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Ⅷ(FⅧ)或Ⅸ(FⅨ)缺陷引起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关节和(或)肌肉出血,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关节损伤、甚至是残疾。血友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外源性凝血因子替代疗法。现有的替代治疗方法有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两种。如果仅接受按需治疗,中重型患儿将在学龄期前后出现不可逆的关节病变~([1-2])。预防治疗能够预防出血的发生,减少出血所致滑膜损伤,预防关节病变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3])。早在1994年,预防治疗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血友病联盟定为重型儿童血友病的最佳治  相似文献   

2.
血友病是一种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提高血友病儿童生活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儿童血友病康复旨在通过疾病不同阶段的康复评估及治疗,达到改善患儿功能及预防残疾的目的。恰当的康复治疗可以加速损伤的恢复,防止或降低血友病患儿并发症和畸形的发生率,保持正常关节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及血友病B,多于儿童时期起病.长期反复出血易导致关节畸形,而按需治疗并不能逆转关节损伤,因此血友病的预防治疗逐渐受到重视.预防治疗旨在预防关节出血及关节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目前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预防治疗的有效性.然而,预防治疗在最佳方案的选择、抑制物的产生、高昂的治疗费用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1血友病儿童的现状血友病是遗传性、伴随终身的出血性疾病。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出血,以关节最为常见,肌肉出血次之,内脏出血少见但病情较重。重型血友病儿童多于2岁左右发生关节出血,此后反复的关节出血导致慢性血友病性关节炎进而因关节畸形而致残,几乎是血友病患者的共同结局。  相似文献   

5.
儿童血友病的预防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血友病儿童的现状血友病是遗传性、伴随终身的出血性疾病.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出血,以关节最为常见,肌肉出血次之,内脏出血少见但病情较重.重型血友病儿童多于2岁左右发生关节出血,此后反复的关节出血导致慢性血友病性关节炎进而因关节畸形而致残,几乎是血友病患者的共同结局.  相似文献   

6.
正血友病作为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多在儿童时期起病。据估计,在中国,14岁以下的血友病患儿大约有5~6万人。但现阶段,这些儿童的生活现状却不容乐观。北京儿童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6~18岁的血友病患儿中,90%存在血友病关节病变,超过半数以上的患儿有2个或2个以上的关节受累。出血所导致的疼痛、疾病导致的残疾、高昂的治疗费用、社会对于疾病的不了解等诸多因素,使得血友病患儿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血友  相似文献   

