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法以保存患牙牙根作为修复的基础,必要时辅以外科手术,修整过度发育的牙槽嵴及切除牙周袋,以铸核、全冠修复体改正患牙长轴唇舌向及近远中向倾斜,改正牙冠外形、大小、色泽及位置,达到改正错He畸形,改善改善前牙美观及颌面部协调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牙槽嵴保存术可减少拔牙窝自然愈合过程中发生的牙槽骨吸收及软组织退缩,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软硬组织条件。因此,评估牙槽嵴保存术的预后至关重要。牙槽嵴保存术预后因素与患牙局部解剖因素、手术植入材料及患者个体因素等有关。目前,关于影响牙槽嵴保存术预后的因素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影响牙槽嵴保存术预后的因素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达到可预测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牙周基础治疗甚至手术治疗并不能解决晚期牙周炎的全部问题,对于牙齿支持组织丧失较多、患牙预后较差等情况,选择拔除重度患牙对于控制感染、保持口腔整体健康及牙列稳定有积极意义.但牙周病破坏的牙槽嵴往往呈现低、窄等较差条件,对后期义齿修复的长期固位和功能均有影响,在前牙区更有影响修复美容效果之忧.拔牙创的牙槽嵴保存术对于牙槽骨及牙龈组织的最大保存、有效减少牙槽嵴过度吸收、萎缩有积极作用,可为后期的修复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种植技术的普及应用及其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着力探寻可以降低种植治疗的难度及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接受度的诊疗策略。牙槽嵴保存技术随之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临床试验也证实牙槽嵴保存技术能有效减缓拔牙术后牙槽嵴的吸收,达到维持牙槽嵴体积形态的目的。目前关于牙槽嵴保存的综述都集中在手术术式、材料应用以及相关程序的选择上。本综述针对非牙周炎患牙与牙周炎患牙牙槽嵴保存技术,从组织学和形态学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以期为临床上处理不同拔牙位点牙槽嵴保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种单个残根的正畸、牙周、修复联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用单个无法单纯修复治疗的残根 5例 ,前牙 4例 ,前磨牙1例 ,其中 4例前牙为外伤牙 ,1例前磨牙为严重龋损的残根 ,断端至少有一侧位于龈缘下 2 3mm。用正畸方法将残根进行向伸长移动 ,至龈下断端与龈缘齐 ,保持 8周 6个月后进行牙周手术 ,对患牙及左右各一邻牙作粘骨膜瓣翻瓣术 ,暴露患牙及邻牙的牙槽嵴 ,将随患牙方移动的牙槽嵴去除使之和邻牙一致 ,缝合粘骨膜瓣。最后对患牙进行金属烤瓷桩冠修复。结果 :残根修复后牙冠形态功能恢复良好 ,龈缘形态美观 ,牙片显示修复后的冠根比协调。结论 :不同于传统修复观念 ,牙齿作伸长移动时牙周附着组织 (牙龈粘膜、牙周韧带、牙槽嵴 )随之向方移动 ,利用这一正畸学原理 ,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断端位于龈下的残根 ,进行正畸、牙周、修复联合治疗 ,保存了患牙牙根 ,而且龈缘形态恢复良好与邻牙协调 ,冠根比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6.
