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教师工作满意感量表、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对201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性别(t=-4.99,P0.05)、婚姻状况(F=19.30,P0.01)和教龄(F=13.72,P0.01)的差异;2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36,P0.01),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r=-0.36,P0.01),工作压力对职业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医生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与工作要求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期利用职业承诺降低医生职业倦怠水平。方法:选取全国10地区15家医院(三级、二级、一级)的510名医生(年龄20~60岁,工作年限5年~20年),使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工作要求-资源问卷(JCQ)的工作要求分量表及职业承诺问卷(CCQ)进行测评。结果:医生MBI-GS的3个维度得分与工作要求总分均呈正相关(r=0.35、0.18、0.12,均P0.01);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维度得分与CCQ总分呈负相关(r=-0.29、-0.18,均P0.001),低成就感维度得分与CCQ总分呈正相关(r=0.10,P0.05)。医生职业承诺对工作协调性要求与情绪衰竭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β=-0.09,P0.05),职业承诺对去人性化与工作要求3维度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β=-0.09、-0.09、-0.09,均P0.05),职业承诺在个人成就感与工作强度要求和知识技能要求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β=0.10、0.09,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医生的高职业承诺可以缓冲工作要求对职业倦怠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后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问卷对371名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分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68,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1);内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9,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外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461,P0.01),与心里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β=-0.310,P0.001),心理弹性则显著正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β=0.394,P0.001);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β=-0.408,P0.001),心理弹性则显著正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β=0.261,P0.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中仅自强(β=0.441,P0.001)能显著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自强(β=0.170,P0.05)和乐观(β=0.133,P0.05)能显著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结论:工作压力和心理弹性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后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问卷对371名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分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68,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1);内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9,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外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461,P0.01),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1);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β=-0.310,P0.001),心理弹性则显著正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β=0.394,P0.001);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β=-0.408,P0.001),心理弹性则显著正向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β=0.261,P0.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中仅自强(β=0.441,P0.001)能显著预测医护人员的内在工作满意度,自强(β=0.170,P0.05)和乐观(β=0.133,P0.05)能显著预测医护人员的外在工作满意度。结论:工作压力和心理弹性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对个体职业倦怠感的影响,以及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组织承诺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350名女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怠倦呈负相关(r=-0.125,P0.05),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509,P0.00);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763,P0.00);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估计值为-0.04、-0.035(P0.05)。结论 :核心自我评价对个体的职业倦怠水平有显著的影响,且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工作要求和医生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工作资源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为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一定借鉴。方法 2012年底使用改编的医生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要求-资源量表,对全国10地区510名医生进行测查。结果医生整体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三维度(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均呈显著正相关(r=0.33,0.36;P0.001;r=0.18,P0.01),医生工作协调性要求、工作强度要求与去人性化呈显著正相关(r=0.21,0.20;P0.001),医生工作强度要求、知识技能要求与医生低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12,P0.01;r=0.23,P0.001)。医生工作自主性与情绪衰竭、与去人性化呈显著负相关(r=-0.20,P0.001;r=-0.10,P0.05),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三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21,-0.22;P0.001;r=-0.13,P0.01)。工作自主性对工作协调性要求与去人性化有正向调节作用(β=0.114;P0.05),社会支持对工作协调性要求、工作强度要求与医生去人性化有负向调节作用(β=-0.104,-0.102;P0.05),社会支持对工作强度要求、知识技能要求与低成就感有负向调节作用(β=-0.146,-0.149;P0.01)。结论在我国医生群体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发现工作资源对工作要求与医生职业倦怠具有调节作用,为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和手段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一致感、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SCL-90量表,对唐山市三级医院的2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SCL-90总分≥70分的人数有138例,阳性率占总人数的51.11%。排名前3位的阳性因子为:强迫症状、躯体化和敌对;2护士的心理一致感总分处于较低水平;3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224,P0.01);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172,P0.01);心理一致感与工作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148,P0.01),且护士心理一致感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中介作用(P0.05)。结论:心理一致感与工作压力显著影响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资本对其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为有效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量表对我国不同省份的356名高校教师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①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在学历、月收入、职称和所在院校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②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除教学之外,其余各维度均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高校教师心理资本中4个维度与职业幸福感全部呈显著正相关;③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18,P0.001),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710,P0.001),但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④引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职业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β=0.698,P0.001)。