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 (PD)是以脑内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缺失为主要特点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40多年来L dopa制剂一直被认为是治疗PD的最有效的药物 ,它对各种PD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 ,但长期和 /或大量应用易出现疗效减退、“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等并发症的发生〔1〕。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尽管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但与L dopa本身的缺陷及疾病的不断进展有密切的联系。DA受体激动剂可以克服L dopa的不足 ,并可以加强L dopa的疗效 ,延缓并发症的出现。DA受体激动剂是目前发展最快的PD治疗药物。1 DA受体激动剂的分类DA受体是 2 0世纪 7…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D)是以运动减少、震颤和肌强直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变性疾病,晚期致残率较高。左旋多巴替代治疗一直是基本的治疗药物。近年研究表明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不但能缓解其临床症状,还可以克服左旋多巴的不足,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主张将DA受体激动剂用于早发(<50岁发病)的PD患者或者与左旋多巴制剂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PD[2]。本研究观察了34例应用DA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缓释剂,商品名:泰舒达)或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丝肼,商品名:美多芭)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初步探索DA受体激动剂治疗中晚期PD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 (L- dopa)对 PC1 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诱导机制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PC1 2细胞为多巴胺 (DA)神经元的细胞模型 ,用流式细胞术及共焦镜等技术检测不同浓度 L- dopa所致的凋亡率以及胞浆 Ca2 浓度、p H值的改变。结果  50μmol/ L、1 0 0μmol/ L、1 50μmol/ L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 1 2 .4%、2 4 .4%、37.2 % ;1 50μmol/ L L- dopa处理后 ,细胞浆 Ca2 浓度升高 ,p H值下降。结论  L- dopa可以诱导 PC1 2细胞凋亡 ,呈明显量效关系 ,提示 L- dopa可能会通过凋亡这条途径损害 DA神经元 ,导致疗效减退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胞浆 Ca2 浓度升高或胞浆酸化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不同时期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继平  刘震 《山东医药》2003,43(25):56-57
帕金森病 (PD)是一终身性疾病 ,其药物治疗主要是增加脑内多巴胺 (DA)数量 ,保护 DA神经元 ,调整 DA与乙酰胆碱 (Ach)及其它受体间的功能平衡。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D的药物治疗综述如下。1 常用药物1.1 抗胆碱能药物  PD患者因 DA缺乏 ,对 Ach相对敏感 ,所以抗 Ach药物可改善其症状。中枢性抗胆碱药物有安坦、苯托品、安克痉和卡马特灵。需强调的是 ,抗 Ach药主要用于≤ 6 5岁 ,认知功能尚好 ,震颤明显的患者 [1 ,2 ] 。1.2  DA受体促动剂 近期研究认为 ,此类药物可增加 DA释放 ,阻断 DA重摄取 ,刺激 DA受体 ,还有周围性…  相似文献   

5.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性改变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纹状体DA投射减少,引发黑质-纹状体通路对基底神经节的调节功能紊乱~(〔1〕)。DA替代治疗在PD早期能够缓解其临床症状~(〔2〕),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对以左旋多巴(L-DOPA)为主的DA能抗PD药物产生耐药性、引发异动症等并发症~(〔3〕)。近年来研究证实,腺苷A2A型受体(A2AR)拮抗剂具有增强多巴胺D2型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一系列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泌减少引起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运动障碍及非运动障碍。传统的药物疗法是在短期内补充DA,可缓解症状;其中左旋多巴是治疗PD的首选药物,但长期服用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和晨僵少动等不良反应^[1]。最新研究^[2]显示,神经干细胞(NSC)移植术有望达到治疗PD运动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吡啶斯的明 (PD)加左旋多巴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诊断价值。方法  79例生长迟缓儿童 ,根据生长学资料、临床表现及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 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 (IGFBP 3 )水平分为临床拟诊GHD组 ( 3 9例 )与非GHD (NGHD)组 ( 4 0例 ) ,全部进行PD L dopa联合激发并随机分别另行精氨酸激发试验 (ARG ,43例 )或胰岛素耐量试验 (ITT ,3 6例 )。比较三种试验的生长激素 (GH)激发峰值及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精确度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ROC)及精确度曲线。结果 PD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GH峰值在NGHD组高于ARG(P <0 .0 1)或ITT(P <0 .0 5 ) ,在GHD组差异无显著性。PD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的准确度、特异度明显高于ARG或ITT ,敏感度与ARG或ITT相近。GH峰值取 7μg/L为正常截断值时 ,PD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最高 ,超过 80 %。结论 PD L dopa联合激发试验对儿童GHD诊断价值优于ARG或ITT ,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有效、简便、安全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多巴胺(DA)受体的分类极为混乱,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采用生化指标进行研究所致。本文采用生理指标,按照激动剂的强度顺序和拮抗剂的特异性,将DA受体分成DA_1和DA_2两类。抛弃“突触前膜”或“神经元”受体和“突触后膜”或“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好发于中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作为PD早期可单药治疗的药物,以及随着疾病的进展和药物治疗时间增长,出现左旋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药物疗法有多种,疗效最好的莫过于第2代药物L-多巴包括复方多巴信尼麦(sinemet)与美多巴(madopar)。对L-多巴疗效不满意或完全无效时则应用第3代药物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直接激动剂。对这两类药物,有的病人仍然无效,有的病人则不能耐受其副作用。本文综述除L-多巴及DA受体直接激动剂以外的药物,或作为L-多巴的辅助疗法,或用于控制副作用。尽管这些药物的疗效仍有争论或仍在研究探索阶段。抗胆碱能药约一世纪前已开始应用此类药物。目前最常用者为东莨菪碱、安坦、开马君及苯甲托品等。这类药物大部分是通过阻滞中枢毒蕈碱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 (PD)又称为震颤麻痹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多在 60岁以后发病。该病是由于支配纹状体的多巴胺 (DA)能神经元损伤引起 ,目前有效的治疗是用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的拮抗剂。但事实上 ,治疗较长时间后这种方法将失去效果〔1〕。PD的发病缓慢 ,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本文从行为学指标、功能影像、电生理活动、脑局部血流等方面综述如下。1 PD患者的行为变化人们最早是从行为学上认识PD的 ,患者动作缓慢 ,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出现震颤 ,身体变得僵硬〔2〕。PD患者有许多标志性动作 ,可以作为识别PD的…  相似文献   

