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述了骨科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疼痛对骨科患者的影响、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优势、在疼痛管理中护士的主体角色、骨科以护士为主体的无痛病房、骨科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个案管理、骨科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持续改进。认为在当前依法行护的形势下,管理层及时对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从专业角度来规范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体系及职责、临床疼痛管理规章制度和实践指南,并将疼痛管理各个实践过程及细节标准化、正规化、系统化,减少疼痛管理的差异,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疼痛研究的概念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因此,护士在医院疼痛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疼痛的评估与记录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并贯穿于整个疼痛管理的始终,直接反映了疼痛管理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对疼痛评估的方法研究较多,但如何将疼痛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直观、准确、动态地记录下来,则是被忽略的问题。我们从护士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王峻  陈仲  侯丽莉  廖鹏  吴志群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122-1123
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构建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疼痛管理目标,通过个性化疼痛教育、预先制订镇痛方案、对突发性疼痛实施三级镇痛工作模式、持续评估镇痛效果等具体措施,规范疼痛管理。在217例患者中,73.7%术后3d总体疼痛控制在轻度或无痛。护士参与的联合疼痛管理发挥了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有效地缓解了骨折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正>疼痛已被列为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1]),持续的疼痛会对病人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2]。众所周知,ICU病人病情危重,除了遭受与疾病本身有关的疼痛,还要遭受与为了维持和恢复生命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关的疼痛。而疼痛研究的概念发生了两次转变,一是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3],与其他科室病人相比,许多ICU病人无法进行清晰地交流,使得  相似文献   

5.
<正>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已引起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1,2]。近年来,疼痛管理模式已由医生为主体向以护士为主体转变[3],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角色凸显重要,这要求护士更深入掌握疼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护士普遍疼痛治疗的知识、态度及技能不足,而我国护士疼痛知识不足更为严重[4~6]。多项研究表明,我国护士疼痛知识缺乏,护士疼痛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亟待改善,急需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关注[7~9]。我国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现况-背景-评估-沟通(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疼痛管理医护沟通中的应用。方法在骨科无痛病房实施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模式,设计SBAR疼痛评估沟通表,对骨三科1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个体化SBAR模式进行医护沟通管理。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因沟通不良引起的患者疼痛控制不良率由30%下降到3%;患者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由92.7%提升到98.7%;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由86%提升到97%;12名护士在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体验高于使用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科室特点的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能提高疼痛管理质量,提升护士体验,赢得满意度,促进医护和谐团队的建立,推动了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人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随强烈的情绪色彩。术后疼痛是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其疼痛程度不仅与生理损伤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1]。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2]。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对开胸手术后疼痛已有系统研究,近年来对疼痛研究又发生了根本转变: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术后疼痛管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疼痛管理的新理念包括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和个体化镇痛,目前国外的术后疼痛管理完成了从以麻醉医生为主体到以护士为主体的转变,术后疼痛评估常态化、常规化,同时将个人数字助理(PDA)用于术后镇痛随访,使用无线远程镇痛监控系统进行术后疼痛管理。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术后镇痛的效果,并实现了个体化的术后疼痛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章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现状进行了综述,了解疼痛的概念、术后疼痛的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疼痛管理已经从麻醉师为主体发展到以护士为主体。运用不同的疼痛评估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术后的镇痛措施多样化,主要措施包括药物止痛、患者自控镇痛、多模式镇痛、低温物理镇痛、疼痛教育、音乐疗法、冥想训练和合适体位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82-2483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疼痛管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采用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疼痛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程度、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以护士为主题的多学科疼痛管理效果显著,利于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救流程培训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次轮转到妇科病房的3年内新护士40名作为试验组;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首次轮转到妇科病房的3年内新护士4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带教,试验组采用常规带教加急救流程培训法带教。比较两组新护士单独值班开始时间、妇科急诊抢救能力技术考核、自我评价、医生评价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新护士单独值班开始时间、妇科急诊抢救能力、自我评价、医生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新护士培训中添加急救流程培训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来自江苏省13所高职院校的20名护理教师赴加拿大多伦多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护理教师为期1个月的海外培训,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如课堂讲授、教学观摩、参观医院和老人院、文化考察、小组合作学习、书写反思日记等。通过学习活动,笔者对体验式学习和如何成功课堂演讲感受深刻,受益匪浅。体验式学习始于体验、感悟,具有内发性。悟于探究、反思,具有生成性。终于迁移、运用,具有实践性[1]。因此,相对于传统学习,体验式学习更能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技能,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护理部设置技能培训组,健全各项培训考核制度及规范基础护理操作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三基"培训管理体系,制订分层次培训计划。通过2年的运行,全院护理人员的技能考核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护理查房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评价责任护士汇报病历、患者评估、措施实施、健康教育能力、组织讨论问题、效果评价、终末质量监控的过程,量化评定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程度、能否正确确立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是否到位等评价护理查房的效果。结果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查房后对病情掌握程度、护理诊断的准确率、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实效性明显优于查房前(P〈0.001)。查房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查房前(P〈0.05)。结论责任护士以护理程序组织查房,提高了护士分析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技能,减少护患纠纷,将情境模拟急救技能应用到毕业5年内护士的培训中,培养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及急救水平,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专人负责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一般为科室高年资护士根据操作标准,结合自身的理解,对科内护士进行操作培训。经实践,固定专人逐项培训护理技术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培训方法。主要介绍了由专人全面负责护士操作培训的实施办法,包括护理技术操作负责人的挑选、培训、考核,科室护士的培训、考核,以及考核结果分析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现阶段江苏省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以及护士专科培训状况和需求。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江苏省58家医院70名护士的健康教育开展与专科培训情况。结果100%的三级医院和79%的二级医院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频率分别为6.17±8.19次/月和1.93±2.06次/月;教育形式主要有个别指导(67.1%)、发放小册子(58.6%)、讲座(51.7%)、病员体验活动(31.0%)。护士糖尿病专科培训实际频次显著低于期望频次(P〈0.01)。结论江苏省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普及率高,护士已成为主力军,但医院间和地区间存在差异。护士糖尿病专科培训仍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8.
护理案例是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较典型的一系列护理问题。通过记录搜集,归纳整理,将临床案例组成题库,运用在护理教学过程中,使年轻护士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提高年轻护士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环节,起到衔接院校基础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十一五"末,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5万,较2005年增长了52%,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  相似文献   

20.
消毒供应中心技术工人的培训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技术工人的培训方法,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方法自编培训教材,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对工人进行岗前及岗位培训,以其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科室对供应中心满意度作为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的技术工人均能达到各自岗位的任职要求,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均能达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科室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及规范化的培训后,技术工人均能达到各自岗位的任职要求,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