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自 1 991年 8月~ 1 999年 4月以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 30例 ,收到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系门诊患者 ,男 6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 2 3岁 ,平均 35岁 ;病程最短 2 d,最长5个月 ,平均 1 2 d;三叉神经第 1支痛 2例 ,第 3支痛 7例 ,第 2、3支痛 2 1例 ;单侧痛 2 9例 ,双侧痛 1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 2例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1 8例。2 治疗方法2 .1 急性发作期以采取穴位注射、快速止痛为目的。取穴 :下关、翳风、丰隆、光明。第 1支痛配鱼腰、太阳。第 2支痛配颧、四白 ,第 3支痛配颊车、承浆 ;…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中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4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笔者对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4 8例 ,男 2 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5年。其中第 1支发病 2 0例 ;第 2支发病 8例 ;第 3支发病 5例 ;第 1支与第 2支同时发病的 15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法2 .1.1 选穴 根据患支为主选穴 ,第 1支选取太阳、头维、鱼腰 ;第 2支选取四白、下关 ;第 3支选取颊车、承浆。配穴取合谷、太冲、内庭、侠溪。2 .1.2 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 ,穴位皮肤处按常规消毒 ,取 30号 1.5~ 2寸毫针。针入得气后…  相似文献   

3.
针刺与穴位贴敷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神经痛 ,我们自 1 995~ 1 999年采用第二掌骨桡侧针法与中药穴位贴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2 8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均经神经内科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其中女 1 9例 ,男 9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80岁 ,平均年龄 47.50± 5.6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 5年 ;第 1支痛为主者 3例 ,第 2支痛为主者 1 0例 ,第 3支痛为主者 8例 ,第 2、3支痛者 5例 ,3支均累及者 2例。每日发作次数 5~ 2 5次。属第 1次发病者 1 8例 ,复发者 1 0例。 2 2例曾服用卡马西平 ,2例作过无水酒精封闭 ,1 6例服用过中…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慢性 ,顽固性以强烈的阵发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疾病 ,本病比较难治。近几年来 ,我们运用穴位注射的方法 ,治疗三叉神经痛 3 5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1 一般资料  本组 3 5例中 ,女 2 0例 ,男 1 5例 ,年龄最小3 8岁 ,最大 70岁。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8年。全部病例疼痛分布在第 1、2支同时受累者 3例 ,第2、3支同时受累者 2 0例 ,3支同时受累者 1 2例。  取主穴 :攒竹、四白、承浆 ,配穴 :鱼腰、巨、下关 ,每次取 2穴 ,第 1、2支痛取攒竹、巨穴 ,第2、3支痛取四白、下关穴 ,第 3支痛取承浆、下关穴。选用 5号针头注…  相似文献   

5.
李代海 《河南中医》2002,22(6):74-74
笔者在临床中以针刺为主 ,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5 1例 ,其中男 16例 ,女 35例 ;年龄 5 0~ 5 5岁2 0例 ,5 5~ 6 0岁 2 7例 ,6 0岁以上 4例 ;病程最短 90d ,最长者 3a。其中左肩疼痛 15例 ,右肩疼痛 36例。2 治疗方法主穴 :肩三针、阳陵泉、条口。若肩峰处压痛明显 ,上肢外展、上举活动痛甚者 ,配曲池、手三里、合谷穴 ;若肩部外侧痛 ,上臂旋转和前屈痛甚者 ,配肩、外关穴 ;若肩前侧痛重 ,上肢不能向后者 ,配尺泽、列缺穴。操作 :穴位常规消毒 ,选用 2 8号 1寸~ 3寸毫针。快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治疗主穴取颧髎、下关、合谷。第1支痛配攒竹、阳白、鱼腰、率谷;第II支痛配四白、迎香;第III支痛配夹承浆、颊车、翳风。结果:62例病例中痊愈32例(51.6%),显效19例(30.6%),有效8例(12.9%),无效3例(4.9%),总有效率达95.1%。结论: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针刺背俞穴治疗胃脘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佩云 《四川中医》2000,18(12):49-49
笔者采用针刺脏腑背俞穴配足三里穴治疗急性胃痛 ,并以常规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等穴治疗胃脘痛作对照观察 ,结果针刺背俞穴组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背俞穴组 36例以慢性胃炎急性发作为主 ,其中男1 9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63岁 ;病程短者 1天 ,长者 3天左右。常规针刺组 33例亦是慢性胃炎急性发作为主 ,其中男 1 8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2 5岁 ,最大 58岁 ;病程短者半天 ,长者 3~ 4天。两组病例随机分组。2 治疗方法背俞穴组 :取穴 :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足三里。以上穴位均双取 ,针刺得气后 ,针尖…  相似文献   