牙周炎会导致牙周软硬组织破坏,其感染位点在拔牙后往往会存在硬组织缺损及软组织缺陷等问题,影响后续种植修复。牙槽嵴保存术可以在拔牙同期对牙槽窝进行处理,促进牙槽窝的重建并减少牙槽嵴的吸收,实现软硬组织的保存。本文拟对牙周感染位点的牙槽嵴保存术,兼顾其术后软组织改变以及对后续种植影响,从感染对牙槽窝愈合的影响、感染位点行牙槽嵴保存术的疗效以及感染位点牙槽嵴保存术的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拔牙后牙槽嵴的高度、宽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保存对于缺牙部位进行种植修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牙齿拔除后,拔牙窝内新生骨一般无法达到原牙槽嵴的水平,唇颊侧骨板受到的损害尤其严重,造成种植体植入时骨量不足。牙槽嵴位点保存的目的是在拔牙后能有效地保存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宽度以及相应软组织量,为随后的种植手术和修复提供足够的骨量和美学基础。本文对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及相关的移植材料在骨内种植体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罹患重度牙周炎的患牙常伴有严重的感染和牙槽骨破坏,而且拔牙后牙槽窝在愈合过程中进一步骨吸收和改建,增加了后期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治疗难度。在上颌磨牙区因毗邻上颌窦,种植治疗常需要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来弥补垂直骨量不足。文章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炎的上颌磨牙,通过微创拔牙后彻底清除牙槽窝感染,结合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有效减少牙槽窝愈合过程中的骨吸收,实现牙槽嵴的保存和重建,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了良好的硬组织三维条件。这一方法将上颌磨牙区骨增量术前移,简化了后续种植治疗的复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拔牙后,牙槽窝自然愈合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和重建,牙槽骨出现水平和垂直向的尺寸变化可能会使后续的种植修复过程复杂化。鉴于拔牙后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缩小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牙槽嵴保存术来维持牙槽骨的形态,促进牙槽窝内新骨形成来减缓剩余牙槽骨的吸收,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生物学基础。拔牙后牙槽窝处理措施的不同,生物材料的选用,拔牙窝的封闭方式,局部解剖等因素影响着牙槽嵴保存术的成功及保存效果。本文就牙槽嵴保存术实施成功及预后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保存在种植体植入之前保存拔牙后的牙槽嵴和软组织、预防拔牙后的牙槽嵴吸收,并改善骨和软组织质量的效果。方法:29例前牙和前磨牙单颗牙位点,拔牙后即刻向拔牙窝内植入去蛋白牛骨基质,游离移植腭粘膜瓣覆盖并初期创口关闭。6个月之后植入种植体,4个月之后修复。测量骨的颊舌向厚度和高度变化,以及龈乳头的高度变化。结果:牙槽窝粘膜及骨愈合良好,成功完成最终种植修复。结论:位点保存技术可以成功实现拔牙窝骨愈合,减少因拔牙造成的骨缺损,有利于提高种植的成功率,降低GBR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拔牙后会引起牙槽骨的吸收和软组织退缩,应用牙槽嵴保存技术可阻断或减缓牙槽骨吸收,实现剩余牙槽嵴的保存或增量。评估剩余牙槽窝骨壁及其拔牙后条件对于选择种植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牙槽嵴保存技术虽是一种有效减少牙槽骨吸收的手术方法,但临床上需要遵循其适应证,严格按照牙槽嵴保存的手术流程,应用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恰当的植骨材料,并做好一期创口关闭。文章将对牙槽嵴保存技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手术方法、种植手术时机做一介绍,以期为临床医生明确其手术指征及进行标准化操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剩余牙槽嵴吸收的研究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缺失后剩余牙槽嵴的不断吸收给义齿修复带来很大困难。剩余牙槽嵴吸收为多因素所致。动物实验能集中到特定生物学因素上评价多因素中各因素的作用,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剩余牙槽嵴吸收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剩余牙槽嵴吸收的治疗应以临床预防骨吸收为主,亦可采用手术方法增高牙槽嵴,改善组织固位形,以获得良好的义齿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度牙槽嵴萎缩牙槽骨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人通过咬合力可刺激牙槽突骨组织的生长,并调节骨的吸收与再生。而牙体缺失患者,失去了这种生理性刺激,在全身和局部因素调节下,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进行性、不可逆行性牙槽嵴吸收。这种情况多见于牙缺失的老年病患者。牙槽嵴的吸收给义齿修复带来困难,其解决方法一般是通过牙槽嵴重建术来改善义齿的修复和牙齿的种植条件。运用相对牙槽嵴增高和绝对牙槽嵴增高两种方式进行牙槽嵴的重建。前者是将唇颊沟加深,改变黏膜和肌的附着以达到相对的增高牙槽嵴的目的。对于重度牙槽嵴萎缩的老年患者,采用相对增高术并不能满足其骨量的需求。尚需结合绝对增高术来达到牙槽嵴重建。本文对近年来牙槽嵴的绝对增高术的方式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修复接近或低于牙槽嵴的牙折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治疗这种牙的牙髓也难于消毒。延长临床牙冠的正确方法取决于临床和X线照片上的改变。切除龈组织以暴露所需的牙组织即可获得预期的效果,但常需重建患牙和邻牙区的骨组织外形。本文目的是对需要进行牙髓与/或修复前作牙周手术的牙折进行分类并提出与此相应的牙周治疗。在牙槽嵴上需暴露多少牙组织才能使有修复体的牙周组织健康地存在,这是十分重要的。应在牙槽嵴上露出3~4mm健康牙组  相似文献   

15.
