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小脑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切除大鼠一侧迷路,观察小脑绒球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前庭代偿中可能的作用。结果:单侧迷路切除术(UL)后可诱导双侧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减少,术后1 d最少,此后3~7 d处于上升趋势,7 d时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手术两侧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L后可诱导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减少,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i, MVN)内γ-氨基丁酸A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 GABAA receptor)α1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术后1、3、7天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前三组切除大鼠一侧迷路,第4组行假手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术后1、3、7天组前庭内侧核区GABAA受体α1亚型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前庭代偿中可能的作用 ,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后1天、3天、7天组行为学上开始均有前庭静态症状,术后7天时前庭静态症状均消失,假手术组无相关症状出现.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前庭内侧核中各组手术侧与对侧比较及术后1天、3天、7天组与假手术组比较,GABAA受体α1亚型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庭代偿的早期,GABAA受体α1亚型表达的变化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VN)内Ⅰ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5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迷路破坏组(24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破坏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2h、36h、7d)2组动物MVN内mGluR5的表达变化。结果: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同侧MVN区Ⅰ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5增高,术后12h最高,术后36h开始降低,至术后7d后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侧和术侧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MVN区Ⅰ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5增高。初级前庭传入或中枢前庭神经元的静息放电降低可能与Ⅰ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5增高有关,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edialvestibular nuclei,MVN)内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group I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1)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8只,分为迷路破坏组(20只)和对照组(8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破坏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2h、36h、7d、30d)两组动物MVN内mGluR1的表达变化。结果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同侧MVN区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术后12h最少,术后36h开始增加,至术后7d和30d后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侧和术侧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MVN区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初级前庭传入或中枢前庭神经元的静息放电降低可能与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有关,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GABA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迷路破坏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 d、3 d、7 d)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 d、3 d、7 d组两侧比较及术后1 d、3 d、7 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表达的变化极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天麻素对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UL)后大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对前庭功能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假手术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β1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12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按照上述分组方式,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3、7天)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GABAA受体β1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3、7夭组大鼠左右两侧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GABAA受体β1亚型表达无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豚鼠迷路瘘管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眩晕模型,用于后续探讨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前庭代偿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实验用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单侧迷路破坏组,B组为迷路瘘管+术耳鼓气耳镜鼓气组,C组为单纯迷路瘘管组。三组分别进行手术,动物苏醒出现单侧前庭功能紊乱症状后(以此记为术后零时),A、C组作为对照组不做处理,B组用鼓气耳镜适当的增加患耳外耳道内的压力,每天1次。分别于术后0h、24h、48h、1w、2w、3w等不同时间段记录三组动物的失衡症状即自发性眼震频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评分。结果通过对动物自发性眼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评分的定量观察,可知同一时间段(除Oh外)各失衡症状B组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组内自发性眼震、头偏斜和失衡行为评分在各个时间段之间均有差异,各时间段失衡症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轻直至消失,B组减轻程度不及其他两组。至术后48h,三组均已无自发性眼震,B组用鼓气耳镜给术耳外耳道适当鼓气仍可出现(5~6次/15秒)的眼震,其他两组无。至术后2w,A、C两组各失衡症状均已不存在,B组仍存在头偏斜等失衡症状,用鼓气耳镜给术耳外耳道适当鼓气仍可出现(5~6次/15秒)的眼震。这种现象直到术后3w还存在。结论 1.制造迷路瘘管并且用鼓气耳镜适当增加术耳外耳道压力方法可建立眩晕动物模型;2.本实验建立的眩晕动物模型通过诱发眩晕可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M受体)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vestibular nucleus)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对M受体M1、M3、M4亚型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M1、M3、M4在前庭神经核中均有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也证实了M3 mRNA在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结论本实验首次表明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存在着多种M受体亚型,但它们在前庭神经核中如何发挥功能性作用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C57BL/6J小鼠急性前庭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行为学评估。方法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20~30g)共21只,随机分成单侧迷路切除术组(n=15)及假手术组(n=6)两组。单侧迷路切除术组小鼠,在麻醉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其左耳的单侧迷路切除术(UL),行耳前切口,钝性分离组织,勾除鼓膜、锤骨、砧骨,电凝镫骨动脉,勾除镫骨,打开镫骨底板,暴露前庭池,用吸引器吸除流出的内淋巴液,用精细的勾针分离椭圆囊及球囊,并用勾针破坏该区域剩余的前庭神经上皮细胞及半规管,最后往前庭内塞入含有无水乙醇的明胶海绵,缝合皮肤。而假手术组小鼠,通过耳前切口打开其外耳道,缝合皮肤。对所有术后小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在术后第10天进行爬杆试验、平衡木试验的行为学检测。结果所有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小鼠在清醒后均开始出现一种特殊的偏斜姿势,头右偏,走路时向右转圈,身体筒状翻滚,提尾时出现以身体为轴线的旋转。以上体征在一周内逐渐缓解。术后第10天,手术组跟假手术组相比,爬杆试验(P=0.000)及平衡术试验(P=0.002)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使用单侧迷路切除术(UL)配合化学切除的方法能建立稳定、有效、造模成功率高的急性前庭损伤小鼠模型。在术后一周时,可观察到小鼠的部分静态症状明显缓解。而行为学检测结果提示在术后第10天,前庭损伤小鼠模型尚未完全完成前庭代偿。  相似文献   

11.
Merocel intra-nasal pack are very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epistaxis. Different forms of Merocel are very usefull in external otitis and after endonasal and middle ear surgery. They can protect some particular structures during oto-neuro and head and neck surger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Philip M. Stell     
This issue is dedicated to Philip Stell as a small acknowledgement of his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Journal. Without Philip Stell the Journal would never have started and its success is based on his input first as Editor and later as Chairman of the Editorial Board. In addition he has contributed 20 Editorials and 48 personal paper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sheer volume of his contributions is their quality, which has set a standard to which we all aspire but none of us reach.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