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F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和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808例,其中椎体屈曲压缩型骨折434例,爆裂型骨折217例,骨折脱位型157例,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72例,完全性神经损伤61例,不完全性神经损伤111例。结果经1-6年随访,根据手术前后X线摄片测定椎体前、后缘高度,前缘术前平均高度48%,术后96%。后缘术前平均高度93%,术后98%。Coob角术前23^o,术后降为2^o,完全性神经损伤完全恢复8例,部分恢复30例,无恢复23例,不完全神经损伤完全恢复73例,大部分恢复38例。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容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内固定的良好器具。  相似文献   

2.
AF复位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AF椎弓根固定复位并椎体缺损空洞部位充填骨水泥,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AF系统复位内固定,根据临床神经症状和影像资料行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复位后经后路向伤椎内骨缺损注射骨水泥充填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术前及术后随访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和相邻间隙变化等。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16例均获随访,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无塌陷、间隙无明显改变,术前神经症状消失。结论AF短节段复位固定、骨水泥充填伤椎骨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能有效地填充椎体内骨缺损,而且可早期下床活动,无椎体高度丢情况。  相似文献   

3.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间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32例。部分患者行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术后9~13个月的随访,与术前比较,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s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恢复(P〈0.01)。本组患者脊髓损伤分级评判,除1例完全性瘫痪患者术后无功能恢复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固定牢靠,椎体高度再丢失少。间接复位能使突入椎管腔内的伤椎椎体后壁精确复位,使椎管有效减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二侧置钉辅以经二侧椎弓根椎体内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二侧置钉辅以经二侧椎弓根椎体内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方法 治疗21例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分别是310、38.5%,术后分别是2.50、95%,术前术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摄片复查,所有骨折复位及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后随访均未见伤椎高度明显丢失和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发生.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二侧置钉辅以经二侧椎弓根椎体内同种异体骨颗粒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不仅骨折复位及椎体高度恢复满意,而且降低了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概率,是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SS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S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15例,同时行横突间植骨融合.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15例均固定坚固,无1例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15例植骨均融合,10例伤椎椎体高度恢复,5例残留15%~30%的压缩未恢复.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级,4例A级未恢复,其余均有1级以上恢复.结论:SSE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可实施三维矫正固定并可定量调节复位,固定坚固.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可减小伤椎椎体内的空隙,可能有利于椎体骨折愈合,增加前柱、中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球囊扩张自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体位复位、球囊扩张及椎体内植骨并经伤椎行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7例.结果 随访4~36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后Cobb角、椎体高度均恢复满意,骨折均愈合,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内固定取出后未发现椎体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球囊扩张自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增加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采用增加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短节段钉棒内固定,观察患者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脊柱Cobb角、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前缘高度、脊柱Cobb角较术前明显恢复(P<0.01),无断钉、断棒。结论选择性增加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严重骨折,术中伤椎复位满意、术后固定牢固、脊柱稳定性好,有利于伤椎骨折愈合和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与康复。  相似文献   

