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 回顾分析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发生颅内出血 37例 (92 .5 % ) ,死亡 3例 (7.5 % )。随访 2 2例 ,智力低下3例 (1 3 .6 % )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4例 (1 8.2 % )。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发生率高 ,致残率高 ,应积极有效的开展预防工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与母乳喂养、维生素K吸收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 36例确诊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例中突发性面色苍白伴惊厥 2 7例 ,尖叫 8例 ,呕吐 9例 (其中 7例有明显喷射性呕吐 ) ,瞳孔大小不等 1例 ,消化道出血 9例 ,皮下出血 3例。治愈 2 3例 ,2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死亡 2例 ,自动要求出院 9例。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预后差别较大 ,关键在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早期诊治及其预防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 186例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患者 ,分析该病病因、临床特征、死亡率与就诊时间的关系。结果 :2 4h之内就诊者 2 4人 ,全部痊愈 ,~ 48h就诊者78例 ,死亡 2例 (占 2 .5 6 % ) ,~ 72h就诊者 36例 ,死亡 1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占73.1%,单纯母乳喂养致本病占84.6%.经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占73.1%,后遗症发生率23.1%,死亡率3.8%.结论单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生率高.本病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母亲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食物对预防此病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奕怀  彭盘俐 《广东医学》2007,28(7):1121-112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7例儿科住院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资料.结果 来自农村、腹泻、感染性疾病(除肠炎)、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低钙血症均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腹泻、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高危因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升高.结论 认识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重在加强预防教育措施及用维生素K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6.
林碧英 《华夏医学》2002,15(6):791-79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95~ 2 0 0 1年诊治的 10 4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 4例中治愈 85例 ,好转 6例 ,死亡 13例。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是因维生素 K缺乏致机体不同部位的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 ,故尽早应用维生素 K,输新鲜血或血浆是抢救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梁英 《华夏医学》2002,15(6):779-780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中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18例 ;颅内出血 15例 ;皮下出血斑及便血 5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生后未接受维生素 K注射、母亲饮食中维生素 K不足以及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 我科1994年~1998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男14例,女6例。起病年龄:1~2月18例,3月2例。母乳喂养17例(85.0%),混合喂养3例(15.0%)。发病前均未用过维生素K预防。 1.2 临床表现:病程(1/2)h~3天16例;3天以上4例。其中表现为发热12例,呕吐、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16例,前囟饱满、两眼凝视、瞳孔不等大、呼吸不  相似文献   

9.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38例,好转58例,死亡6例(其中脑疝4例,误诊2例),放弃治疗4例,病死率5.88%.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起病隐匿,病情重,病死率较高,预防性补充维生素K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对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重要性的认识,避免发生颅内出血、癫痫和智力低下等后遗症,本文报告17天~6个月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3例,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及与其营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均为足月儿。其中17~30天3例,1~2月19例,2~3月9例,5~6月2例。母乳喂养31例,奶粉喂养2例(病前有肠炎及抗生素服用史5~8天),全部病例均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1.2 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29例(87.88%),多表现突发性苍白、烦躁,继之呕吐、昏迷、抽搐及其他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皮肤瘀斑、皮下血肿,采血部位出血不止者5例;消化道出血4例,均表现  相似文献   

11.
<正>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以下简称维K缺乏症),与肝损害关系报道不多。现将我们确诊的23例维K缺乏症中有黄疸、肝损害者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生,做好有效预防措施,现对我院儿科住院的29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又称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发病急,病情严重,多数合并颅内出血。我院儿科自 1982年8月至1987年5月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早期诊治及预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死亡率与就诊时间的关系。结果24h内就诊者4例,全部痊愈,24—48h就诊者9例,死亡1例(占11.1%),〉72h就诊者5例,死亡2例(占40%),9例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早期诊治及其预防的重要性。该病早期诊治能降低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死亡率,而该病是可以预防的,提出对所有新生儿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症又称为获得性凝血酶原复合因子缺乏症。2 周至2 月婴儿发病居多,病情以急、快、重颅内出血多为其特点,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如能及时预防,则方法简单,经济, 疗效可靠。在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普及本病的防治知识,具有现实意义。现将19 92 年12 月~1999 年6 月,我科收治的54 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症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7 例,女17 例,男女之比2.81:1 。年龄最小21d, 最大5 个月。足月儿44 例,早产儿10 例;农村病儿45 例,城镇病儿9 例。母乳喂养47 例,接受维生素K 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年来的4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89.8%,病死率6.12%,后遗症6.12%。结论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合理的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永文  王元青  张枫 《中外医疗》2008,27(36):69-69
目的 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临床9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的分析,探讨治疗和预防此病的措施.结果 9例中母乳喂养8例,治愈6例,颅内出血5例中治愈2例,好转2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随访有2例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以母乳喂养儿多见,以颅内出血为主,一旦发生,致残率高,故应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本病的发生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病因,从而提出其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1990~2010年诊断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儿中,23例为单纯母乳喂养,11例患病前婴儿及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制剂;皮肤粘膜、肠道出血13例;颅内出血者15例;有贫血者24例.均采用维生素K1及输血等对症治疗.除1例病情严重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亡外,其余25例均临床治愈及好转出院.结论 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使用维生素K1治疗近期效果良好,及时输血更为重要.孕母及婴儿预防使用维生素K可减少甚至避免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B超形态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43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儿进行了床边头颅B超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头颅B超表现:脑实质出血16例,脑室内出血8例,硬脑膜下腔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两处或两处以上6例。43例经CT检查或手术证实,其中有2例脑室内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漏诊。结论:B超对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