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贫困大学生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心理社会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贫困生有较高的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且与心理防卸机制、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应激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根据这一群体的特定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贫困生比例的不断上升及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引起研究者关注,本文在概括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贫困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指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卢凤 《校园心理》2012,(4):269-270
<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目前高校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学生承受着由巨大的经济压力所带来的精神负担,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点、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通过相互作用而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反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了贫困大学生人格特点和防御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贫困生与本科类学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相比也有其独特之处,他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高校2007级2075名新生进行调查,根据以往两年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2007级新生中22.6%的人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最近3年第一类型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其中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低于非贫困生。结论近3年来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增多的趋势,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并持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6.
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同时对2所高校各9名贫困生分别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比辅导前后两组团体成员自尊、抑郁、焦虑、孤独、羞怯量表的得分差异,并在辅导后进行自我主观评价、团体活动反馈和开放性团体效果的评估。结果两组团体成员辅导后各量表平均分均低于辅导前,除某高校团体成员羞怯量表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外,其余量表前后测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所有成员都认为自己在理解别人、乐于交友、有责任感方面进步最大;团体内容有益有价值;学会了正确认识并应对贫困。结论针对性强、团体气氛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具有实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差异.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进行测评,并进行差异检验.结果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SCL- 90人际敏感(t=-2.8,P<0.01)、抑郁(t=-2.3,P<0.05)、焦虑(t=-2.2,...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围经期心身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本文采用自编的“围经期心身症状问卷”和我国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8名女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前瞻性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未婚青年女性在围经期出现各种心身症状的比率为82.95%。重复观察月经周期,发现各种症状起始时相和峰值在经中期出现的分别为30.14%和49.95%,即各种症状并非局限于经前期,故提出“围经期”的说法;调查又发现患病群体涉及诸多心身症状,故认为单以“紧张征”,不足以包括全部内涵,笔者运用“围经期心身综合征”的提法。调查结果表明有13.70%的女性(重症)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低生活质量状态,要改变此状态,应重视月经间期的心理调节和围经期的心理调整。  相似文献   

9.
对481名高职高专类大学生自我成长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稳山 《校园心理》2009,7(5):313-315
通过对481名高职高专类大学生自我成长报告的分析,发现高职高专生对学校及专业产生极低的认同感、成就动机匮乏、学习动力不足、交往技巧缺乏、容易发生校园恋情及性交行为,并且在人格上具有敏感、自卑、冲动和偏执等不良特征,因此,重新构建真正适合高职高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0.
心身健康——一枚硬币的两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心理与生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到心身之间的关系,它既不可分离,又相互影响。在希腊语中,“健康”一词是指“完整”、“完全”,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关于健康的定义相吻合: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协调状态”。而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所作的描述也是:有充沛的精力,有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稳定,心胸开阔等。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探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和效果。方法:将贫困生分为干预组(43名)和对照组(37名),干预组进行了近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人际交往训练四种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用五种心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心理测试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训练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对36名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辅导,辅导前后分别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员能力自我评价量表判断效果。结果经过8周团体辅导后,SCL-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辅导前,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5个因子得分有显著差异(t=2.081,2.203,2.346,2.312,1.997;P<0.05);愿意理解别人、了解自我、乐于交友、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关怀他人等6个自我评价项目的得分均高于辅导前(t=2.012,1.999,2.052,2.038,2.586,2.456;P<0.05或P<0.01)。结论团体辅导能够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76名医学生进行抽样测试和评定,并与国内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t检验)。结果强迫(t=-2.90,P0.01)、抑郁(t=4.09,P0.01)、焦虑(t=6.73,P0.01)、恐怖(t=-3.50,P0.05)、偏执(t=9.02,P0.01)诸因子得分与常模间差异呈显著性。男女生比较,除抑郁(t=2.80,P0.05)、恐惧(t=2.83,P0.05)因子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外,两性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与正常人群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信心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方法经过宣传、招募、面谈、筛选,采用自行编制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10名贫困大学生(非控制组)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训练,对实验组进行前测后测,并建立控制组(控制组)。结果①实验组后测在ASLEC等量表得分与前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控制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组后测的主观评定分显著性的高于前测(P〈0.01),而与控制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②团体心理辅导应该考虑长效影响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532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成就动机考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成就动机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及学业成就动机量表对532名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17.29%的被调查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被调查学生在自我取向成就动机上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社会取向上的平均得分;被试的SCL-90总分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得分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成就低的学生的SCL-90总分与自我取向成就动机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自我取向成就动机可能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影响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通过UPI、SCL-90测查,比较某军医大学在校所有计划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入学动机、专业愿望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学员心理水平有所不同。结论影响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某医院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某医院所有实习护生.结果 ①实习护生在SCL-90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和总分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2.33,-5.42,-2.78,-2.14,-2.265;P<0.05);②实习护生E...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通过UPI,SCL-90和STAI的测查,比较某军医大学02级、03级、04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04级学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干预后的追踪调查。结果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影响下,04级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正逐步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半年后。结论目前已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体系能有效提高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南省的3所高校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海南省高校贫困生SCL-90总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7.295,P<0.01)。除强迫和其它两个因子外,贫困生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3.986,6.595,6.698,2.987,5.124,5.826,10.556,2.641;P<0.05)。男贫困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症状得分均小于女贫困生(t=2.032,1.979,2.006;P<0.05)。结论海南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其中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评定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结果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显著性;而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等3个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学生占14.6%。结论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学习压力,个性特征、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因素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