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严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7):3326-3328
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院前急救医学是急诊医学的一个分支,是抢救患者的第一个环节。由于它足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我国对院前急救还没有规范的医疗文本,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实施救治过程不能提供原始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2.
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医疗的核心是争取时间与抢救生命。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院前急救时间短、风险大、病种复杂多变,为提高急救时效性,本文探讨了院前急救的风险及防范。1院前急救的风险1.1时间因素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是时间。文献报道,急、危、重症患者死于原发病的不到10%,多由于抢救时机延误、并发症加重而死亡。由于交通状况、呼叫电话接听不祥、出诊速度慢等原因,延长了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使急救车辆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急救现场,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有效的判断、救治,均可延误抢救时机,“无治疗期”的延长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效果。1.2急救效果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早期、有效救治患者,提高生存率和最佳生活状态,减少后遗症。急救车是流动的ICU室,出诊抢救物资准备不充分、不齐全、不适用,会直接影响抢救效果。在急救过程中各种操作不规范,病情判断处置失误,急救技术操作不熟练或速度慢,都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也会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1.3开放性急救环境院前急救处于开放性的环境,是对现场医护人员急救技术、态度、速度等多方面的考验。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急救、治疗、护理等,家属均亲眼目睹。任何一点疏忽、说话不当,极易引发纠纷。转运途中病情交待不祥...  相似文献   

3.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院前救护人员在急救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时间紧迫、病情紧急等状况,当前院前急救护理中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完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不仅能从根本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与医院间的纠纷,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加强院前与院内急救链接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王昕 《护理学报》2008,15(7):65-65
北京市急救中心专家赵永春在2006年北京中法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上提出:院前、院内急救链接存在严重的“断链”现象。院前急救医护人员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多以口头交接为主;尽管患者有院前急救病历,但内容简单、各项目书写不规范;另外,院前、院内急救技术未实现互补也是断链的原因。因此,建立院前、院内急救链接制度在当今急救医学中至关重要。我院自2005年11月建立院前、院内急救链接及推出急救预报制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家杰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08-108
院前急救出车命令单是急救网络120指挥中心派发给各急救站的出诊依据.院前急救记录是院前急救患者在医疗救治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循证医学的重要依据.院前急救患者的呼救记录、派车单必须保存2年.目前我市各急救站设在各大医院,院前急救记录无统一规范.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出车约2 500车次,每例患者院前急救有命令单、病情交接表、院前急救告知书、院前急救病历等,流程繁琐,导致医生不重视急救病历书写,且资料在保存中容易遗失,查找不方便.我科对院前急救记录单进行改进,经临床使用和不断完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院前急救广义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狭义则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患者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1].不论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讲,关键是如何对患者在现场采取的必要急救措施,以此延缓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使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路径是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的实施。近年来,院前急救医学发展迅猛,院前急救的紧迫性、复杂性、社会性以及患者对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意识的不但加强,使我们认识到了医护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过硬的急救技能、良好的心身素质给患者提供有效的急救治疗外,其院前护理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科将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自行设计了院前急救健康教育流程表,对院前急救转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东莞市120网络急救站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状况,为全市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对急救模式、现场处置、人员培训、有关急救技能规范的掌握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院前急救模式为指挥型,现场处置率为75.6%,80.5%医院能对急救人员进行常态急救技能培训,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有关急救技能规范的掌握良好率53.1%显著低于二级以上医院的74.5%(P<0.01).结论:东莞市院前急救采用指挥型模式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各级医疗单位的资源,但院前急救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应加强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院前急救是一门新兴的医疗学科 ,目前我国中等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院前急救医疗中心。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1 2 0”院前急救日益被社会所重视 ,急救医疗已成为我国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的急救医学 ,特别是院前急救医疗起步较晚 ,各省市发展很不平衡 ,急救体系建设与急救医学的发展和广大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院前急救的规模、模式、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下面就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与今后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现状我国院前急救事业…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1,2]。院前急救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受病情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急救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3]。磐安县属于加快发展山区县,地处浙中山区,地广人稀,山区急救凸显出患者送不来、送来救不快、救治不规范等问题。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的状况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差距[4,5,6,7],打造急诊数字化急救大平台是补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快捷之路[8,9]。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工作的组织管理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与“急救”的概念区分对于我们理解院前救护工作的内涵十分重要。急诊医学被国际承认做为一门学科仅有近20年时间。“emergencymedicine”和“first-aid”在英文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急救”是指对神经初步诊断危及生命或病情紧急、造成急性痛苦的伤病人立即组织抢救的医疗护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院前急救和医疗机构内的急救两部分。通常院前急救的任务范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平时“呼救”病人的应召急救,这是最主要最大量的院前急救工作;二是灾害、灾…  相似文献   