7.
血友病作为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由于其伴性遗传、外伤后出血和实验室的特殊改变而被人们认识。血友病诊治水平的发展很好地体现了医学、科技发展的历程,其经历了面对死亡的昨天、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和期待摆脱疾病束缚的明天。现代儿童血友病治疗理念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诊断和出血后替代治疗,更强调的是如何减少致残,使患儿获得与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的机会。综合治疗、家庭治疗和预防治疗的开展是实现血友病患儿正常生活的保障。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儿童患者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但是随着国家、社会的逐步重视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儿童血友病患者必将有着更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规律低剂量预防治疗重型血友病A患儿长期随访,采取磁共振等方法评估患儿的长期关节结局,并对影响关节结局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血友病中心,接受规律低剂量FVIII预防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进行长达10年的长期随访,收集其临床病例资料,统计患儿开始低剂量预防治疗年龄、随访时间、预防时间(总周数)、预防剂量等,应用年关节出血次数(AJBR)、靶关节数、关节磁共振评分(IPSG MRI评分)等评估患儿在长期规律低剂量预防治疗方案下关节的状态及其损伤程度。结果 21例患儿入组年龄为1岁9个月~17岁11个月,随访时间为6~10年,其关节MRI评分为2~24分(13.52±6.17),21/21(100%)有关节损伤,19/21例(91%)患儿有关节软骨损伤,17/21例(81%)患儿有骨质损伤。IPSG MRI评分越高,关节损害越严重;关节MRI评分与年关节出血次数、开始预防年龄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低剂量预防治疗下,长期随访100%患儿仍然有关节受损,说明低剂量方案有待提高;(2)儿童尽早开始低剂量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次数,可能改善关节结局;(3)关节MRI检查敏感发现关节结构破坏,可能是评估关节早期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第三代全长链重组凝血因子Ⅷ(f LFⅧ)预防治疗中间型、重型血友病A患儿的年出血次数、关节年出血次数和安全性。方法 2014-11-01—2016-11-30采用单中心、前瞻、非随机、自身对照比较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应用f LFⅧ进行大剂量预防治疗1年后的中间型、重型血友病A患儿年出血次数、关节年出血次数、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的改变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15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中位数15岁(5~18岁),所有患儿FⅧ活性(FⅧ∶C)2.2%,其中,重型血友病A 8例。应用f LFⅧ20~40 U/kg、每周2~3次进行大剂量预防治疗1年,年出血次数由(27.60±13.67)次降为(2.57±1.36)次(P0.001),减少了90.7%;关节年出血次数由(11.13±8.81)次降为(0.93±1.10)次(P0.001),减少了91.6%。7例经大剂量预防治疗达到关节年出血0次。不同程度的年出血次数均下降,其中重度年出血次数下降为0次。所有患儿在进行大剂量预防治疗1年间未发生药物相关副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FⅧ抑制物滴度检测有3例0.1 BU/m L,其余未检出。结论应用f LFⅧ进行大剂量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中间型、重型血友病A患儿年出血次数和关节年出血次数,安全、无副反应,无抑制物产生。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血友病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对生活质量改善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临床需要发展综合评估来比较和指导治疗。儿童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特殊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儿童健康包括三方面: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血友病儿童综合评估也应从这三方面出发,包括关节形态及功能评估、活动参与、生活质量评估。目前世界血友病联盟(WFH)推荐的血友病儿童关节形态及功能评估工具是血友病关节健康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血友病综合关怀模式在血友病患儿及家庭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成立血友病综合关怀团队,对血友病患儿实施综合关怀模式,了解血友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庭治疗开展情况。结果2006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血友病综合关怀模式的114例患儿中,3岁~6岁血友病患儿入托率为80%;6岁~18岁患儿入学率100%;31.6%患儿进行长期预防治疗;仅有34.1%的患儿在校(含幼儿园)期间不参加体育锻炼,29.8%患儿存在靶关节/慢性血友病性滑膜炎,37.7%患儿发生过关节出血;2010年北京市将血友病列入(门诊)大病报销范围;年度首诊患儿较综合关怀模式开展前增加33倍。结论北京地区血友病综合关怀模式的开展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了预防性注射和家庭治疗的开展,缩短了疾病的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12.
血友病作为先天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关节、肌肉.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将危及生命,而特殊部位(如眼部、咽喉部等)出血也十分重要.对血友病患儿出血的正确识别和恰当治疗至关重要,将减少致死致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本文介绍血友病患儿的几个特定部位的出血治疗.  相似文献   

13.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疾病,常见出血部位为关节和肌肉,反复发生有致残危险;严重出血是颅内出血,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致死.迄今为止,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仍是预防和治疗血友病出血的有效方法[1],但替代治疗后可能产生FⅧ或FⅨ抑制物,是导致凝血因子替代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血友病防治工作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同时抑制物的发生率也在攀升.因此,全面、正确地了解抑制物的产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对于合理有效预防和处理血友病抑制物的产生,改善血友病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emophilia joint health score,HJHS)在重型血友病A(hemophilia A,HA患儿关节病变评价及早期发现关节功能障碍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队列研究,以中国血友病个体化预防研究(China hemophilia individualized prophylaxis study,CHIPS)为背景,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血友病门诊的患儿基本资料,入组的20例4~7岁曾有关节出血史的重型HA患儿进行双侧肘、膝、踝6个目标关节进行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JHS)及超声(US)检查;并回顾性收集入组前3个月关节出血情况数据。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20例中位年龄4.75(4.00~7.58)岁重型HA病例,共进行了120个目标关节HJHS及US检查:其中26.7%(32/120)的关节有出血记录;入组前3个月内20例中位关节出血次数1(0~6)次,有出血的关节HJHS评分与无出血的关节HJH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8,P=0.009),即有出血的关节HJHS评分分数高。HJHS评分与US评分结果存在差异(χ2=24.221,P0.001)。故两者不能互相替代。88个无出血记录的关节中有22.7%(20/88)US评分异常、36.3%(33/88)HJHS评分异常,其中12个关节(17.6%)US评分正常,但HJHS评分异常,此12个关节与有关节出血伴HJHS评分和US评分异常的关节HJH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3,P=0.012)。关节异常部位以膝关节(50%,6/12)最多,肿胀(58.3%,7/12)为最常见的评分异常项目。结论对学龄前重型血友病A患儿开展HJHS检查,可发现无出血关节早期病变史,且HJHS评分与US评分结果存在差异,因此对患儿关节应进行综合评估,以保持患儿关节健康状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学龄期至青春期中重型血友病患儿骨代谢、骨密度(BMD)情况,为提高中国血友病患儿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门诊就诊的28例学龄期至青春期的中重型血友病患儿进行骨密度和骨代谢检测,记录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患儿中位年龄12.9(6~18)岁;血友病A 22例(78.6%),血友病B 6例(21.4%);重型19例(67.9%),中间型9例(32.1%);骨密度平均值为(151.86±25.93)g/L,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平均值(191.48±20.36)g/L],P0.05。(2)患儿骨密度减低与年龄、首次出血时间、出血次数无明显(P0.05);但与户外活动频次及就学情况显著相关(P=0.0002和0.0016)。结论目前中国学龄期至青春期中重型血友病患儿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不伴有骨代谢异常。患儿无需盲目补钙,而应通过减少关节出血次数、加强户外活动鼓励就学来改善骨密度状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血友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AHG缺乏症,第Ⅷ因子缺乏症),血友病B(血浆凝血活酶成份缺乏症,PTC缺乏症,第Ⅸ因子缺乏症)和血友病C(血浆凝血活酶前质缺乏症,PTA缺乏症,第Ⅺ因子缺乏症)。本病因严重出血危及生命或反复关节出血致残。因此,必须对血友病的出血采取紧急处理。临床表现全身各部位均可出现自发或轻度损伤后的程度不等的出血。如发生渗血可持继数小时、数天、数周之久。出血部位:1.粘膜:算衄、牙龈出血,舌尖破损出血。2.自发或外伤后皮下或肌肉血肿:多见于阴囊、大腿和臀部。3.关节出血:见于重型和中型患者,最常见于膝、踝和肘,次为髋、  相似文献   

