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iu N  Sun LZ  Chang Q  Cheng WP  Zhao X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2):1561-1564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手术围手术期脑脊髓液生化指标变化的比较,评价两种不同脑保护方法的效果。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瘤患者14例,其中I型主动脉夹层11例,Ⅲ型主动脉夹层2例,假性胸腹主动脉瘤1例。在单纯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胸降主动脉替换5例(DHCA组);在DHCA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SCP)下行主动脉弓部置换9例(ASCP组)。于术前及术后0、6、12、24、48和72h检测脑脊髓液S10013蛋白(S100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ASCP组停循环时间长于DHCA组。两组脑脊髓液中S100β及IL-6的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别。两组S100β于术后12h达到峰值;术后6—72h各时间点两组S100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分别于术后12h和0h达到峰值;术后6h及12h两组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两种脑保护方法下主动脉手术中发生的缺氧性脑损伤均属轻型。DHCA结合单侧ASCP具有比单纯DHCA更好的脑保护效果,围手术期的脑损伤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S100β蛋白的变化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26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行腹部手术。监测术前、术毕、术后6、24、48、72h血清S100β的变化,并评定术前及术后1周内的认知功能。结果老年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在术毕最高(P〈0.01),术后6h和24h逐渐下降,但术后48h、再次上升(P〈0.01),术后72h回复至术前水平。26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1周内有7例发生POCD。POCD组与非POCD组相比,术毕及术后6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O.0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POCD的发生与血清S100β蛋白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血清S100β蛋白可作为评估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氧合冷血与St.Thomas心脏停搏液持续逆行灌注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行心瓣膜置换术患者74例,其中双瓣膜置换术1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4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0例。74例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St.Thomas停搏液持续逆行灌注;B组:40例,氧合冷血停搏液持续逆行灌注。于手术前、主动脉阻断即刻、主动脉开放即刻、术后2、6、12、24、48和72h测中心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观察心脏复跳情况,并将两组间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cTnI、CK、CK—MB、LDH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2h开始升高,48h后缓慢下降。两组间开放主动脉后2、6、12、48和72h,cTnI、CK、CK—MB、LDH测定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脏自动复跳20例(58.82%),B组40例(100%),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t.Thomas冷晶体心脏停搏液相比,氧合冷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的细化分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Sun LZ  Liu NN  Chang Q  Zhu JM  Liu YM  Liu ZG  Dong C  Yu CT  Feng W  Ma 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71-1176
目的探讨在Stanford分型的基础上根据主动脉夹层的部位和病变程度再进行细化分型,对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时机、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以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治疗主动脉夹层708例。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477例:(1)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程度分为3型。A1型(主动脉窦部正常型)212例,行保留主动脉窦部的主动脉替换;A2型(主动脉窦部轻度受累型)72例,行主动脉窦部成形63例、David手术9例;A3型(主动脉窦部重度受累型)19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手术)。(2)根据主动脉弓部病变分为2型。C型(复杂型)78例,行主动脉弓部替换+象鼻术;S型(单纯型)399例,行部分主动脉弓部替换。Stanford B型夹层231例,(1)根据主动脉扩张的范围分为3型:B1型:降主动脉无扩张或仅有近端扩张,147例,行腔内带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103例(B1S型)、部分胸降主动脉替换术32例、部分胸降主动脉替换术+远端支架象鼻术12例;B2型:全部胸降主动脉扩张,53例,行部分胸降主动脉替换术+主动脉成形32例、全部胸降主动脉替换术21例;B3型:全部胸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扩张,31例行胸腹主动脉替换术。(2)根据左锁骨下动脉和远端主动脉弓部是否受夹层累及分为2型:C型(复杂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或远端的主动脉弓部,4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治疗;S型(单纯型):远端主动脉弓部和左锁骨下动脉未受夹层累及,187例,介入治疗103例、手术治疗84例(常温阻断下手术60例,股动脉-股静脉转流下手术24例)。结果Stanford A型夹层住院病死率为4.6%(22/477),并发症发生率为14.5%(69/477)。