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外科治疗: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指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堵塞后,在其周围形成的海绵样扭曲的静脉网。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特别是彩超、CT、MRI等在腹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本病的发现日渐增多。我科在2004-2006年间共收治此类病人4例,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成人门静脉海绵状变性(PVC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5例成人PVC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术前均经B超或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肝脏正常及PVCT,并经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或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确诊。9例行脾动脉结扎、冠状静脉结扎、肠系膜上民下腔静脉C型架桥术(肠腔C型架桥);1例行脾动脉结扎、脾肾静脉C型架桥术;5例已行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者4例行肠腔C型架桥术,1例 相似文献
3.
4.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198 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我们收治门静脉海绵样变 (cavernoustransformationofportalvein ,CTPV)病人共 15例 ,其中 6例由于无临床症状 ,随访观察 ,9例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5例 ,女 4例。年龄9~ 4 7岁 ,平均 2 4 3岁。首次发病年龄 5~ 4 4岁 ,平均 16 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 ,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示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 ,超声检查 :门静脉见网状结构或蜂窝状改变 ,造成近段的增粗。 8例病人行血管造影 ,提示门静脉狭窄或闭塞 ,周围见大量侧支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最佳手术方式,并复习文献讨论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腹腔其他疾病、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至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16年。结果全部术前明确诊断并手术,术后存活的行肠腔分流的4例患儿术后无消化道出血,行脾肾分流的5例中3例术后仍有反复消化道出血,行断流的2例术后仍有反复消化道出血。死亡3例,1例为4次手术患儿,行胃右-肝左静脉分流效果好但死于败血症肺部感染;1例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脾肾分流术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l例单纯断流患儿术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分流术后未发现肝f生脑病患儿。结论 小儿门静脉高压应首先重视门静脉海绵样变可能;治疗首选肠腔分流;脾大、脾功能亢进明显者在切脾同时可行断流和中央型脾。肾分流;合并其他腹部疾病,应先行分流手术;要注意可能合并肺动脉高压并且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海绵样变:(附2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门静脉海绵样变(附2例报告)北京同仁医院外科(100730)齐立行杜国元陈佛来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多见于肝前型门脉高压症,是继发于门静脉阻塞的一种改变。当阻塞部位近肝侧出现多支侧支循环静脉时,门静脉造影即表现为CTPV。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多见于...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海绵样变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脉海绵样变(CTPV)是门静脉阻塞的一种继发改变。当阻塞部位远肝侧出现大量侧支静脉时,门脉造影即显示为CTPV。本文结合2例病人,对CTPV及肝前型门脉高压症进行了讨论。在肝前型门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作者认为:对需手术处理者,应首选Warren术式;已行脾切除者,则行较彻底的断流术;硬化治疗宜结合断流手术;已行硬化治疗,门静脉系广泛血栓形成者,则行脾-肺固定术;Warren手术失败者,亦选择脾-肺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腔分流术、脾肾分流术及Phemister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portal vein cav-ernous transformation,PVCT)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PVC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肠腔分流术18例(包括肠腔侧侧分流术12例、肠腔端侧分流术4例,肠腔自体血管架桥术2例);脾肾分流术与Phemister术各3例。结果门诊随访时间平均38(3~108)个月,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肝功能、血氨正常。术后1年内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22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消失者11例(肠腔分流术后10例、Phemister术后1例);轻度静脉曲张7例(肠腔分流术后3例、脾肾分流术后2例、Phemister术后2例);中度静脉曲张4例(肠腔分流术后3例、脾肾分流术后1例)。术后1年内行门静脉系统CT重建者5例,均为肠腔分流术后患者,显示肠腔吻合口通畅3例、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大口径门体分流术(肠腔分流)是治疗PVCT、预防PVCT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们共收治门静脉海绵样变 (Cavernoutransformationofportalvein ,CTPV)患者 15例 ,其中 6例由于无临床症状 ,给予观察随访 ;另 9例予以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9例患者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9~ 4 7岁 ,平均年龄 2 4 .3岁 ;首次发病年龄 5~ 4 4岁 ,平均年龄 16.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 ,伴有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过去史中无明显脐部感染、插管及腹腔内感染的病史。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示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超声检查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经皮经肝门静脉成形成功治疗儿童特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治经过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经皮经肝门静脉成形治疗的1例儿童特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多学科协作团队讨论后,笔者团队率先成功开展了介入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成形治疗儿童特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手术总时间为1.5 h,术中出血约1 mL。经过术后9个月随访,患儿恢复良好,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目前继续随访中。结论 通过该病例的成功治疗,笔者认为介入下门静脉成形术是目前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治疗措施中最符合生理的方案,有望成为该类疾病治疗方案的重要补充,甚至是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CTPV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670名,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合并门脉海绵样变性患者9例。