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565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9月对一所普通高校565名大学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565名大学生中,有20.0%(32/160)的女生和14.3%(58/405)的男生报告16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18名(11.3%)女生和31名(7.7%)男生经历过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儿童期性虐待经历首次发生年龄59.4%的女生、51.7%的男生发生在11岁及以下。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比较,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抑郁情绪量表得分高;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评价得分低;症状自评简表中的躯体症状、敌意、强迫症状和焦虑得分高;有过性交行为及在调查的近一年里考虑过自杀、饮酒醉过的比例高。结论 儿童性虐待问题在中国并非少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相关。亟待开展儿童期性虐待的预防工作及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6省市2508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对北京、河北、山西、江苏、陕西、安徽6省市6所普通高校中2508名大学生(女生1360人,男生1148人)童年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2508名大学生中,有24.8%的女生和17.6%的男生报告16岁前曾经历过1项或1项以上的性虐待,其中包括非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女生20.0%,男生14.6%)和包括触摸在内的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女生14.1%,男生7.8%).儿童期性虐待经历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是农村还是非农村、父母亲文化程度等没有明显的关联.与没有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比较,有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均分偏高.结论 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专女生儿童期性虐待358名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了解儿童期性虐待(childhood sexual abuse,CSA)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11月对某大专院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的358名女生就有关CSA经历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358名女生中,有73人(20.4%)报告在16岁前曾经历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6人(1.7%)经历过被试图性交,2人(0.6%)经历过被强行性交.50.7%的儿童性虐待首次发生年龄在11岁及以下.儿童16岁前其父亲是否酗酒及16岁前儿童与什么亲人住在一起与CSA的发生有关.与无CSA经历的女生相比,有CSA经历的女生症状自评得分及其中的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SA在我国女童中可能并非少见,CSA经历是影响受害者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女性儿童期性虐待的新闻层出不穷,且呈现低龄化的特点,相关研究主要以回顾性调查为主.一项在美国西海岸两座城市随机调查正常成年妇女的研究发现,有38% ~45%的成年妇女在18岁以前遭受过性虐待[1].2003年一项对我国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有20.0%的女生和14.3%的男生报告16岁前曾经历过性虐待[2].为此,笔者对西藏女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了调查,以便为提高当地女性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36例性虐待儿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性虐待对儿童身体及心理的影响 ,1 998~ 2 0 0 2年对全国范围内报道的 1 36例典型性虐待儿童家长及老师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现就相关因素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 8岁以下未成年人均属于此研究范围 ,1 36例虐待儿来源于 1 998~ 2 0 0 2年媒体报道 ,其中女性 1 35例 ,男性 1例 ;最小年龄 2 .5岁 ,最大年龄 1 8岁 ,平均 (1 2±1 .8)岁。入选标准根据WHO有关儿童性虐待鉴定标准的相关资料及防止虐待忽视儿童手册进行[1 ] 。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式 ,由专人负责对 1 36例受性虐待儿进行心理方面、身体方面、家庭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近10年来中国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Elsevier-SDO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Ⅺ)、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2000--2013年发表有关中国儿童性虐待发生率的研究文献,利用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质量准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软件估计儿童I生虐待的Meta合并发生率,并对I生别执行亚组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研究对象类型和研究质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合格文献15篇,总样本量为16 682人,儿童期性虐待人数发生率为18。20%(95%C1:13.74%~22,66%)。亚组分析显示,女生身体接触性虐待发生率(11.22%)高于男生(8.25%),不同性别间非身体接触性虐待和总性虐待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敏感性分析,删除文献质量评价得分最低和研究对象为非学生群体的文献后,Meta分析的结果稍有变化。结论 中国儿童期性虐待已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应得到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1386名大学生童年期性虐待与不良心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儿童性虐待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青少年或成年人童年期性虐待的发生类型上,对其不良心理行为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对某高校1386名大学生童年期性虐待与其不良心理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为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对女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儿童性虐待 (childsexualabuse,又称儿童性侵犯 )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对 32 3名高中和中专女生的调查研究 ,初步探讨我国女童中儿童性虐待的发生及性虐待经历对其心理和性行为的影响 ,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为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也为我国将来制定相关预防与服务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研究采用的是方便样本。即在同意参与此项调查的某高中和某中专中 ,以班级为单位 ,对 4 0 9名女生进行调查。获得 32 3份合格答题卡 ,应答率为 79%。学生的年龄分布 ,95 % (30 7/ 32 3)为 18岁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虐待儿童事件的发生条件和发生情况,对被虐待儿童的特征进行临床分析,寻求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由专业人员运用统一方法、统一数据制表进行研究,并根据判定标准对受虐儿童的一般资料和性虐待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938例受性虐待儿童中,女性居多,男女之比为1:311.7;其年龄以6~14岁为主,占受虐待人群的84.2%;性虐待事件常发生于夏季,为发生季节比重的35%;其中,性虐待致死16例,占受虐人数的1.7%.结论 性虐待使小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健康教育及防范干预措施,以防止儿童性虐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某高校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情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前,有关儿童性虐待的文章媒体报道较多,相关学术研究却很少。笔者拟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的调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为国内更加深入地研究儿童性虐待以及制定相关预防、惩治与服务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重庆市某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与遭受童年期虐待间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抽取重庆市某高校2 504名大学生完成性行为及儿童期创伤问卷,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对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6.6%,不同特征学生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男生性行为发生率(25.5%)高于女生(9.8%),二、三年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19.1%、20.9%)高于一年级学生(10.9%),城市学生性行为发生率(19.5%)高于农村学生(14.7%),体育专业学生性行为发生率(44.5%)高于文科、理科及美术生(8.9%、10.7%、18.8%),受到童年期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23.9%、31.5%、20.4%、21.1%)高于未受虐者(16.2%、15.6%、15.7%、15.0%)。遭受童年期性虐待(OR=1.137,95% CI:1.005~1.221)、情感忽视(OR=1.036,95% CI:0.944~1.039)与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高校应结合童年期虐待对性行为的影响开展性教育,引导大学生避免通过性行为应对童年期虐待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儿童期性虐待(childhood sexual abuse,CSA)情况,分析CSA对成年后高危性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招募广州市≥ 18周岁的MSM,通过电子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CSA经历和近6个月高危性行为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MSM的CSA经历和近6个月的高危性行为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讨CSA对高危性行为的影响。 