药理作用、使用禁忌、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探讨。结果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主要有奎尼丁、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莫雷西嗪等,各类药物的使用方法、禁忌、不良反应等均有差异,且根据不同的心律失常类型,应当选用合适的药物。结论临床上,抗心律失常药有多种,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进行治疗,以防用药差错导致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认识上的提高,新药不断发现,旧药又有了新的用途,因而使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有了较大的改观。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较多,本文主要对现今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与临床应用及洋地黄中毒、心肌梗塞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加以综合介绍。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与临床应用一、心得安类药。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了很大发展,不仅出现了一些新的药物,而且对药物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等也有了进一步阐明。本文对抗心律失常药做一介绍。抗心律失常药按其电生理作用分为四类:  相似文献   

4.
高相文 《九江医学》2003,18(4):247-248
Vaughan-William把抗心律失常药物按作用机制不同分为Ⅰ~Ⅳ类。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从应用Ⅰ类药物向Ⅲ类药物转变的倾向。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因为有显著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已逐渐少用。ⅠB类药物,如lidocaine,主要用于室性心动过速,而且只能静脉给药。ⅠC类药物在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价格低廉、方便快捷、效果较好,一直以来是众多先进医疗治疗受限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特别是广大农村患者对一些药物可直呼其名。因此,药物治疗仍是临床纠正心律失常最主要手段。同时抗心律失常药亦有致心律失常药作用,随着临床工作者普遍使用,其不良作用所带来的危险性逐渐地突显出来。作为临床工作者,权衡利弊、个体化治疗、一般状况及其基础疾病评估、选择较适合抗心律失常药、用药中生命体征监护、抢救设施、抢救措施及抢救药物(包括拮抗药)完备状况、医疗人员应急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尤其显得重要。我院急诊科2010年8月30日晚收治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异搏定治疗,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现报道如下。一、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邦复 《重庆医学》1999,28(6):472-473
1.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地位药物是心律失常治疗绝大多数的需要。尽管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如射频消融、除颤起搏器等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介入法治疗心律失常亦需要药物辅助。2.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的问题2.1抗心律失常药不如其他心血管药(如降压药等)发展快。2.2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负性变力性作用、脏器毒副作用及其他不良反应等。抗心律失常药具有潜在的使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引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的现象,称为抗心律失常药的致…  相似文献   

7.
室安卡因(Tocainide,W36095)是一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自1973年以来,有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陆续报道。此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但可供口服,长期应用安全有效,是一种有前途的防治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我院内科自1980年4月至1981年8月,用山西省大同市制药厂试制的室安卡因治疗各种心律失常132例,其中除去室上性心律失常及静脉给药者外,其余113例室性期前收缩(以  相似文献   

8.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必须掌握的总则1、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毒副反应,长期使用时必须衡量利弊,要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功能障碍的心律失常患者尽量不用或少用。静脉给药更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一般仅限用于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引起血液动力学严重障碍者。  相似文献   

9.
梅嘉 《广东医学》1990,11(3):42-43
心律失常的治疗大致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根据部分学者的观点作一些评价。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一、根据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4类,对于各类药的代表药、新药及其临床应用,简述如下。1.奎尼丁(Quinidine)是典型的Ia类药,是高效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由于奎尼丁疗效可靠,尽管  相似文献   

10.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当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展迅速,为方便广大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现阶段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由于其发生较为隐匿,不为临床所重视,直至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的结果发表之后,人们才提高了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本文仅就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的定义、基本机制、预防等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发展,促进了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临床医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严格掌握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还应注意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现将有关药物选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介绍如下: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通常按电生理作用将心律失常药分为4类。 (一)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作用方式膜抑制作用,阻滞快钠通道。 2.对动作电位的作用减慢0相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13.
静脉胺碘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江天 《中国医药导刊》2002,4(3):206-211,192
胶碘酮最早在1960年作为冠状动脉扩张剂应用,其血管扩张作用可减少心脏负荷和心肌氧耗量,对心肌缺氧造成的心脏组织损害有对抗作用。1969年发现它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此后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广泛应用于临床。1.药理学特点1.1电生理特点 通常认为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它有4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特性。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钠通道阻断作用,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非竞争性抗交感作用,降低房室结前向传导和Ⅲ类抗心律失常的钾通道阻滞作用,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对窦房结的负性变时作用与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相似。所以胺碘酮除了阻断钠通道,还阻断心脏钾通道,可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抗交感作用、阻断钙和钾通道可抑制窦房结的兴  相似文献   

14.
<正> 任何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治和致心律失常的双重作用,但临床上往往忽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随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众多的新抗心律失常药物相继问世,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和/或加重心律失常频有发生,这一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1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2010年1月~2011年12月78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慢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胺碘酮疗效的影响.结果 本组显效36例,有效3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15%.结论治疗心律失常,选药原则主要遵循有效且简单,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占有重要位置,但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又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且此种心律失常可能更严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c effect)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个世纪前,人们就已经知道药物能诱发心律失常,但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事实于近30年内才被发现,随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品种不断问世,目前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效益/危险比率巳进行广泛研究,并引起普遍关注。定义及发病率抗心率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时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发生,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的临床现象称“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以往认为这一现象少见,值临床事实并非如此。Compbell统计1964年1月至1985年3月间1333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8.
廖春林 《新疆医学》2003,33(6):73-73
有症状心脏过早搏动为使用抗心律失常应用条件之一,在解决病因基础上如何更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又不致心律失常,西药的选用在基层面临难以抉择的问题。中药步长稳心颗粒其独特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给基层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科近一年来使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有症状的心脏过早搏动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要选择最佳药物,就要熟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淑 《中国医刊》2000,35(12):33-34
抗心律失常药是临床常用于纠正和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 ,但在治疗过程中需予以严密观察和监测 ,因为抗心律失常药虽有纠正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也有可能加重原来的心律失常或者引起新的心律失常 ,应当及时发现并予以处理和调整用药。以下分别阐述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项。1 奎尼丁应用奎尼丁转复心律时可见到部分服药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可予以对症止吐、止痛、止泻处理 ,缓解症状。有的病人也可能有视物不清 ,头晕、耳鸣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发生血压下降、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