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用药安全,防止进一步损害的发生,为新药研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150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临床ADR病历报告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通过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最多。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闫喜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2680-2681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无关的或有害的反应.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 相似文献
3.
张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11-112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及规律特点。方法对186例中、西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从性别、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占31.18%),10岁以下小儿次之(占20.43%)。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物最多(占25.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9.35%),再次为抗肿瘤药物(占13.44%)。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占74.19%)。药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6.79%)。结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合理用药,严格把握药理作用,对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安全用药的特点。方法: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寻求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提出改正措施。结论临床工作者应熟练掌握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严格按照药品使用指南合理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报告的ADR报告63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因果关系评定与程度、ADR类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比例中,小于20岁和41~60岁人群发生ADR最多,分别占26.98%和38.10%;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4.12%;发生ADR药品种类中以抗感染药物比例最大,为65%;ADR累积器官多为皮肤及其附件,占55.56%。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出现,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以保证药物在临床中安全有效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是以药物和疾病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有效、安全、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工作实践体会对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145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45例ADR报告中,中老年发生率最高(26.19%);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67.59%);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72.41%);ADR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17%),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20.69%)。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使临床用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9.
现在社会对于药品有了新的关注.最,那就是如何安全、有效、正确的使用药品。因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受到媒体的报道和社会大众的讨论,社会各界也引起了重视。在临床上使用药品时,除了要考虑药物所对疾病起到的作用,还应注意减少因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日-20D9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232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数量、报告来源、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中西药比例、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师呈报占94.40%,药师呈报占1.29%,护士呈报占4.31%;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占60.34%;西药静脉滴注占西药总数的72.86%,中药静脉滴注占中药总数的95.4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3.53%.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并加强用药干预,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99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9例ADR中,男性50例,女性49例。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91岁。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9.49%。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1.82%。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3.25%。结论:应当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到的152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涉及的药品有107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47种(43.93%),其次是中药制剂24种(22.4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74.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5.96%);严重的ADR有10例;对症治疗9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的60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我院药物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药品ADR上报表评价审核后,采用回顾性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给药途径、药品类别、剂型、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ADR报告中,约60%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共70例(39%),发生于用药30min以内共计71例(40%),严重不良反应报告15例(8.4%)。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临床应加强开展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警示严重不良反应,科学规避用药风险,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地区医院2010年收集的20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例ADR中,过敏反应居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抗生素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免疫调节剂中的胸腺肽注射液。结论:合理规范用药,加强ADR的检测及上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药品研发生产机构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 本指南旨在向药品不良反应责任人解释,在向澳大利亚医疗产品管理局(TGA)递交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时,应遵循的行政管理程序。 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所有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应该递交给TGA的药品不良反应处(ADRS),ADRS接到ADR报告后与TGA其它相关部门将会采取相应措施。国外发生的ADR病例报告一般来讲无须上报TGA,但是存在相关特殊安全隐患或者一些特定指定品种则要求上报(详情参见4.1.3)。 从目前组织体系以及本指南来看,澳大利亚ADRS与澳大利亚药品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ADRAC)秘书处是同一机构。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ADR报告223例,分别从患者年龄、ADR表现、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3例ADR报告涉及71种药品.其中,抗菌药物有32个品种,ADR 148例,占总例数的66.37%;其次为中药注射剂,有10个品种,ADR 28例,占12.56%.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最多(148例),占总例数的66.37%;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37例),占总例数的16.59%.小于9岁的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05例,占47.09%);其次为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29例,占13.01%).结论:在婴幼儿及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正>药品不良反应是(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了解医院药品ADR的相关表现和因素,笔者对湖北省肿瘤医院2011年7月~12月收集到的506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与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506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器官或系统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ADR上报情况,分析ADR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369例ADR报告。结果:369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为1.02:1;65岁及以上患者占比最高(132例,35.77 0%);怀疑药品主要为抗菌药物(146例,39.57%);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249例,67.48%);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189例,33.93%)。结论:完善ADR监测系统,对重点人群实施药学监护,及时统计分析ADR,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结果: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结论: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8年-2009年收集到的81例ADR报表,分别从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系统进行统计评价。结果81例药品不良反应涉及46个药品品种,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46例,占56.80%,皮肤损害34例占33.33%。结论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途径等密切相关,应加强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