结论: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工作压力及心理资本密切相关;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幸福感之间不具有调节效果,但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与工作绩效、医患关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职医护人员256名,填写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及自制医患关系量表,回收问卷后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的分数(61.82±6.49)分,处于中等水平。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r=0.909,P0.05);医务工作者工作绩效中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投入3个维度与身心健康呈负相关(r=-0.689,-0.683,-0.475;P0.05)。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与医患关系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685,P0.05)。结论:通过提高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可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隐性自恋人格和共情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人际反映指针量表(IRI-C)和自恋人格问卷对111名在监男性暴力犯罪服刑人员施测。结果 1特权感和易感质分别与个人隐忧呈显著正相关(r=0.256,0.229;P0.01);特权感与同情关怀呈显著负相关(r=-0.277,P0.01);易感质与观点采择呈显著负相关(r=-0.204,P0.01);2特权感对同情关怀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77,P0.01),对个人隐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56,P0.01);易感质对观点采择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04,P0.01)。结论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隐性自恋人格对其共情能力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工作满意度在员工情绪智力与组织承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工作满意度通用量表和多维度组织承诺量表对272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情绪智力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呈显著正相关(r=0.43,0.31;P<0.001);2工作满意度与规范承诺的相关最强(r=0.57,P<0.001),其次是情感承诺(r=0.50,P<0.001),而与持续承诺的相关最弱(r=0.18,P<0.05);③工作满意度在情绪智力对情感承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c'=0.28,P<0.001),在情绪智力对规范承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c'=0.09,P>0.05).结论 情绪智力可直接影响情感承诺,也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情感承诺;情绪智力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规范承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社会支持利用度、考试压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教师工作绩效量表对491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1支持利用度、考试压力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考试压力对工作绩效的总效应为β=0.54,P0.01;间接效应为β=0.08,P0.01;直接效应为β=0.62,P0.01。结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支持利用度是考试压力影响工作绩效的部分中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焦虑和工作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SAS测查了1655名高校教师.结果 ①工作倦怠在年龄(F=4.004,P<0.01)、学历(F=4.841,P<0.01)、职称(F=5.106,P<0.01)和任课科目(F=3.509,P<0.05)上有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工作满意度在民办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及离职意向量表对115名民办幼儿教师进行测量。结果 1职业认同各因子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612,0.388,0.294,0.194;P0.01);角色价值观、职业倾向与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r=-0.369,-0.210;P0.01);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r=-0.650,P0.01);2工作满意度在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与离职意向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β=-0.678,-0.669;P0.001)。结论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之间紧密相关,通过工作满意度,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对离职意向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企业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及其不同维度对工作投入度与生活满意感的影咆.方法 对787名企业员工测量工作不安全感及工作投入度与生活满意感,并运用层级线性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工作不安全感的不同维度对后果变量的不同影响效应.结果 在排除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工作执行不安全感对工作投入度的奉献维度及专注维度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183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结果 1教师群体中,男性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女性(F=1.925,P0.05),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成就感低落维度得分和职业倦怠总分上有显著差异(F=5.053,P0.01;F=2.801,P0.05),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小学与高中教师(F=3.253,P0.05);2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27,0.42,0.38,0.49,0.35,0.43,0.28,0.29;P0.01),与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0.06,-0.11,-0.53,-0.12,-0.13,-0.10,-0.09,-0.07;P0.01),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也呈负相关(r=-0.25,-0.31,-0.22;P0.01);3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雇佣身份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和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辅导员满意度问卷和离职倾向问卷对371名高校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编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聘用制辅导员(t=2.52,P〈0.05);在编辅导员的离职倾向显著低于聘用制辅导员(t=-2.69,P〈0.01);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488,P〈0.01),雇佣身份在两者的关系之中起调节作用。结论雇佣身份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具有显著影响,并在工作满意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量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300名高校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在婚姻状况(t=3.256,P<0.05)、行政级别(t=2.859,P<0.05)上存在着显著差异;②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是否尝试运用心理减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焦虑、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4个变量在人口学因素的差异;验证4个变量之间的假设模型。方法以1331名高校教师为被试,发放问卷测量,用SPSS 11.5分析数据、AM OS 7.0验证假设模型。结果①不同受教育程度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显著差异(F=2.864,P<0.05);②不同性别(t=2.066,P<0.05)、年龄(F=6.417,P<0.001)、职称(F=5.289,P<0.01)和任课科目(F=4.339,P<0.05)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受教育程度(F=4.058,P<0.01)和任课科目(F=6.846,p<0.01)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④不同性别(t=6.212,P<0.01)、婚姻状况(F=4.557,P<0.01)和职称(F=0.422,P<0.01)的高校教师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⑤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与焦虑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⑥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4个变量在人口学因素上存在差异,假设模型得到部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部分高等院校在职教师330人进行调查。结果1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r分别为-0.217、0.307和-0.282,P0.01);2工作压力作为预测变量,分别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t分别为-3.948、5.730,P0.001),且工作满意度单独也对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t=-4.392,P0.001);3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联合起来,对心理健康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t分别为4.954、-3.370,P0.01),且工作压力经由工作满意度的部分中介效应影响心理健康。结论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且以工作满意度为中介。这提示了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应以减压为基础,提升其工作满意度,进而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