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活动最多、活动范围最大的负重关节,但其承受剪力最大,在军事训练特定的超负荷复杂活动所致损伤中,髋关节损伤占有相当的比例,为减少其发生,我们于1995、1996年在年度开训前,对训练进行干预措施,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参训战士2641名,1995年1220人,1996年1421人,均为17-23岁男性青年。参训课目包括单双杠、木马、障碍、越野跑及马步训练等。 相似文献
2.
3.
新兵入伍以来。武警8610部队针对新入伍战士训练强度加大、心理压力增加的实际.做到宣传教育紧跟形势、卫勤保障深入一线、科学施训贯穿全程,有效预防了新兵各类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部队训练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训练伤问题一直是关系到部队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 ,随着科技练兵热潮的不断掀起 ,倡导严格训练、科学安排 ,部队训练伤的发生率由 1995年以前的 13%下降至 10 %左右 ,在世纪之交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降低训练伤发生率 ,提高干战的训练水平 ,关系到部队的稳定与发展 ,关系到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关系到各级首长的指示是否落到实处 ,也关系到部队的凝图和战斗力。本人结合平时工作实际 ,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找出了部队训练伤发生的特点 ,分析了原因 ,提出了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1 训练伤发生的特点通过调查分析 ,发现训练… 相似文献
5.
6.
正训练伤种类及发生原因疲劳性训练伤。训练是基层部队的常规工作,且训练时间长、任务多。部分刚刚入伍的新兵因不能很快很好适应部队的训练任务,就会导致身体时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在此状态下,肌肉的韧带和身体的骨骼在高负荷的训练过程中,处于高度疲劳状态,加之长时的超负荷训练,造成身体容易发生较大的损伤。卫生学训练伤。基层部队训练强度大、时间久、任务重,体能消耗较大,目前的营养供给制度,虽然能够保证官兵平时所必需的各种营养,但是由于不同任务的官兵进行的训练项目有所不 相似文献
7.
8.
为降低部队训练伤的发生 ,某部卫生部门自 1999年初 ,组织各兵种、各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部队不同时期训练伤发生特点 ,编排了一套军事训练伤防护操 ,防护操运用 2年来 ,大大降低了该部队的训练伤发生率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某部 1999~ 2 0 0 0年度参训士兵 9984名 ,均为男性 ,年龄 18~ 2 5岁。1.2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军事训练伤防护操训练 ;另一组按常规训练方式进行 ,将两组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 相似文献
9.
<正>体能训练是保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必须措施,也是部队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任务。官兵通过体能训练可增强个人体质,增进机体各部分反应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并提高耐力。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训练往往会破坏人体内外平衡,从而引发训练伤。为保证官兵体能训练安全顺利实施,有效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我部结合基层连队的实际情况,现就做好防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部队训练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408名高原地区官兵的衔职、兵龄、年龄、训练伤情况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受伤率。结果训练伤发生率为16.2%。衔职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义务兵。兵源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农村组。训练程度中,训练程度繁重组训练伤比例远大于正常组。海拔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4000m组。文化程度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大学组。工作压力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一般组。睡眠效果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一般组。除训练伤中训练程度的组内有差异外,其余组的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另外,高原官兵训练前对场地进行危险排查的占总人数的87.2%,训练前进行热身活动的占94.6%,训练前带训干部会做标准示范的占86.0%,每月会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占74.9%,定期组织卫生方面的知识竞赛、板报评比等活动的占76.5%,健康教育内容是官兵所感兴趣的占92.0%。结论通过克服对高原的恐惧心理、遵循训练原则、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干预,可有效降低驻高原部队官兵的受伤率,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部队髋部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部队髋部训练伤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96年6月~12月对4个全训部队髋部训练损伤发生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5087名调查对象均为1993—1996年服役的男性步兵,年龄17—23岁,平均20岁。平时健康状况良好,一般人群特征、训练科目及参训时间均衡性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 调查方法采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现场调查诊断、回顾性调查及查阅师医院、团卫生队病历登记等方式进行。详尽了解病史,特别是参训时有否长时间单一动作反复训练史,训练科目、训练水平及局部肿痛史、骨折史和诊治史等,进行病因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新疆某部队 2 0 0 2年度非训练伤发生情况 ,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法 ,对新疆某部队 385 0名军人进行 1年中非训练伤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非训练伤发生率 10 .2 3% ,例次率 11.32 %。非训练伤例次率干部 ( 17.0 4 % )高于士官 ( 13.0 6 % )、第 2年兵 ( 11.9% )和第 1年兵 ( 9.0 4 % ) ( χ2 =2 1.5 4 ,P <0 .0 1)。损伤类型为碰伤 (占 2 2 .2 5 % ) ,跌伤 (占17.6 6 % )和冻伤 ( 14 .2 2 % )等。结论 :部队要针对非训练伤发生规律 ,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控制和减少非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训练伤是部队官兵日常生活及训练中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包括肌肉挫裂伤、肌腱损伤、关节损伤以往以X线、CT、MRI为主要诊断方法,随着超声技术的日益成熟,目前高频超声已能提供实时、动态的组织结构声像图。2011—05我院到某部队进行训练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武警驻寒冷地区基层部队执勤战士的训练伤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其执勤任务特点为下一步提出合理化预防措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查阅相关病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观察2017年入伍战士服役期间训练伤分布情况并进行描述。结果 武警某寒区部队战士新训期间、服役1年及服役2年时训练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2,P=0.10)。新训期间的训练伤类型87.3%为急性损伤,损伤部位以下肢为主;服役1年与服役2年战斗班战士的训练伤类型以慢性损伤为主,分别为55.9%和64.3%,损伤部位第一位为腰部,其次为膝部。2年内不同班别训练伤的发生率,战斗班远高于后勤班(χ2=8.12,P=0.04)、(χ2=14.40,P=0.00)。训练伤程度总了解率为14.2%,其中患有训练伤战士对训练伤了解率高于未患有训练伤的战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47.09,P=0.00)。服役1年或服役2年时,训练伤发生时间均集中在冬季,主要原因与对训练伤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相关。结论 战士们在服役期间会出现不同心理状态及不同类型训练伤,积极做好卫生宣讲和疏导工作并及时调整训练内容或训练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8.
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有其偶然因素,但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和组训不科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训练伤的发生率。近年来,我们在担负部队医疗保障任务的同时,对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军事训练伤的对策建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需要分析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浅谈常见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分析致伤因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