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十余年来 ,脾肾虚证与生物膜关系的研究进展。脾肾虚弱 ,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抗氧化能力减弱 ,膜流动性下降 ,钠泵活力降低 ,认为应以脾肾相关为切入点 ,积极开展脾肾两脏之间的横向比较研究 ,对脾肾虚证的客观化及抗衰老研究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论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肾虚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小儿脾虚、肾虚及血瘀证诊断标准(草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9月21至24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于厦门召开有关小儿脾虚、肾虚及血瘀证诊断标准研讨会,现将有关材料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小儿脾虚证  主要指标 1.食欲不振;2.大便失调(包括泄泻,大便虽成形但次数多,或大便难解);3.面色萎黄少华;4.形体消...  相似文献   

4.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至近代发展为一门理、法、方、药俱备的完整理论. 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渊源甚古,早在《内经》、《难经》中根据五行生克承侮的相互关系,以五脏配五行对脾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在生理上,脾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肾病及脾、脾病及肾、脾肾同病.《素问·玉机真脏论》在论述疝瘕病名时曾提出:"弗治,脾传之肾."在《难经·五十三难》中也有五脏病之间相互传变的记载:"假令心痛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虽然这些论述还比较抽象,对具体的变化、用药没有论述,但奠定了脾肾相关学说的基本框架,可以说是脾肾相关学说的萌芽.  相似文献   

5.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源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中医脾肾相关学说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历史源流进行整理研究。中医脾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至现代始发展为一门理、法、方、药俱备的完整理论。  相似文献   

6.
脑主神明论首先由《内经》提出,道家发挥为“脑主元神”。它是人体百神之主,具有统御众神的功能,人体的各种神明活动均由其主宰。文章从脑与脾肾的关系入手,进行文献上的梳理。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脑与脾肾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相互联系。脏腑不调、影响及脑其中包括肾不藏精,髓不充脑;脾胃素虚,脑失所养;脏腑不调,影响及脑。  相似文献   

7.
张梅香 《陕西中医》2003,24(11):1041-1042
妇女一生有月经、带下、妊娠、分娩、哺乳等各个时期的特征 ,因而相应的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及与生殖系统有关的杂病等疾。妇女以血为本 ,经、孕、产、乳又都以血为用 ,以冲任血海为主司 ,而肾藏精 ,精化血 ;肝藏血 ;脾生血、统血 ,各脏功能又相互为用。因而肾、肝、脾三脏的生理病理与妇女的经、孕、产、乳及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调理肾肝脾入手来治疗妇科病 ,多能获取良效。   1 肾、肝、脾与妇科病关系密切人体阴阳平衡 ,病无所生。如果脏腑功能失常 ,气血失调 ,冲任受损 ,使胞宫、胞脉、胞络发生病理变…  相似文献   

8.
中医肾虚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中医肾虚证研究进展李勇枝(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09)建国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肾虚证的实验研究甚多。他们广泛利用同位素、电镜、生化学、免疫学和组织培养技术等途径,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等探讨肾虚证实质及益肾作用机理。研究最多的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人肾虚证与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案,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773例中老年人进行肾虚证实质研究。结果发现,肾气虚证者与T细胞亚群失调及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其中CD4、CD4/CD8、CD4/CD8绝对值随着肾气虚证积分的升高而降低,SBP、DBP、平均动脉压则相反,肾阴虚证与T细胞亚群紊乱有一定关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SBP、脉压差和平均动脉压随肾阴虚证积分的增加而升高;肾阳虚证与性激素内环境紊乱、T细胞亚群失调、高血压都有较密切关系,表现为多种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大鼠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代谢与肾、大肠、小肠组织中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2a1、oatp2b1mRNA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中医学脾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脾虚组(22只)、AA-I组(6只)、脾虚AA-I组(6只)。脾虚组及脾虚AA-I组采用利血平5 mg/(kg·d)皮下注射连续16天造模。空白组及脾虚组选取6只大鼠行颈动脉插管,并予AA-I灌胃后5、15、30、45、60 min颈动脉取血行AA-I药代动力学检测;脾虚组选10只大鼠行肾、大肠、小肠AA-I组织浓度测定;脾虚组及空白组各取6只分别予生理盐水灌胃,AA-I组、脾虚AA-I组予AA-I灌胃后60 min时间点取肾、大肠、小肠3种组织,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织中oatp2a1、oatp2b1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虚组大鼠灌胃后15、30、45、60 min时体内AA-I血浆浓度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组60 min时AA-I血浆浓度下降,肾及大肠组织浓度升高,小肠中组织浓度明显下降。空白组与脾虚组中上述3种组织oatp2a1、oatp2b1mRNA表达无差异;与空白组比较,AAI组小肠oatp2a1、oatp2b1mRNA表达降低,大肠oatp2a1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脾虚组比较,脾虚AA-I组肾组织中oatp2a1、oatp2b1mRNA表达升高(P0.05),大肠组织oatp2b1m 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脾虚脾失运化状态下,AA-I代谢差异可能与肾、大肠、小肠组织oatp2a1、oatp2b1表达改变相关,并提示肾、大肠在脾虚状态下物质代谢中发挥重要协调作用,验证了中医脾肾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肾精亏虚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精亏虚证"是中医的一个独立证候,其表述方式存在着国家标准与高校教材、重要书籍的不统一,重要书籍中前后命名的不一致,严重影响着中医学的国际认同。因此,"肾精亏虚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检索文献资料,进行资料录入和提取,提取出与"肾精亏虚证"病机内涵相同但表述不同的10种名称,以频数为依据初步确定"肾精亏虚证"为规范化名称。进而根据证候命名原则对"肾精亏虚证"名称进行考量,最后确定"肾精亏虚证"为其诸多命名方式的统一化和规范化名称。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肾虚证的T细胞亚群及对免疫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单克隆抗体OKT系列检测57例老年人肾虚证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T_3、T_4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_8显著升高(P<0.01),T_4/T_8显著下降(P<0.01),且肾阳虚较肾阴虚明显(P<0.01)。肾阳虚组T_4/T_8与IgA呈高度正相关(r=0.64,P<0.001),与C_3及CIC分别呈高度负相关(r=-0.87,P<0.001;r=-0.665,P<0.001)。因此推测肾虚证老年人T细胞亚群改变致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可能是衰老的肾虚本质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冬病夏治”治疗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治疗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冬病夏治)和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冬病夏治疗程6周,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3.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FEV1%、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FEV1%、FEV1/FVC,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最长持续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次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冬病夏治"治疗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疗效较好,该法具有中医特色,临床开展简、便、廉、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长生降压液对老年肾虚证高血压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老年肾肾虚证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分治疗组(肾阴虚组、非肾阴虚组)、对照组,观察了长生降压液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生降压液对血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肾阴虚组血压达标率为92.52%,非肾阴虚组为84.38%,而对照组为70.71%。在降血压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症状及肾虚症状,降低外周阻力,提高主动脉顺应性,缩短体外血栓长度,降低全血粘度。说明长生降压液是通过多途径治疗高血压病的。  相似文献   

