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陕西3所院校75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检出率21.69%,SCL-90各因子分存在城乡和文理科差异(P值均〈0.05)。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显著相关(P值均〈0.01),自责、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应对方式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改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CSQ)对2至4年级320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研究对象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非常显著高全国常模,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得分非常显著低于大学生样本(P〈0.01)。生活事件中人际、学习、健康三因子以及应对方式中自责、退避、合理化三因子与SCL-90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年级大学生健康状况优于大学生样本,劣于1986年健康成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身体健康生活事件和自责、逃避、合理化、幻想应对方式均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监狱干警心理健康状况,并考察应对方式在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SCL-90、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190名重庆监狱干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监狱干警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低于全国常模(t=2.13,P<0.01);②SCL- 90得分与生活满意度、解决问题显著负相关(r=-0.52,-0.28;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t=0.58,0.25,0.48,0.52;P<0.01);③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和合理化4个因子在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生活满意度不仅可以直接对监狱干警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影响,还通过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和合理化间接影响监狱干警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随机选取的某民办高校19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应付方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2除求助因子,其他方面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006,5.111,3.781,5.266,3.781;P0.05)。生源地类型与应付方式各个因子无显著差异,文理科生在解决问题上面有非常显著差异(t=2.694,P0.01);3SCL-90各因子与中国青年常模相比,仅在人际关系敏感(t=-4.073,P0.01)和忧郁(t=-2.104,P0.05)有显著差异;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7.967~-2.483,P0.05)。SCL-90多数因子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之间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求助两个因子呈现出负相关(r=-0.187~0.417,P0.05);4回归分析表明,应付方式可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85.5%的变异量。结论:应付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壮族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促进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284名壮族大学生对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壮族大学男生在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等因子方面得分均高于壮族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28,7.269,13.267,13.549,9.687;P0.01);求助因子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212,P0.01)。壮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较均较低,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t=-4.882,-10.128,-22.954,-20.054,-12.653,-18.383,-8.656,-22.729,-17.073;P0.01)。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现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因子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自责因子进入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回归方程,分别解释变异的10.4%、18.9%、18.7%、8.5%、14.6%。结论:壮族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东南沿海部队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航空兵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东南沿海部队飞行员200名(歼击机与直升机飞行员各100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CSQ)测试,研究东南沿海部队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1)SCL-90测评结果:除恐怖因子分外,东南沿海部队飞行员SCL-90总分及其余因子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军人常模(t=-5.040,-2.696,-4.911,-8.289,-5.529,-3.895,-4.649,-6.187,-4.759;P0.01);东南沿海部队歼击机飞行员SCL-90总分、敌对因子分明显高于东南沿海部队直升机飞行员(t=2.524,2.239;P0.05),其余因子分与直升机飞行员无明显差别(P0.05);(2)CSQ测评结果:东南沿海部队飞行员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军人常模(t=23.214,6.164;P0.01),退避、合理化、幻想和自责因子分明显低于中国军人常模(t=-6.565,-10.682,-10.815,-17.000;P0.01);(3)东南沿海部队飞行员SCL-90总分与应对方式各因子均显著相关(r=-0.128,-0.116,0.407,0.388,0.333,0.224;P0.05),其中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r=-0.128,-0.116;P0.05),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r=0.407,0.388,0.333,0.224;P0.05),SCL-90各因子分与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均呈正相关(r=0.122~0.450,P0.05)。结论:东南沿海部队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与其较少选择消极(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有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引导飞行员少选择消极(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以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量化评估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对2013年首次夏秋季入伍的421名新兵进行团体测定。结果:1与地方常模比较,新兵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增高(t=6.311,5,265,2.526,5.514,4.101,5.757;P0.05);与新兵常模比较,新兵在SCL-90躯体因子上显著增高(t=2.241,P0.05),在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降低(t=-3.017,-4,630,-2,451;P0.05);与军人常模比较,新兵在SCL-90躯体、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总分因子上显著增高(t=6.601,7.100,5.414,5.042,6.695,3.215,3.384,4.585,5.264;P0.05);2新兵在应付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上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42.972,8.122;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显著降低(t=-27.736,-17.066,-11.180,-21.248;P0.05);3新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负相关(P0.05),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呈正相关(P0.05);4对心理健康影响大小依次是自责、幻想、解决问题、合理化。结论: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应对方式成熟,但存在一些心身上的不良反应,有必要针对性的加强心理引导及重视新兵成熟型应付方式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等职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我院320名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责与幻想对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求助对心理健康有积极效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有效的应对方式及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探讨高等职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我院320名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责与幻想对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求助对心理健康有积极效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有效的应对方式及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信兵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信兵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某通信团832名官兵进行测试。结果①通信兵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大学生(P〈0.01),并且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级别上呈显著性差异(P〈0.01);②通信兵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解决问题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通信兵社会支持总分与个人因素、部队因素、家庭因素3方面的10个因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在通信兵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路径中,有2条直接路径和4条间接路径。成熟应对方式与不成熟应对方式直接影响通信兵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其社会支持。结论通信兵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个人因素、部队因素和家庭因素等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趋于成熟;男女大学生在解决问题(t=2.02,P0.05)、求助(t=-2.41,P0.05)和幻想(t=-4.17,P0.01)因子上差异显著;专科生和本科生在解决问题(t=2.41,P0.05)、自责(t=-2.60,P0.05)、求助(t=4.21,P0.01)、退避(t=-2.34,P0.05)、合理化(t=-2.58,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退避(t=2.10,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来自城镇与农村的大学生在退避(t=2.21,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F(4,723)=31.99,P0.01]、求助[F(4,723)=20.43,P0.01]、自责[F(4,723)=25.79,P0.01]、幻想[F(4,723)=19.09,P0.01]、退避[F(4,723)=16.78,P0.01]、合理化[F(4,723)=5.85,P0.01]上差异显著;大学生应对方式因子与心理适应能力呈显著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因子能够预测心理适应能力。结论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与应激源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组680例年龄16~18岁的首发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制深入访谈提纲的测评,与常模比较,并做相关分析。结果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表现突出;应激源和SCL-90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或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应激源总分、消极应对方式和SCL-90总分呈高度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应激源、应对方式高度相关;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之间相互关系影响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罪犯人性观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狱所心理健康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RPHN)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测评.并选取相匹配的180名大、中、小学男生做对照.结果 青少年罪犯在值得信任因子上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青少年罪犯人性观与罪犯受教育程度、入狱时间、父亲受教育程度呈显著相关性(P<0.05,P<0.01).青少年罪犯人性观的愤世嫉俗因子项与其心理健康中抑郁、敌对两因子项呈显著相关性(P<0.05).青少年罪犯人性观的值得信任因子项与其心理健康中偏执因子项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 青少年罪犯的人性观发展,与其本人的受教育程度、父亲的教育方式以及管教场所的心理、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时青少年罪犯人性观也影响着其心理健康.