12.
院前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发展,并且社会化进程越高,对急救医学的要求越高。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灾害、意外事故的频频发生,使得人们对急救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SARS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使国家进一步认识到急救医疗的重要性。在发达国家,院前急救医疗的发展及专业上采用现代先进技术的运作实践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模式。我国院前急救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现行的120急救系统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接警→出诊→现场救治→返回医院→诊断→救治”的原始的操作过程中,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在院前急救网络和救治行为上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尚未展开,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院前急救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家属行为对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家属行为对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5例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家属行为与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影响较大的正性因素依次为:呼救及时、积极协助抢救、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信任医护人员、抢救现场有序、经济状况较好;负性因素依次为:呼救不及时、自行进行错误处理、急救知识知晓率低、不信任医护人员、在患者身边谈论病情、抢救现场拥挤混乱。结论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稳定家属情绪,引导家属面对现实,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对院前急救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患者的第一环节尤为重要,我们对4年来出诊前准备、现场急救、转送中常出现的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提高院前急救效果。现报告如下。1常见隐患1.1出诊前①呼救电话接听不详:对急救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地点及对方联系方式询问不详细,导致救护车空跑或延时到达,延误患者抢救。②出诊不及时:部分医护人员及司  相似文献   

15.
院前急救工作通过职业素质的加强与培训,使各种急慢性病,都能得到及时确诊和有效处理。大部分病人的病情可以迅速得到控制、好转,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组成部分。尽管是短暂的、应急的,如果没有正确、快速的急救措施,危重病人难以起死回生。因此要求医护人员把有效的初步急救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伤病员身边,从而维持他们的生命。下面是笔者在出车过程中的对护士素质的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6.
院前急救护理时效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急救医疗的核心是争取时间与抢救生命.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院前急救的关键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必需的诊治,有效地抢救急、危、重伤员和应对各种灾难性事件.现将院前急救护理时效性影响因素与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志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781-3783
现代医学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急危重患者救治水平的提高,同时衡量一个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往往也是看其危重患者的处理结果。国际上先进国家建立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即将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24 h救治形成一个完整体系[1]。这是急救医学的一大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院前急救是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自2009年8月15日正式成立以来,积极团结广大急诊和相关从业医学人士,目前已经成为推动和发展我国急诊急救事业,提高急诊医师临床实践水平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提升从事急诊医学、院前急救、创伤急救、危重症救治相关医护人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普及急诊医护人员掌握急诊医师维权、人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我国急诊医疗的整体水平,由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  相似文献   

19.
院前急救质量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是急救医学发展的先决条件,包括对伤病员的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急诊医学进展迅速,院前急救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1]。其重点是现场急救、转运途中的处理[2]。我院地处山东半岛东端———石岛,三面环海,海上渔业发达,海上院前急救和转运占我院急诊医疗相当大的比例,医院距渔港码头约1~5km,地理位置决定本院成为当地海上急救中心,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探讨海上院前急救和转运。1 海上院前急救必不可少的条件灵敏的通讯指挥调度系统、配备迅速接近事故现场的快艇、装备良好的流动救护系统和反应迅速的急救队伍即熟练掌握急救业务的医护人员。11 指挥调度的管理特点 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