结果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8.35±6.83)岁。26.95%(263/976)的MSM遭受过CSA,近6个月多性伴(multiple sexual partners,MSP)率和无保护肛交(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UAI)率分别为61.68%(602/976)和47.95%(468/976)。调整了年龄、民族、户籍、本地居住时间、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况、个人月收入和性取向之后,有CSA者近6个月发生MSP的风险高于无CSA者(aOR=1.62,95% CI:1.19~2.22),但近6个月UAI与CSA关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州市MSM经历CSA的比例较高,CSA可增加成年后的高危性行为的风险,因此,制定MSM高危性行为干预措施可能需要考虑CS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儿童期性虐待(CSA)经历对其成年后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心理影响状况.方法 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9城市2147例MSM的有效匿名问卷进行分析,比较CSA经历者与无此经历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心理影响差异.结果 CSA经历者累计同性性伴数(中位数20.0个)、累计同性肛交性伴数(中位数10.0个)、累计女性性伴数(中位数3.0个)、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伴数(中位数3.0个)均高于无此经历者;近1年曾参加群交百分率(30.8%)、向同性"买"性百分率(19.2%)、性交出血百分率(36.7%)、去外地并与陌生男性性交百分率(37.3%)均高于无此经历者;近一次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67.3%)低于无此经历者;认为暴露性取向会明显受到歧视和严重伤害百分率(75.6%)、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百分率(34.7%)、曾有过自杀行为百分率(24.3%)均高于无此经历者.结论 CSA经历增加了MSM受害者成年后艾滋病高危行为,亦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亟需加强对有CSA经历的MSM心理健康干预,特别是艾滋病干预.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1967~1968年曾出现过一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1].1985年始我市实施了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流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掌握广州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情况,我们于1998~1999年对494名正常人群血清进行流脑A群杀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While previous research indicates high rate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mong Latino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long-term health outcome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specifically among behaviourally bisexual Latino men. In a sample of 148 behaviourally bisexual Latino men in New York City, we examined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multiple dimensions of adult health: sexual risk behaviours;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incidence; polydrug use;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perceived stress. We compared outcomes between those with historie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those reporting peer sexual contact prior to age 13 and those with no sexual contact prior to age 13. Over one-fifth (22.3%) reported a history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ngaging in receptive condomless anal intercourse (aOR = 3.59, p < .01, SE = 2.0), high perceived stress (aOR = 2.48, p < .06, SE = 1.13) an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epressive symptoms (aOR = 2.7, p < .05, SE = 1.25). Across all variables, peer sexual contact did not impact these outcomes, underscoring a key distinction between abusive and non-abusive early sexual experiences. We recommend that sexual abuse prevention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better engage Latino youth, and that practitioners serving this population across diverse areas of practice incorporate childhood sexual abuse screening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care into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湖北省某县中学生性侵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性侵犯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县1 4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儿童性侵犯的认知以及性侵犯发生情况,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 476名应答者中遭受本研究所提及的6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性侵犯的比例为20.7%,其中男生和女生报告的比例分别为27.4%和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21)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保护因素;父亲外出半年以上(OR=1.510)、高中生(OR=1.961)、对儿童性侵犯有足够认知的学生(OR=1.332)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县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率较高,男生遭受性侵犯的比例高于女生;父亲外出半年以上、高中生、对儿童性侵犯知识有足够认知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alence of previous child sexual abuse among a group of Mexica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67 adolescents of both genders were selected to fill out a survey about child sexual abuse.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child sexual abuse was 18.7% ( n  = 200). It was more frequent in girls (58%) than in boys (42%). Sexual abuse involved physical contact in 75% of those cases reporting abuse. The aggressors were neighbours (50.3%), relatives (36.8%) and strangers (13.9%). Abuse was committed through deception in 90% of the cases and involved physical mistreatment in 10% of the cases. Of the victims, 14.4% had spoken about the problem and 3.7% had taken legal action. And 9.6% of those surveyed stated that they required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Conclusions   In the population studied, the prevalency of child sexual abuse was great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Mexico City (4.3–8.4%), although it was similar to that found in the Spanish child population (15–23%). The risk of sexual abuse is greater for girls and the principal aggressors are male neighbours, family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e abuse is committed in the home of the aggressor or the victim and very few cases are reported to the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山西省某未成年教管所学员的儿童期受虐待情况,分析其儿童期虐待经历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对研究对象山西省某未教所89名学员及对照组152名在校初中学生就其儿童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进行无记名调查,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儿童在儿童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心理状况的情况均有差异,而且未教所学员虐待发生率均比初中学生高13.7%。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工作变动、婚姻状况是躯体(t值分别为-3.325和0.130,P<0.05)、情感(t值分别为-2.573和2.604,P<0.05)、性虐(t值分别为-2.101和3.009,P<0.05)发生的危险因素,与谁生活与忽视、情感、性虐待有关。文化程度高低与性虐待发生有关。结论儿童虐待影响青少年成长,有关部门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