Abstract:
Objeetive To learn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offender human nature and the related influence factors,which will supply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ison'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work. Methods A total of 170 juvenile offend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 Scale(RPHN) and SCL--90; and 180 college student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pupiles were choosen as normal controls. Results There we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trusted factor between juvenile offenders and the control group(P<0. 001). The juvenile offenders' human nature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evel of their education, imprisonment, level of their father's education (P<0. 05, P<0. 01). The juvenile offenders' cynical factor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depression factor and hostility factor of their mental health(P<0. 05). The juvenile offenders'trusted factor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aranoid factor of their mental health(P<0. 05). Conclusion Level of education of juvenile offender-s,their father's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psychologic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prison has influence on human nature views, and juvenile offenders' human nature views has influence on their mental health.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为应急管理的心理恢复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SCSQ)、大五人格量表(BFQ),随机抽样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1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在SCL-90上的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成熟的应对方式与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不成熟或混合的应对方式与之负相关;3BFQ5个特质均与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4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可以有效预测16.7%的变异,合理化(8.4%),人格特质中社交性因子(5.8%)。结论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因子以及人格特质中的社交性因子可以有效的预测突发公共事件易感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合理化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解决问题和社交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以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本次调查采取方便取样方法,在2008年11月~2009年1月期间对石家庄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正常在岗、无精神疾病的健康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包括:1一般情况问卷;2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应对方式问卷。结果在331份有效问卷中88名(占26.59%)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200分和/或至少1个因子平均分≥3。医护人员在躯体化(P0.01)、强迫(P0.01)、人际敏感(P0.01)、抑郁(P0.01)、焦虑(P0.01)、敌对(P0.05)等项目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其中护士组躯体化的得分高于医生组(P0.01),敌对的得分低于医生组(P0.05)。不同科室医护人员之间的比较发现,急诊科医护人员在躯体化(P0.05)、强迫(P0.05)和敌对(P0.05)得分上高于其他科室;内科医护人员在抑郁(P0.05)和焦虑(P0.05)得分上高于其他科室。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发现,医护人员最常使用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8.50±2.13)和求助(4.76±1.79),都属于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同岗位、性别、科室医护人员在使用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责和退避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解决问题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结论被调查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别;医护人员通常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煤炭企业管理者主要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在开滦10万人口的总样本中,抽取比例为5%(10万人×5%=5000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法确定管理者样本为1146人。以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定管理者的应对方式,以一般心理健康量表评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管理者的精神症状。结果特质积极应对和特质应对活跃的压力值明显低于特质消极应对和特质应对逃避的压力值(P〈0.001),简易积极应对方式的压力水平也低于简易消极应对方式的压力水平。除了简易积极应对与SCL-90相关不显著外,特质积极与SCL-90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特质消极和简易消极与SCL-90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越积极应对,心理越健康,心身越健康;越消极应对,心理越不健康,心身越不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428名医学专业女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1医学专业女大学生SCL-90的躯体化、偏执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青年组,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2~4.232,P0.05);2医学专业女大学生EPQ的N、P因子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E、L因子与SCL-90大多数因子呈负相关。结论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个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初中学生个人素质、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人从健康变为不健康呢 ?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角度去寻求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某些个人的素质会使人容易产生心理不健康。研究发现 ,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与焦虑水平、抑郁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1] ;自我效能低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困扰 ,而保持较高的自我效能可以促进身心健康[2 ] 。对应对方式的研究也发现 ,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相关 ,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相关[3] 。另一种解释认为压力事件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有关研究表明 ,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有…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贫困生的自尊水平,心理健康现状,重点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福州大学6个学院的321名贫困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贫困生的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存在着较高的负相关,呈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 一方面,贫困生的自尊受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与自尊水平相关较高的3个SCL-90因子为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另一方面,贫困生的自尊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