8.
针刺止痛灵穴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珍 《山西中医》1991,7(3):37-38
笔者自1984年至1989年12月,采用以针刺止痛灵穴(自拟名)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8例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30~60岁22例,占78.6%,29岁以下4例,占14.3%,60岁以上2例,占7.1%。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8年,以两个月内的患者为多数。28例患者中右侧第一支痛4例,第二支痛3例,第三支痛3例,第一、三支痛2例,第一、二、三支痛3例,第二、三支痛1例,两侧一支痛1例,左侧第一支痛2例,第二支痛1例,第三支痛3例,第一、二、三支痛4例,第一、二支痛1例。  相似文献   

9.
火针加穴位阻断治疗三叉神经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火针加穴位阻断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5~87岁;病程1~10年.其中以第一支痛为主者3例,以第二支痛为主者10例,第3支痛为主者7例。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3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疗法 ,以局部取穴并透穴 ,兼取远端穴位 ,留针时间长为特点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 1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 1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 4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69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8年 ,以 1~ 5年为多。第 支痛 2例 ,第 支痛 7例 ,第 支痛 9例 ,第 、 支痛 2例 ,3支皆痛 1例。治疗方法1 .局部取穴并透穴第 支痛取太阳 ,进针后使用快速提插泻法得气 ,攒竹透鱼腰 ,透穴采用浅刺横透法 ,针感放散至前额后留针。第 支痛取四白 ,使用快速提插泻法得气 ,颧透下关 ,以上颌区域出现重胀感或…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针刺与穴位注射的方法 ,根据病情变化随症加减穴位 ,治疗急性乳腺炎 ,效果甚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年龄 2 4~ 30岁 ,其中 2 4~ 2 6岁 2 6例 ,2 7~ 30岁 4例 ;肿块最大直径 8cm ,最小直径 3cm ;经用中药与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18例 ;体温 37.5℃以下8例 ,37.6~ 38.5℃ 17例 ,38.6~ 39.2℃ 5例。1 2 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 :取患乳同侧之内关、足三里两穴常规消毒后 ,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4mL(2支 )刺入所选定的穴位 ,每穴注入 2mL。针刺治疗 :取肩井、膻中、少泽、内关、曲池、太冲等穴 ,留针 30min ,…  相似文献   

12.
组针浅刺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组160例中,男70例,女90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6年。其中单侧发病140例,双侧同时发病20例。治疗根据面神经分布及支配区域的情况,分为3个穴组,以眼睑肌痉挛为主者用第1组,穴位取阳白、攒竹、鱼腰、太阳、丝竹空,四白;以颧面肌痉挛为主者用第2组,穴取下关、四白、颧、牵正、迎香、巨;以口轮匝肌痉挛为主者用第3组,穴取颊车、地仓、大迎、水沟、承浆。全面肌痉挛者在3组穴位中酌情选用相应穴位,每次取穴4~8个。针具选用28~30号、3~5寸之毫针。每穴用针3~5支为一组,谓之组针。操作时右手持3~5支毫针之针柄,…  相似文献   

13.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患者 ,共 98例 ,分为两组。治疗组 78例 ,男 31例 ,女 47例 ;年龄 8~ 63岁 ;病程 3天~ 8年 ;颞颌关节疼痛者 65例 ,张口受限者 48例 ,弹响者 42例。对照组 2 0例 ,男 1 1例 ,女 9例 ;年龄 1 1~ 5 2岁 ;病程 1天~ 3个月 ;颞颌关节疼痛者 1 6例 ,张口受限者 6例 ,弹响者 5例。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加 TDP照射治疗。针刺取下关、翳风为主穴 ,配以合谷、外关、曲池、足三里、内庭。下关穴直刺 1 .5寸 ,得气后行雀啄法 1 min;翳风穴直刺 1寸 ,平补平泻 ;合谷、外关、曲池、足三里、内庭诸穴直刺进针后行导气法取得针…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三叉神经痛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1 995年 2月~ 1 998年 2月采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 36例获得较好疗效 ,并设对照组 1 5例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5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2 3例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者 2 3岁 ;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2天。额支痛 4例 ,上颌支痛为主 30例 ,下颌支痛为主 1 7例。就诊时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 ,即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 36例 ,对照组 1 5例采用单纯针刺 ,两组在性别 ,年龄 ,病程上无显著差异。1 .2 诊断标准为骤然发生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剧烈疼痛。其痛如刀割 ,火灼 ,针…  相似文献   