8.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效果。方法对23例胸腰段单节段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复位情况。结果23例均取得良好复位及固定效果,伤椎压缩百分比从术前(41.2±9.6)%到术后(4.2±4.8)%。随访1年复查X线片椎体高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到有效复位,获得良好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CD、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CD、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CD(33例)、AF(32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必要时切除椎板减压,直视下嵌击性复位。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65例获3-29个月随访,行X线及CT复查,骨折脱位复位率达95%。CD组中有2例断钉,3例钉棒松动,椎体复位高度丢失4~6mm。AF组无1例断钉及钉棒松动。结论 CD、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固定牢靠,椎体高度再丢失少。AF较CD操作更加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2例经椎弓根椎间融合与A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应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间融合并AF系统复位内固定,以提高复位效果与脊柱的稳定性。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3~23个月,伤椎均与上位椎体间融合,无矫正角度与高度丢失,无断钉及螺钉松动,神经功能平均1.5级以上的恢复。结论:经椎弓根椎间融合与AF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复位可靠,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椎体间融合更符合生物力学内环境的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1.
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疗效。[方法]3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横突间或者侧后方植骨,恢复骨折椎体高度,纠正胸腰椎序列,重建脊柱稳定。通过术前、术后2周、8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经过术后6~8个月的随访,平均11.4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前对比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8个月对比术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能够很好的对伤椎进行复位,恢复脊柱序列,增加固定椎的牢固性,也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行经后路减压,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横突间或者椎间植骨,恢复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的椎体。结果经过术后6~18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前对比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8个月对比术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伤椎复位较好,矫正后凸畸形的同时,也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本院自2002年7月~2009年1月采用后路AF复位、固定,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28例,椎体高度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观察治疗后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变化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无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随访12~22个月,平均13.20个月。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94.2%,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结论后路经伤椎置钉有助于骨折复位,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可重建脊柱稳定、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钉棒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经伤椎钉棒系统节段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12例,其中2个椎体11例,3个椎体1例,伤椎均为相邻椎体,除椎弓根损伤椎体外,所有伤椎及邻近上-正常椎体均置钉.结果 所有置入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结论 使用钉棒系统经伤椎多节段固定胸腰椎骨折可以提高生物力学稳定性,帮助骨折复位和矫正后凸.  相似文献   

16.
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开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26例,同时行横突间、关节突植骨融合。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2.5个月。26例均固定坚固,无1例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26例植骨均融合,22例伤椎椎体高度恢复,4例残留20%~30%的压缩未恢复。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级,3例A级未恢复,其余均有1级以上恢复。结论TENOR脊柱系统操作简便,可实施三维矫正固定并可定量调节复位,固定坚固。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可减小伤椎椎体内的空隙,可能有利于椎体骨折愈合,增加前柱、中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伤椎置钉辅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伤椎置钉辅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3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结果 随访12~18个月,术前Cobb角、伤椎相对高度分别是21.5°、46.5°,术后分别是2.4°、3.4°,术前术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所有骨折复位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置钉辅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不仅骨折复位满意,而且降低了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概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AF复位固定术中造影对判断椎管减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AF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术中造影的意义。方法总结应用AF系统对伤椎进行复位及内固定,术中结合椎管造影决定是否直接开放椎管减压的28例病例,从影像学、手术操作过程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分析疗效。结果伤椎高度从46.1%恢复到正常的94.2%,水平移位完全恢复,Cobb氏角由术前21.6°恢复到术后3.7°。椎管受压程度:删除椎管开放减压的5例病例,受压面积从术前41%恢复到术后16%,受压的矢状径从术前54.7%恢复到80.8%。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依照Frankel分级标准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AF系统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治疗效果良好,对其合理选用并结合术中造影可以达到优于其它固定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新型椎体扩张器经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胸腰段爆裂性骨折16例,根据AO分型:A2型10例.A3型6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2例,B级2例,C级2例,D级3例,E级7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椎体扩张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椎管减压(或不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 结果 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8.3±2.5)mm恢复到术后(25.1±2.8)mm,Cobb角由术前36.33°±2.14°恢复到术后2.77°±0.41°(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椎经扩张器扩张后平均椎体内植骨量(10.53±3.62)cm3 椎体扩张器下伤椎椎体内植骨未引起神经、血管损伤等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伤椎前缘高度丢失和Cobb角与术后1周相比无明显变化,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 结论 采用新型椎体扩张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由于椎体高度丢失所导致的并发症;椎体扩张器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胸腰段椎体新鲜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后,多数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但椎体内塌陷的骨支架结构往往不能同时恢复,形成椎体内的空隙,这种中前柱的缺损如不进行有效重建,则可能在晚期发生伤椎椎体的塌陷和矫正度的丢失,并可引发内固定疲劳失败及迟发性神经损伤。本研究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后经伤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行开放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新鲜爆裂性骨折患者19例,并进行了随访以探讨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