分别采用ERCP/EST取石,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叶部分切除和分期手术方法。结果手术残石率44.4%(4/9),治疗总残石率22.2%(2/9)。ERCP取石成功2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外引流3例,肝叶部分切除3例,分期手术1例,术中输血率33.3%(3/9)。结论完善的术前影像学诊断,个体化的外科治疗方案,精准的外科操作,是诊治此类患者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胆管结石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式。方法对胆管结石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化18例患者行ERCP8例,开腹手术治疗10例,其中经肝门上途径取石3例。结果手术时间2.9~5.4h,平均3.8h,术中出血量150~2630ml,平均430ml,术后结石残余率为11%。本组病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合并慢性肝病病史,多次胆道手术病史尤其是合并多次胆道感染患者,需警惕是否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化,术前依据影像学资料、肝功能及患者一般情况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中利用胆道镜尽量取尽结石,必要时利用超声协助行肝叶切除以去除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分型,并根据分犁制定相应的外科处理对策.方法 对63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提出不同类型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分型及外科处理对策.结果 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探查结果,将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分为4型:Ⅰ型,门静脉主干海绵样变波及门静脉肝内分支,主要处理方法是门-体分流术(肠-腔和脾-腔等)或附加门-奇断流术;Ⅱ型,门静脉主干海绵体样改变,同时病变累及部分肠系膜上静脉或部分脾静脉,主要处理方法是门-体分流术(肠-腔和脾-腔等)或附加门-奇断流术;Ⅲ型,门静脉海绵样变波及整个门静脉系统,主要处理方法是门肺分流术(脾肺固定术等)、肠系膜下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或附加门-奇断流术;Ⅳ型,以上的任何类型合并了胆道和(或)胰腺的病变,主要处理方法是选择处理主要病变且对两类病变分期处理. 结论多普勒超声和多排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是诊断本病的理想方法;正确的术前诊断、分型并结合个体化的处理对策在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8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前均经B超及CT等影像学证实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有完全或部分闭塞,对其行TIPS治疗,并评价疗效。结果对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TIPS术,1例失败,6例为先经皮穿刺右肝门静脉分支,建立经门静脉右支至主干通道,并行球囊扩张成形治疗。其中4例经常规TIPS途径由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右支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2例由门静脉右支穿刺右肝静脉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1例穿刺门静脉右支失败,改由常规TIPS途径穿刺门静脉左支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3.72±8.35)mmHg降低至术后的(21.43±7.64)mmHg;1例在术后6个月发现分流道狭窄,再次植入支架后恢复通畅。1例术后5个月再发黑便,复查提示分流道堵塞,并门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放弃进一步治疗。另5例在12个月随访中分流道通畅,未再发消化道出血。结论 TIPS是治疗伴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总结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2008年经手术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77例临床资料。结果:肿瘤直径5~9cm42例,〉10cm24例,≤15cm11例。手术前确诊7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术前确诊率94.8%;4例误诊,误诊率5.2%,分别误诊原发性肝癌2例,巨大肝囊肿癌变1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1例。3例腹腔出血、休克,急诊剖腹探查均死于术中;4例肿瘤巨大,经剖腹探查未能切除。70例均皆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90.9%,肝叶切除术38例(4914%),剥除术21例(27.3%),局部切除术11例(14.3%)。70例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最有效的手段;手术剥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量少,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门静脉海棉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手段.方法 报告2例笔者治疗的患者.为避免分离胆总管时引发严重出血,采用与传统切开胆总管取石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例通过手术经胆囊管途径将结石取出.该患者两年后又因胆总管下端狭窄伴泥沙样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另一例通过手术切开十二指肠乳头,用胆道镜从胆总管下端将结石取出.结果 两例患者三种治疗方式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 对于CTPV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应避免分离胆总管前方扩张迂曲的侧支静脉,这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成功的关键,EST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开腹手术借助胆道镜经胆囊管通道或切开十二指肠乳头经胆总管下端通道取石同样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为10例胆囊良性疾病合并CTPV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于术前经彩色多谱勒超声、CT及DSA检查明确合并CTPV;1例患者术中发生大量出血,中转开腹证实合并CTPV并门静脉右支纵行劈裂损伤。结果: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5~130 min,平均(60±15)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平均(65±25)ml。术后1例发生毛细胆管漏,余者均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平均住院(3.2±1.0)d。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术中仔细辨别变性迂曲血管,必要时行预防性缝扎止血,解剖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为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患者行L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脉胆支及胆系改变的MRI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门脉胆支及胆系改变在 MRI上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行门体分流术的CTPV病人手术前后均行MR平扫、增强、门静脉动态对比增强MRA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DCE MRA)、MRCP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结果 CTPV门脉胆支改变:18 例 CTPV病人门体分流术前MRI及DCE MRA显示Petren胆囊周围静脉和胆总管外表面的Saint网状静脉丛17例,表现为迂曲扩张或呈结节状。分流术后显示胆囊周围静脉 3 例,Saint网状静脉丛 2 例。胆系改变:门体分流术前胆总管狭窄伴远端扩张6例、胆总管壁不规则5例、胆总管壁增厚4例、胆总管成角移位3例、胆囊壁增厚8例。分流术后胆系改变部分恢复。结论 MRI能准确检测 CTPV病人门脉胆支及胆系的改变,早期正确判断门脉胆支及胆系的改变对胆系病变的鉴别诊断及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