17.
预防治疗是降低血友病致残率的关键,但预防治疗剂量方法依经济条件、凝血因子在体内代谢的不同而各地有所差异,而且在临床,同样的凝血因子浓度,患儿出血倾向却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个体化预防治疗将是未来的方向。应分别从基于药代动力学的预防治疗方案、基于临床出血症状的预防治疗方案、基于关节评估的预防治疗方案,以及基于凝血酶时间的预防治疗方案等方面,对血友病进行个体化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FⅧ)长期小剂量次级预防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的疗效与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4月1日~2011年4月1日我院16位2~16岁重度血友病A患儿进行FⅧ预防性静脉输注(每次5~15 U/kg,间隔3 d),记录治疗前1年与治疗后1年的关节出血次数,同一关节反复出血的情况,治疗前后FⅧ抑制物产生情况,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丁肝、戊肝感染情况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1年关节出血次数为(29.69±4.48),治疗后1年关节出血次数为(10.94±3.30)次,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为45.2%,治疗后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为14.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FⅧ抑制物产生率为12.5%,产生率低及抗体滴度低,治疗前后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均阴性,肝功能正常。结论 FⅧ长期小剂量次级预防输注可有效减少中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次数,同时可有效减少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关节的功能,且FⅧ抑制物产生率及滴度低,无相关疾病传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93例血友病患儿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患儿的发病年龄、病例特点、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血友病甲78例(84%),血友病乙15例(16%),其中重型45例(48%),中型33例(35%),轻型14例(15%),亚临床型1例(1%)。各种类型的出血为小儿血友病的主要表现,重型多见于婴幼儿,其中6例发生颅内出血(6%);关节病变及严重关节畸形多见于年长儿,共6例(6%)。初次出现出血症状的中位年龄为1.5(0~12.0)岁,但初次诊断的中位年龄为5.4(0.4~12.0)岁。延迟诊断的原因多种多样。结论延迟诊断、延误因子替代治疗是导致脏器出血和关节畸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血友病患儿出血与关节病变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及成都市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7岁重型血友病A且有关节出血记录的患儿,以患儿关节出血为研究关节,收集前3个月研究关节的出血次数,应用超声、X线、磁共振成像(MRI)和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HJHS)评分系统对关节进行评估。将关节出血次数与超声、X线、MRI和HJH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超声、X线、MRI和HJHS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共收集重型血友病A患儿18例,年龄(5.6±1.8)岁,共30个出血关节,中位年关节出血次数为4次(4~16次),中位年靶关节出血次数为8次(4~16次)。2.关节出血次数与超声、X线评估有相关性(r=0.390,P=0.033;r=0.517,P=0.008),与HJHS评估、MRI评估均无相关性(均P>0.05)。3.超声、X射线、HJHS和MRI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5(超声与X线),r=0.510(超声与HJHS),r=0.812(超声与MRI),r=0.666(X线与HJHS),r=0.911(X线与MRI),r=0.781(HJHS与MRI),均P<0.01]。4.关节超声和/或MRI评估异常的关节中,出血次数与关节评估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关节出血与关节评估获得的关节病变程度结果不一致,因此准确判断关节病变情况需综合评估关节结构、功能等,以便更加全面地指导血友病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