Stanford B型夹层:介入治疗组病死率1.9%(2/103),并发症发生率为2.9%(3/103),轻度内漏发生率为9.7%(10/103);手术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为3.1%(4/128),并发症发生率为18.8%(24/128)。结论细化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对于术前判断手术时机、制定手术方案和初步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非微创手术条件下快速流程(fast-track,FT)围手术期临床管理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5例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FT围手术期管理(FT组,n=29)和传统围手术期管理(传统组,n=26),均接受常规非微创开腹手术,检测2组患者术前24h及术后24h、72h和7d共4个截点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血浆淀粉样蛋白(SAA)浓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均无影响实验结果的并发症发生,均无手术死亡。2组内患者的CRP和SAA浓度变化趋势一致。FT组患者CRP和SAA浓度在术后24h即达到峰值〔CRP:(72.36±60.94)mg/L;SAA:(328.97±267.20)mg/L〕,传统组峰值推后,出现于术后72h〔CRP:(112.71±63.92)mg/L;SAA:(524.18±331.03)mg/L〕;术后72h时FT组CRP和SAA浓度已经开始下降〔CRP:(57.21±30.42)mg/L;SAA:(237.43±215.66)mg/L〕;FT组CRP及SAA峰值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01);术后72h时FT组CRP和SAA浓度明显低于传统组(P〈0.001)。术后7d,2组患者CRP和SAA浓度进一步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各组内术后24h及72h时的CRP和SAA值(P〈0.001),但均高于各组内术前24h的CRP和SAA值(P〈0.001)。结论在非微创手术条件下,快速流程围手术期临床管理可显著减轻结直肠癌手术的炎性反应,科学的临床管理也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碘伏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清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操作对开颅术后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2例开颅术后患者于抬高床头、吸痰、膀胱冲洗等基础护理操作前、后30min监测其ICP变动情况。结果抬高床头、吸氧及吸痰、镇静、通便后患者ICP较操作前显著降低(P〈0.05,P〈0.01);鼻饲、膀胱冲洗后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基础护理操作对开颅术后患者ICP有一定影响,应在严密监测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肠屏障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病人肠屏障功能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40名肝移植病人被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N)组、胃肠外营养(PN)组。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8天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D-乳酸水平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术前及术后第1~7天每日行外周血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血细菌培养。结果(1)术后第8天EN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1)。(2)术后第1天两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8天EN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水平(P〈0.05),低于术前水平(P〈0.05)。PN组内毒素、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和术后第1天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40例肝移植病人PCR检测外周血细菌DNA片段阳性总数为25例,阳性率62.5%,术后第4天起两组有显著差异。(4)PCR大肠杆菌检出占所有细菌检出的60%。(5)40名肝移植病人27例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中EN组12例,PN组15例,PCR阳性组SIRS发生率为96%,PCR阴性组SIRS发生率为20%,SIRS发生组PCR阳性率为88.89%,SIRS阴性组PCR阳性率为7.69%。(6)术后血细菌培养阳性率27.5%,显著低于PCR的62.5%(P〈0.01);培养阳性者,PCR均呈阳性。(7)PCR阳性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4%(16/25),阴性组均未发生感染(0/1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的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术期高危室早(HRVEB)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150例择期手术患者,以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HRV)及室性早搏(VEB)的发生情况,于术前一日内监测至少12h,术后监测48h。HRVEB包括频发室早(FVEB即≥10VEB/h)、成对室早(VC)、室速(VT)和Lown更高级别的VEB。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FIRVEB将患者分为FIRVEB组(Ⅰ组)和非HRVEB组(Ⅱ组)。结果共发生HRVEB44例(29.3%)为Ⅰ组,其中术前18例(12.0%)、术后39例(26.0%)、重叠13例(8.7%);未发生FIRVEB者为Ⅱ组。术前:Ⅰ组术前低频功率(LF)及极低频功率(VLF)显著低于Ⅱ组(P〈0.05);术后:2组HRV均显著降 (P〈0.05或0.01),其中Ⅰ组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LF、VLF在术后2天又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HRVEB主要发生于术后,尤其术前已有HRVEB者术后出现HRVEB的机率更高、程度更严重,可能与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具体表现为①HRVEB组术前HRV下降,尤其LF、VLF异常降低;②术后2组HRV下降,但HRVEB组下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收治的32例肝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术中行第一肝门阻断。