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中学教师的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的压力状况,探讨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编制的教师压力事件问卷对1012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97·4%的中学教师感觉自己承受着压力,其中76·6%(776/1012)的教师有较大以上的压力,93·2%的教师认为压力对自己有负面影响。压力主要来源于不合理的社会期望和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等方面,压力总分与SCL-90总分成0·42的正相关(P<0·01)。结论:缓解压力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SCL-90对790名中学生和192名教师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有小部分教师存在轻度不良反应,只有极个别的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地体现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两方面,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女教师;中学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负相关,其中教师的躯体化和抑郁两项因子分与学生的SCL-90量表总得分及其各项因子分显著相关。结论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中学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呈现不一致的关系,显著地体现在教师的躯体化和抑郁两项因子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课对减轻心理压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市二十七中学504名学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2名),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最后用自编《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504名中学生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学生在考试压力(t=-11.67,P0.01)、师生关系(t=-12.86,P0.01)、亲子关系(t=-12.61,P0.01)、同学关系(t=-12.21,P0.01)、学习压力感(t=-3.13,P0.01)以及适应不良(t=-4.02,P0.01)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课对缓解压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起了良好的作用,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课教育,以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②班主任教师和50~59岁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又偏低;③女教师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结论 注意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关注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现状,探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向.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郑州、洛阳、开封、许昌、焦作、周口、南阳、信阳等地的中学教师施测,运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398名有效被试中,男性中学教师SCL— 90得分略高于女性教师但无显著性差异(t=1.154,P>0.05);②农村中学教师SCL— 90得分显著高于城镇教师(t=3.017,P<0.01);③班主任教师SCL— 90得分略高于非班主任教师但无显著性差异(t=1.733,P>0.05);④初中教师SCL— 90得分显著高于高中教师(t=2.449,P<0.05);⑤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t=7.562,P<0.001).结论 河南省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尤其是初中教师、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乖王芳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广东省476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广东省中学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障碍检出率较高;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职业倦怠的4个维度对心理健康都具有预测作用,其中以认知枯竭最具预测力。结论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努力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的生活事件及工作压力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陈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8):527-528,544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的心理压力状况及其主要压力来源 ,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和节选的SLERS问卷调查了 465名中学教师。结果 :(1)中学教师的生活事件评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性负性生活事件总分高于女性 ,t =2 2 ,P <0 0 5 )、年龄差异 (3 5岁以下组评分高于 3 5岁以上组 )和学历差异 (专科高于本科 ,t =3 1,P <0 0 1)。 (2 )中学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源自于工作负荷、人际困扰、环境污染等方面。 (3 )其中工作压力多与学生的成绩、升学率、纪律 ;与教师自身的学历、业务提高等因素有关。结论 :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与生活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便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校140名大学生,采用对照研究,75名作为实验组.另外65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为期2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干预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查.结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 :探讨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成人心理内、外控制感量表(ANSLE)及SCL -90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 2个自评量表对 2 75 1名正常成年人群进行测试及相关分析。结果 :2 75 1名被试在ANSIE量表的均分为 13 2 7± 4 34,中数为 13 ,众数为 12 基本呈正态分布 ,男、女性得分差异无显著性。与心理内控倾向者相比 ,心理倾向于外在控制的人正性情感少 ,负性情感多 ,精神症状多 ,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结论 :不同的心理控制感倾向对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以及人群差异情况。方法:以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S)为测量工具对来自河南省多所中小学的367名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现场调查。结果:(1)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平均分为115.35±10.63分;(2)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在性别(t=-2.89,P0.01)、年龄(F=10.45,P0.01)、学历(t=-3.16,P0.01)、专业背景(F=6.19,P0.01)、专兼职(F=10.50,P0.01)、是否曾担任班主任(t=-4.45,P0.01)、所在学校心理辅导室的配备(t=-2.47,P0.05)上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属于中等水平并存在人群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学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了解中学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 SCL-90对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学骨干教师进行测试。