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CTO病变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影像资料,分析冠状动脉CTO病变的CCTA特征。结果 30例患者CCTA显示43个冠状动脉闭塞节段,CCTA诊断CTO病变的敏感度为86.04%,特异度为98.94%;冠状动脉CTO病变53.49%位于右冠状动脉,72.09%合并钙化。结论CCTA诊断冠状动脉CTO病变具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可显示冠状动脉CTO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4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测量ABI及常规化验检查,主要观察ABI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按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间ABI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组与冠造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AB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提示ABI≤0.90是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可靠指标。结论ABI≤0.9对冠状动脉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评估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4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测量ABI及常规化验检查,主要观察ABI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按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间ABI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组与冠造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AB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提示ABI≤0.90是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可靠指标。结论ABI≤0.9对冠状动脉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评估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超声对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股动脉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胸超声检查冠状动脉正常和冠状动脉病变两组各30例进行股动脉IMT测量及斑块积分。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股动脉IMT(1.6±0.57)mm和斑块积分(1.68±0.15)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股动脉IMT(0.81±0.20)mm和斑块积分(0.30±0.18)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与股动脉IMT有很好的相关性,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通过超声检查股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并对造影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疑冠心病组22例,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9例,阳性率86.4%。非冠心病组21例,发现冠状动脉病变2例,阳性率9.5%。结论CTA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6例(收治日期为2018年2月~2019年6月),按有无心电图U波倒置分为心电图U波倒置组(43例)、无心电图U波倒置组(43例)。对比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统计对比心电图U波倒置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结果: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表面形态对比差异显著,心电图U波倒置组多为复杂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严重(P<0.05);心电图U波倒置组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多支病变、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大,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严重,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越大(P<0.05)。结论:心电图U波倒置患者多为复杂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存在中度或重度冠状动脉狭窄,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严重,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越大,可结合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明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指导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敏感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四组,用Gensini积分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积分,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浆中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研究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血浆hs—CRP显著增加。结论:hs—CRP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一致,检测hs—CRP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心绞痛是由心肌暂时性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群。任何可引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的先天或后天性冠状动脉病变或非冠状动脉病变都可能是心绞痛的病因,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的先天畸形、冠状动脉痉挛、严重的心律失常、高血压或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病变(尤其是主动脉瓣病变或主动脉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但是,绝大多数心绞痛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是现代心血管外科的一项重要进展,我国已有部分医院开展了这种手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必须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可做出比较确切的诊断。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重要依据。由于多数冠心病病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长期供血不足,心肺功能较一般人为差,并且病人的年龄较大,因此,进行造  相似文献   

10.
刘义红  吴丽敏 《临床医学》2010,30(12):44-45
目的通过研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血小板异常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48例川崎病伴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及46例川崎病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另选49名健康儿为对照组,患儿于诊断明确后立即采血,健康儿与患儿同时采血,分别测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每次采血后均在2 h内完成全部指标测定。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及无冠状动脉病变组血小板数目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冠状动脉病变组增高更为明显,冠状动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以冠状动脉病变组增加更为明显。冠状动脉病变组及无冠状动脉病变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以冠状动脉病变组更为明显。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和高血黏滞状态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血液黏稠度可能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如能早期改善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紊乱,可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变化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变化.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76例川崎病患儿,测量冠状动脉内径,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瘤、血栓和冠脉狭窄,测量房室内径,计算心功能,观察是否有瓣膜返流.结果在受检的76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损害的29例,其中单纯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16例,双支病变9例,7例发生冠状动脉瘤,1例冠状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川崎病患儿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实时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进展及转归,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研究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的121例患者进行HRV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造影正常组。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轻度及重度狭窄组。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组。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显著低于造影正常组(P〈0.05);双支厦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单支病变组相比,SDNN、rMSSD、PNN50、LF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相比只有LF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HRV指标均显著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右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虽低于左冠状动脉病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与冠状动脉狭窄范围程度相关。提示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ACS患者行MSCT 冠状动脉成像.结果 MSCT 冠状动脉成像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能较好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的性质,并可作为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CHD患者100例和CAG结果正常者40例的血清hs-CRP浓度,同时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CHD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并分析hsCRP与Gensini评分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hs-CRP浓度在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及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依次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6,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碎裂QRS波(f QRS)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76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血运重建术进行治疗,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患者f QRS出现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3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f QRS出现率明显高于1~<3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0.05)。≥2 cm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f QRS出现率明显高于<2 cm短段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0.05)。有f QRS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无f QRS患者(P<0.05)。结论 f QRS可反映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严重程度,有f QRS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经血运重建术治疗预后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和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血清G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并分析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LDL-C、hs-CRP和GG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后者血清3项指标水平虽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但仅hs-CRP有差异(P<0.01)。血清LDL-C、hs-CRP和GGT水平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GT、hs-CRP和LDL-C水平,可同时了解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炎性状态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水平,有助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者,CAG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06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1支、2支、3支病变组分别为38例、36例、32例;按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A型、B型、C型病变组分别为42例、36例、28例。分析BNP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组、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组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BNP明显增高,三支病变组较单支、双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类型严重程度的增加,BNP明显增高,BNP在冠状动脉病变正常组、A型、B型、C型病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在上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表明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463,P<0.01)。结论 BNP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其能较灵敏地反映左心室功能受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46例临床初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CAG检查检出非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胸痛占18.5%,心电图检出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78.77%,非ST段抬高的ACS以多支、中、重度血管病变为主,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前壁系统以前降支病变或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系统以右冠状动脉病变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结论ECG可反映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的血管对应病变。CAG为ACS患者正确诊断、病变血管部位、程度判定提供客观依据,为早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颈总动脉血管弹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T技术研究69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颈总动脉弹性系数β(僵硬系数)、Ep(压力应变弹性系数)、AC(顺应性)、AI(扩大指数)及PWVβ(脉搏波传播速度),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弹性系数β、Ep较正常组升高,AC值较正常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I及PWVβ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颈总动脉弹性系数β、Ep、AI及PWVβ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单支组,AC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单支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T技术测定颈总动脉弹性系数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具有外周血管病变的同时,存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可提示缺血或梗死存在;治疗主张积极进行血运重建。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可累及冠状动脉,并可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应予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