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研究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60例: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急诊到接受治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已实施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急诊到住院救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治疗后患者满意率92.2%(47/51)显著高于对照组78.0%(39/50),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中可显著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更有价值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78例院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坐位、通畅气道、静脉用药护理配合、心理护理、转运护理等,安全转运。结果:78例患者无1例死亡,均经院前急救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安全转送医院继续治疗。结论: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中早、快、准、心理等护理配合,大大减少致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中心急救车接诊转送的脑卒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护理路径院前急救,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接诊到抢救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护理路径运用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不仅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与实验组27例9(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与病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发生,并且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6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院前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从接诊到院前急救时间、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致残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减少致残率、病死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下分析,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介入时间、MODS发生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开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促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接诊转运的8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拒绝接受急救护理处置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接受院前急救护理患者42例设为观察组,对比抢救成功率、患者接受专业护理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接受护理时间更短(P <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接受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90例多发伤患者,拨打120院前急救者作为实验组,未拨打120自行入院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多发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接诊至疾病确诊时间、疾病确诊至抢救时间;干预前后患者不良情绪心理状态评分;病死率。结果院前急救护理组多发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院前急救护理组接诊至疾病确诊时间、疾病确诊至抢救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心理状态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院前急救护理组不良情绪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院前急救护理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多发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缩短接诊至疾病确诊时间、疾病确诊至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在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的患者148例,按照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4),予以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再次入院率以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的费用,降低了患者再次入院的可能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为首选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院前护理配合对急性左心衰急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急救组(A组)50例,自行来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B组)48例。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发病到救治护理的时间明显缩短,24h的病死率降低,治疗1h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院前急救的护理配合可较早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阻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50例急性左心衰竭的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院前护理配合对急性左心衰急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急救组(A组)50例,自行来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B组)48例.结果 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发病到救治护理的时间明显缩短,24h的病死率降低,治疗1h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院前急救的护理配合可较早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阻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胡军  陆皓  王宏玲  李娟  汉瑞娟  张华 《中国医药》2013,8(9):1310-1311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路径在高寒地区突发事件院前转运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2年9月在高原高寒地区突发事件的2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9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出诊速度、急救成功率、满意度及差错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到达现场的时间为(15±4) min,对照组患者到达现场的时间为(25 ±5) min,观察组患者出诊速度快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84.9% (118/139)]高于对照组[62.5% (87/139)]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2.1%(128/139)]高于对照组[72.6% (101/139)] (P<0.05),观察组患者的差错率[8.6% (12/139)]低于对照组[25.2% (35/1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控制路径在高原高寒地区突发事件院前急救转运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机械辅助通气在抢救急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8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强心、利尿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机械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对1h、24h、48 h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1h后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衰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机械辅助通气可以帮助改善呼吸症状,纠正低氧血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急救组与未处理组各30例。急救组于接诊后且未人院前给予现场急救措施;未处理组于接诊后直接转运至院内接受治疗,现场并不进行任何急救措施。观察2组致残率、病死率及抢救成功率。结果急救组病死率、致残率均低于未处理组,抢救成功率高于未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现场急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其病死率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于本院实行抢救的86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43例实行常规抗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正压通气治疗的归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各项指标和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LVEF、LVEDD及LVESD等心脏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指脉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等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宋永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82-183
目的本文试对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护理工作的要求进行分析,以便对院前急救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分析本院急诊科2004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急性中毒的患者资料,并研究同期文献中所提及的对各种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来制定具体护理措施。结果院前急救过程中无患者死亡,大部分患者在急诊治疗,少数患者入院。结论各种中毒患者中毒原理不同,表现各异,潜伏期亦有不同,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初期处理,而护理工作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减少致死致残的可能,有效提高院前中毒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治疗,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观察2组患者梗死部位和抢救情况。结果 2组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急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左心力衰竭院前急救成功率途径,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中心院前急救43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例总结经验。结果急救有效率达93.02%。结论提高急性心力衰竭院前急救成功率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①必备的院前急救药品及设备。②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③严格执行规范化的急救措施。④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签署确认通知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纳络酮对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疗效.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重度酒精中毒患者60例,在现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0.8 mg,然后按1.2 mg/h速度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观察起效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清醒时间等临床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选择既往40例仅予常规治疗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纳洛酮后,SpO2恢复至95%以上时间为(6.0±1.5)min,清醒时间为(15.7±4.5)min,对照组SpO2至95%以上时间为(8.5±1.5)min,清醒时间为(24.5±3.0)min.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在院前急救中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具有明显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