铸造联冠固定牙周夹板支持式覆盖义齿修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缺牙区牙槽骨严重萎缩吸收,牙槽嵴骨组织丧失,无足够的骨组织提供给修复体,特别是下颌双侧后牙区牙槽嵴的高度低平而浅,仅前牙区或者其它牙位残存部分牙齿,而余留牙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冠过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松动。为了保存余留牙,增强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保存剩余的牙槽骨,我们对Ⅲ°松动牙采取了保存治疗,待牙稳固后,再行夹板固定,进行覆盖义齿修复。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①治疗对象: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口腔修复门诊的老年患者32例,年龄45-70岁;②临…  相似文献   

16.
应用水平向叶状种植体对201例下颌后牙中段和末端了缺失牙槽嵴低窄的患者进行种植修复治疗,结果表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少,为牙槽嵴低窄的患者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口腔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种植修复已被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功能重建。罹患重度牙周病变需要拔除的牙齿常存在广泛的牙槽骨吸收破坏。其中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毗邻颏孔区,由于其位置特点使得该处根尖区炎症进展易波及下颌管,一旦保留无望的牙拔除后,其种植修复治疗亦存在较大难度与风险。在拔牙同期应用牙槽嵴保存术可恢复和维持良好的牙槽嵴软硬组织轮廓,为种植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下颌第二前磨牙拔除同期行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术后进行种植修复及2年随访观察的全过程,为存在严重牙槽骨破坏的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治疗方案设计与临床处置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口腔种植作为一种缺失牙的修复方式已经被临床广泛地接受,然而,成功的种植修复需要有足够的牙槽骨骨量和良好的牙槽嵴外形.患者的牙齿拔除后,骨吸收会造成牙槽嵴体积和外形的变化.若这种变化在临床上较为明显,可以对种植修复或传统修复造成困难.牙槽嵴保存技术则可以使拔牙后的牙槽嵴吸收最小化,可以保持足够的牙槽骨量,从而有助于获得理...  相似文献   

19.
吕玉麟  孙桂勤 《口腔医学》1994,14(3):147-148
犬的活髓潜没牙根的组织学研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口腔科吕玉麟,赵俊,陈捷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孙桂勤牙齿缺失后会发生牙槽嵴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严重的牙槽嵴吸收(尤其是下颌)常造成全口义齿修复的困难。因此,保存牙槽嵴一直是学者们所关...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拔牙后,牙槽嵴的软硬组织将丧失。第一年,牙槽嵴将吸收50%的宽度和1mm的高度。其中60%的骨吸收发生在前三个月。牙及面部的功能、美观重建是现代种植学的现实挑战。牙槽窝、牙槽嵴的保存为保存和重建软硬组织提供了条件。本报告将重点阐释牙槽骨的愈合原理及在种植体植入前的一些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