15.
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90例多系统多病种脾虚患者的研究,采用多指标探索脾虚证的定量诊断方法。发现随着木糖吸收率的逐步降低,脾虚证各种虚状的出现率不断升高;除周围血管阻力渐上升外,唾液淀粉酶活性、血液流变学检测、心功能、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值均逐渐下降,并与木糖吸收率呈正相关,有显著性意义。按照上述规律,将脾虚证分为Ⅰ、Ⅱ、Ⅲ3度,并列出各度的症状出现率及检测结果,初步提出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法。  相似文献   

16.
林岚  陈捷 《新中医》2011,(9):63-65
目的:观察滋肾养精法中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肾虚证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肾虚证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腹腔镜术后加用滋肾养精法中药治疗,对照组不加用药物治疗。观察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测定结果,并随访妊娠结果。结果:治疗组病情疗效治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26.09%和73.91%,2组治愈率比较,差畀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43.4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月,2组T、LH/FSH与分别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6月,对照组T、LH/FSH分别与术后3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46.67%,对照组为21.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虚证PCOS腹腔镜术后患者配合应用滋肾养精法中药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7.
定量研究糖尿病兼证及其复杂的肾虚证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定性地试探糖尿病兼证的普遍性和组合复杂性。方法:将460例糖尿病患者按证型出现的多少分成单证,二证组合、三证组合,四证组合、五证组合、六证组合、七证组合、八证组合及九证组合共10组。按统计学处理分析糖尿病兼证的构成。结果:460中出现10种单证共88例占总数的19.13%,其余80.87%以兼证出现。10个单证之间的组合形式有148种形式,且以3~4证兼见的组合最多,(P<0.05);肾虚兼证以气虚和阴虚为主共占41.10%。结论:示范"数推"复杂疾病证型组合,揭示其内在规律,执简驭繁以准确辨证,分清主次以高效组方。肾虚为本,气阴两虚而为继,随症化裁以为治。  相似文献   

18.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20例,无药空线点灸对照组20例和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主症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泄等有明显疗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无药空线点灸对照组(P<005),与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近似(P>005)。该法对脾虚证舌象、脉象、红细胞及血色素、唾液负荷分泌水平亦有改善作用。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壮医药线点灸三种手法对脾虚证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壮医药线点灸轻、中、重3种手法对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轻、中、重3组,每组20例。其中轻法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轻手法治疗,中法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中手法治疗,重法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重手法治疗。结果:3种手法对脾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唾液负荷分泌水平均有改善作用(P<005),其中中、重法效果较轻法优(P<005)。3种手法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0%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轻、中、重3种手法对脾虚证确有疗效,且疗效与施术手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肾虚证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的内在联系。方法:以100例绝经后肾虚证妇女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肾虚组和疾病肾虚组各50例),另设健康妇女50例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THF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肾虚组、疾病肾虚组MTHFR C677T的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疾病肾虚组的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单纯肾虚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THFR基因突变可能参与肾虚发展成老年性疾病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