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103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试验组,2007级105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评价,试验组采用发展性教学评价.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考试成绩,并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86.39±5.91)分和(83.08±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教学评价有助于调动护理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反馈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操作技能水平。方法将120名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采用课堂、作业、考试三位一体反馈式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各项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反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联合微格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本科护理专业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0名和对照组20名。两组的培训内容为临床常用的急救技能操作,具体包括三项:心肺复苏,电除颤,简易呼吸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同伴互助学习联合微格教学法,比较两组急救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并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互助学习联合微格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急救技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教学理念,进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陷式情境教学在本科生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3组,在中医护理学临床病证辨证施护章节教学中分别用讲授法、一般情境教学法、缺陷式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3组的考核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采用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学生的成绩、课堂气氛、学生满意度优于其他组(P<0.01)。结论缺陷式情境教学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微格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技能强化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4名大学三年级护理本科生按照班级分为两组,选取1~3班110名学生为试验组,4~6班104名学生为对照组。在护理临床技能强化实训课程教学中,试验组实施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t=5.254,P0.001)、评判性思维能力(t=6.466,P0.001)和临床沟通能力(t=8.003,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微格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技能强化课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本科生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两个班的本科生分别作为试验组(n=92)和对照组(n=90)。在儿科护理学临床实训教学中,试验组采用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见习。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的差异,并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为(81.54±3.31)分,对照组为(78.46±4.0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8,P0.01)。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为回放式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创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12月在我院急诊科临床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生,采用行为回放式教学法进行创伤急救技能教学。主要为:提前1周将创伤急救技能标准操作视频发给学生自学;课上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指导,让学生分组根据案例完成创伤评估、急救四项技术操作,由学生对操作过程全程录像;教师回放视频,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反思和互评操作中的问题,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评分和教学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的创伤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6.80±7.49)分和(85.79±5.22)分;96.67%的学生希望今后继续应用行为回放式教学法进行创伤急救护理教学。结论行为回放式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获得学生认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选取2014级152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2015级155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方法组织教学,试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本科生的急救护理实践考试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急救护理学实践考试成绩、自我导向能力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护理本科生对教学效果评价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法有助于护理本科生实践考试成绩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升,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端模拟系统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燕  赵立民 《护理研究》2008,22(1):79-80
[目的]探讨及评价高端模拟系统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学习内容和学时相同,实验组使用高端仿真模拟培训技术进行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操作成绩及综合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应用高端模拟系统可提高护理本科生急救操作水平和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情境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中护五年制学生95人,随机分为试验组47人和对照组48人。试验组采用情境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调查问卷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学生对于情境案例教学法给予了良好的评价。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显示,试验组的成绩除了仪表和回答问题两项外其余各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情境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5):5-6
4理解西方护理模式/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护理学科常用的模式/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社会,在进行护理理论的教学中发现,无论是阅读原文还是翻译为中文的理论,往往会感到文字上生涩,某些概念比较生僻,对照原版文字还会发现翻译上的不一致性,这些都成为我国护理人员理解西方护理理论的障碍。现举几个实例:①Roy在其适应模式中认为相关刺激(contextual stimuli)和固有刺激(residual stim-uli)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刺激,必须在二级评估时加以区分。而这两类刺激的区分往往是理解该理论的难点之一,更容易理解与更容易应用的方式是根据刺激的来源评估患…  相似文献   

14.
整体护理病区直接、间接护理时间的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行整体护理病区护理人员工时的测定,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时间消耗情况.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内科、外科、干部病区及其他科中抽取30例病人,用单盲法对其每日的护理干预及各班次内容在调查表中予以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位病人白斑平均的直接护理时间为88.4min,占58.08%.结论护理部有效的管理、相关部门及时的协调,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从效益角度出发寻求管理途径,以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的间接护理时间,增加直接护理时间,是缓解护理人员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3例实施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血压、心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及术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血压以及心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其满意度93.01%(133/143)明显优于对照组40.00%(40/100)(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不良心理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护理查房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评价责任护士汇报病历、患者评估、措施实施、健康教育能力、组织讨论问题、效果评价、终末质量监控的过程,量化评定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程度、能否正确确立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是否到位等评价护理查房的效果。结果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查房后对病情掌握程度、护理诊断的准确率、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实效性明显优于查房前(P〈0.001)。查房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查房前(P〈0.05)。结论责任护士以护理程序组织查房,提高了护士分析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美瑛  徐梅英  张晶  李清华  姚菁波 《护理研究》2008,22(36):3362-3362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1],也是确定护理服务的收费标准,是检验护理工作能否诚信服务于病人的试金石.规范落实分级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