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患者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5例)和丹参预处理组(SM组,17例),两组患者均在术中行肝部分切除,以P6ngle法行第一肝门阻断约15~20min,IR组术前3d给予30mL/d生理盐水静脉滴注,SM组术前3d给予丹参注射液30mL/d静脉滴注;12例开腹手术而未行肝门阻断者作为阴性对照组(s0组);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O组)。分别测定各组胃动素、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肠肽、胰泌素水平变化情况。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c0组胃动素水平为(347±14)μg/L,SO组术后24、48、72h胃动素水平分别为(324±13)μg/L、(345±12)μg/L和(345±13)μg/L,IR组分别为(307±10)μg/L、(316±9)μg/L和(338±13)μg/L,SM组分别为(313±7)μg/L、(337±12)μg/L和(345±12)μg/L。s0组术后24h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c0组(t=5.25,P〈0.05);IR组术后24、48、72h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同时相点sO组(t=10.05,8.09,2.07,P〈0.05);SM组胃动素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h显著低于SO组(t=9.83,2.28,P〈0.05),但是至术后72h与S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SM组胃动素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72h显著高于IR组(t=3.80,7.10,2.35,P〈0.05)。CO组胆囊收缩素水平为(2.53±0.06)μg/L,SO组24、48、72h胆囊收缩素水平分别为(3.28±0.09)μg/L、(2.52±0.09)μg/L和(2.54±0.16)μg/L,IR组分别为(4.34±0.21)μg/L、(3.63±0.31)μg/L和(3.25±0.09)μg/L,SM组分别为(3.71±0.28)μg/L、(3.28±0.11)μg/L和(2.53±0.09)μg/L。SO组术后24h胆囊收缩素水平显著高于c0组(t=4.33,P〈0.05);IR组术后24、48、72h胆囊收缩素水平显著高于同时相点的s0组(t=9.32,5.37,2.16,P〈0.05);SM组胆囊收缩素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h显著高于s0组(t=7.21,3.42,P〈0.05),但是至术后72h与S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SM组胆囊收缩素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72h显著低于IR组(t=5.62,4.63,3.57,P〈0.05)。CO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为(11.8±1.6)μg/L,SO组术后24、48、72h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分别为(21.5±3.8)μg/L、(12.2±1.6)μg/L和(11.9±1.7)μg/L,IR组分别为(29.7±4.1)μg/L、(22.9±4.2)μg/L和(18.8±2.8)μg/L,SM组分别为(22.4±4.1)μg/L、(16.4±2.3)μg/L和(12.1±1。6)彬L。s0组术后24h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显著高于C0组(t=3.59,P〈0.05);IR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72h显著高于同时相点S0组(t=6.35,3.22,2.36,P〈0.05)。SM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h显著高于s0组(t=5.04,2.33,P〈0.05),但是至术后72h与s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P〉0.05)。SM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72h显著低于IR组(t=4.27,3.87,2.45,P〈0.05)。CO组胰泌素水平为(75±5)μg/L,SO组术后24、48、72h胰泌素水平分别为(98±6)μg/L、(76±4)μg/L和(76±4)μg/L,IR组分别为(129±6)μg/L、(102±8)μg/L和(89±6)μg/L,sM组分别为(104±8)μg/L、(90±6)μg/L和(74±4)μg/L。S0组术后24h胰泌素水平显著高于CO组(t=3.27,P〈0.05);IR组患者胰泌素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72h显著高于同时相点s0组(t=5.20,2.94,1.77,P〈0.05)。SM组患者胰泌素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h显著高于s0组(t=4.16,2.54,P〈0.05),但是至术后72h与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SM组患者胰泌素表达水平在术后24、48、72h显著低于IR组(t=5.13,4.32,2.87,P〈0.05)。结论肝门阻断所致胃肠道淤血可导致同期胃动素表达下调,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肠肽、胰泌素表达上升;丹参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减轻胃肠道水肿,改善胃肠运动功能,间接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表达的影响,以期为SAP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SAP组;B组为SAP+EP处理组(EP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3组动物于术后3,6,12,24,48h取材。测定血淀粉酶(AMY)、D-乳酸、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肠组织病理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MGBl在肠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blot法进行HMGBl检测。结果A,B组AMY和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但B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A组肠组织中MDA明显高于C组(P〈0.01),B组肠组织中MDA升高幅度较A组小(P〈0.05)。B组较A组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A组6h时肠组织HMGB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于24h达峰值,且持续至48h(P〈0、01)。B组肠组织HMGBl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SAP时,HMGBl可介导肠黏膜通透性增加。EP能显著抑制HMGBl的表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对SAP肠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