15.
笔者临床采用针刺百会 (天 )涌泉 (地 )二穴治疗头顶痛 5 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0例头顶痛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8岁 ;发病时间最短 2d ,最长 4浕。2 治疗方法取百会穴、涌泉穴针刺治疗 ,针刺用泻法 ,留针 30min。每隔 5min行针一次 ,以增强针感 ,提高针刺疗效。3 疗效分析3 1 疗效标准 经针刺治疗后 ,患者头顶痛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 1浕未复发者为痊愈 ;头顶痛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者为显效 ;头顶痛及临床症状较前减轻者为有效。3 2 治疗结果 临床针刺治疗 5 0例头顶痛患…  相似文献   

16.
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阳痿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痿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多表现为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 ,常令患者苦恼不堪。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本病 6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9例患者中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 8岁 ;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6个月 ;惊恐伤肾型 19例 ,湿热下注型 16例 ,心脾损伤型 19例 ,命门火衰型 15例。2 治疗方法(1)针刺治疗 :针刺时选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等穴。命门火衰者配太溪、心俞穴 ;心脾受损者配厥阴俞、脾俞穴 ;恐惧伤肾者配心俞、大陵穴 ;湿热下注者配间使、胆俞穴。治疗时均采用补法 ,待进针得…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合针刺治疗胃下垂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穴位注射合并针刺治疗胃下垂 5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7例中男性 39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1 7~ 61岁 ;病程 1个月~ 35年。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穴位注射与针刺交替应用。穴位注射 :采用黄芪注射液 1 0 ml,穴位常规消毒后分别注入气海穴、关元穴及双侧足三里穴 ,每穴每次 2 .5ml,隔日 1次针刺 :选用 2 8号 2寸毫针 ,取中脘透下脘 ,天枢透外陵 ,气海透关元 ,足三里直刺 ,以上诸穴均采用热补手法 ,留针 30 min,每 1 0 min行针 1次 ,隔日治疗 1次。穴位注射与针刺交替应用 ,1 0日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治愈 …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习惯性便秘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1997~2002年期间采用针刺治疗习惯性便秘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5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30~7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0年;大便间隔天数最短3天,最长10天,平均5天;中医辨证属肠胃积热者8例,属气机郁滞者7例,气血亏虚者10例,肾阳虚者5例。针刺治疗期间停止药物及其他治疗。2治疗方法2.1 针刺取穴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随证配穴:肠胃积热者配曲池、内庭;气机郁滞者配支沟、太冲;气血亏虚者配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肾阳虚者配关元、肾俞。2.2针刺方法取30号60mm毫针先直刺双侧上巨虚,进针1~1.5寸,提插捻转至…  相似文献   

19.
自 1998年以来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及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4 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 6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8年 ;其中穴位注射 19例 ,针刺 2 1例 ,均为门诊病人。2 治疗方法取穴两组相同 ,均以环中穴为主穴 ,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秩边、自环俞、肾俞为配穴 ,酌情选用 3~ 4穴。操作 :针刺组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 ,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 ,休息 1周 ,行第 2疗程。穴位注射组先将雪莲注射液 4ml、复方当归注射液 4ml、维生素B12 2ml加入 10 %葡萄糖 15ml内…  相似文献   

20.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2~55岁,病程1周~3个月;单侧发病15例,双侧发病5例。缓慢起病者较急剧起病者为多,多为原发性或不明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放射性灼痛,行动时加重,沿坐骨神经通路上有放射痛和明显的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治疗方法 采用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穴为主。按疼痛放射部位,每次取2~6个穴,常用配穴:1环跳配阳陵泉、昆仑、委中、悬钟。2环跳配昆仑、承山、委中。3环跳配风市、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可轮流重复使用。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后,将针刺入到相应深度后,捻转进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