结果 中学骨干教师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测查中 42 .1 %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问题 ,5 .5 2 %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症状。结论 进一步提高中学骨干教师的心理素质 ,维护他们的心身健康 ,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为教师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6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1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t=5.15,P0.001),各因子中人际敏感和偏执与全国常模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2总均分阳性检出率为:18%的教师有轻度症状,2.2%有中度、重度症状,因子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恐怖;3小学、中学以及高中教师SCL-90总均分及因子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4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性别差异不显著,因子中躯体化性别差异显著(t=-2.93,P0.01)。结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引人深思,教育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专和高中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 90量表对217名中专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该群体学生30.4%有轻度心理问题,4.1%有明显心理问题;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在强迫症状(t=-2.205,P<0.05)、恐怖(t=-3.416,P<0.01)、其他(t=-2.006,P<0.05)和总均分(t=-2.032,P<0.05)方面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③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抑郁(t =-2.240)、焦虑(t=-1.967)、敌对(t=-2.044)和偏执因子得分(t=-2.186)显著性高于独生子女(P<0.05).结论 该群体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比例较高,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学生正处在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年龄阶段。中学生由于心身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 ,加之缺乏对外部压力适当的调适方法 ,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导致学习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适应困难 ,影响其心理健康 ,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据有关调查发现 ,有 16.79%的青少年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少年 (初中生 )为 13.76% ,青年初期学生 (高中生 )为 18.79% ,并且随年龄的增长 ,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1- 2 ] 。面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 ,如何使中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提高心理素…  相似文献   

15.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考察教师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SCL-90以及成就动机量表对302名高中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除了人际敏感、精神病性量表之外,被试在各个分量表上因子分≥3的人数比例均高于5%;教师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担任行政工作,教授毕业班的教师在部分量表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精神病性六个量表,与追求成功的水平和回避失败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敏感,恐怖、睡眠、饮食状况量表与追求成功或者回避失败存在着显著相关:在人际、强迫、抑郁三个分量表上,不同成就动机水平的被试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高度追求成功,高度回避失败的倾向,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职亚紧张人群在相同职责条件下性别与职业紧张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以中学毕业班任职教师为对象进行职业紧张因素、缓解因素、心理健康等因素的研究.结果 无论是否担任班主任,男性教师对工作相关因素控制程度、职务提升机会高于女性,而躯体不适、抑郁症、获得家庭支持是女性高于男性.在班主任教师中,男性的工作责任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中生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方式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测量工具,调查了西安市3所中学的320名高中生.结果 ①高中生的生活方式总体较好,存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学校类型的差异.②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孤独倾向上有性别差异.③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多项显著负相关.④保养、饮食和社交维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高中生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外部个体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全面的描述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为客观和务实的依据.方法 利用半结构问卷法对中专生目前心理健康的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①总体来看,中专学生最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最不感兴趣的问题是异性关系.但是不同的学生对于"异性关系"问题的感兴趣程度差异最为明显;②以学习为目标的中专生更为关心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问题,以工作为目标的中专生更为感兴趣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及人际交往的问题;③多元方差分析表明,以学习为目标的学生与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兴趣、职业选择和职业性向3个问题上的选择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问题上.同时针对目标不同的学生应该实行分层教育.  相似文献   

19.
新乡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新乡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新乡市11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乡市中小学教师SCL一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比全国常模高;中学教师除躯体化因子和强迫因子外,各因子分均高于小学教师;高中教师各因子分均高于初中教师;重点中学教师各因子分高于普通中学教师。结论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中学教师较小学教师严重,重点中学教师尤为严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普高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推动普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铁岭市321名普高学生进行评测,数据汇总和数据统计采用SPSS 17.0。结果男生的强迫、人际敏感和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t=2.23,2.22,2.21;P<0.05);女生的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t=-4.17,-3.43,-2.98;P<0.01);男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敌对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女生(χ2=16.04,6.69,9.28,7.80;P<0.01)。结论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高中生的平均水平;男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