12.
外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巴胺(DA)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按其功能特征分为D1样和D2样受体两大类,在体内广泛分布,激活时具有扩张内脏血管、利钠利尿等作用。虽然现有的DA受体激动剂在治疗高血压和心衰中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但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安全、有效的DA受体激动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哮喘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细胞共同参与下引起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息、胸闷等,多见于夜晚发作。传统治疗一般以口服糖皮质激素或β-受体激动剂等缓解症状类型的药物为主,但效果均不够理想。本文观察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帕金森病(PD)的诊断及其运动症状治疗水平的提高,其非运动症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非运动症状是针对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体位姿势障碍)而言,主要包括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抑郁是PD精神障碍的最常见症状,其发生率为40%~50%[1]。本研究比较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和对比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盐酸舍曲林对老年PD伴抑郁  相似文献   

15.
<正>疲劳是帕金森病(PD)患者最常见非运动症状之一,对比同龄的正常人,37%~56%的PD患者可能存在疲劳〔1〕。有学者报道培高利特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疲劳评分〔2〕。普拉克索和培高利特均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本研究探讨普拉克索对早期PD患者疲劳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应用抗PD药物情况及疗效。方法对2014年1~12月期间101例PD患者应用抗PD药物情况(种类、剂量、费用)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并随访1年,了解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PD患者中单用美多芭21例(20.79%),单用息宁25例(24.75%),单用金刚烷胺或安坦8例(7.92%),单用多巴激动剂5例(4.95%),42例(41.58%)为左旋多巴制剂联用多巴激动剂或金刚烷胺、安坦。随着H&Y分级的增加,PD患者使用抗PD药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加。随着病程进展,平均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DE)增大,人均药物费用也逐渐增多,随访治疗后较前PD综合评分(UPDRS)下降,治疗有效。结论目前PD患者的抗PD药物治疗以左旋多巴及其复合剂为主,LDE的用量可以作为衡量病情轻重及预测药物费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医生对PD患者的延迟运动并发症的出现和对非运动症状的控制重视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D3受体)对大鼠肾脏近曲小管(RPT)上皮细胞多巴胺D4受体(D4受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Kyoto(WKY)大鼠RPT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印迹法观察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刺激D3受体后D4受体表达的变化;采用哇巴因法测定Na+-K+-ATP酶(ATP为三磷酸腺苷)活性,观察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10-7mol/L,24 h)预先作用后,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10-7 mol/L,15 min)对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影响D4受体表达的作用机制.结果: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刺激可明显增强RPT上皮细胞中的D4受体蛋白表达,该作用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关系.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对D4受体蛋白表达的增强作用可被D3受体特异性抑制剂U99194A(10-6 mol/L)所阻断.磷脂酶C抑制剂U73122存在的情况下,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刺激D3受体后对D4受体的促进表达效应受到显著抑制.与单用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相比,在PDl28907(10-7 mol/L,24 h)预先刺激的情况下,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对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结论:D3受体对大鼠RPT上皮细胞上D4受体表达和功能具有增强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磷脂酶C信号途径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瘤(AAA)多发于老年人,与主动脉老化和粥样硬化有关,是严重的血管外科疾病。其自然病史是瘤体进行性扩大、最终破裂导致患者死亡。AAA的手术治疗操作难度大,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阻断主动脉可引起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传统方法习惯在主动脉开放后应用多巴胺(DA)维持动脉血压,认为DA可以保护肾功能和内脏血供,去甲肾上腺素(NE)则会导致肾脏和其他内脏器官缺血。  相似文献   

19.
<正>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症状除了常见的运动障碍,还有情感认知障碍。运动障碍与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渐进性丧失、DA减少有关。兴奋性和抑制传输情感和认知障碍与谷氨酸代谢有关。在基底神经节(BG)区,DA和谷氨酸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运动和认知行为。谷氨酸通过谷氨酸受体(GluRs)发挥作用,该受体分为离子型受体和代谢型受体(m GluRs)。研究表明,Ⅰ型m GluRs的拮抗剂和Ⅱ型、Ⅲ  相似文献   

20.
多巴胺/乙酰胆碱动态平衡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其发病是多因素导致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DA)神经元变性缺失,引起DA含量降低,造成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亢进,临床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等运动症状,因此目前治疗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和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本文对乙酰胆碱代谢以及DA/乙酰胆碱平衡在PD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