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学生抑郁症与认知倾向、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倾向问卷(CAOT),D型人格量表(DS),家庭环境量表(FE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6例中学生抑郁症患者和10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评定。结果:①抑郁症组乐观因子分(7.62±3.20)显著低于对照组(t=-11.59,P<0.01),且抑郁程度与乐观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1);D型人格消极情感(14.83±6.18)、社会抑制(14.90±6.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1.60,t=7.92,P<0.01),且抑郁程度与消极情感、社会抑制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72,r=0.59,P<0.01);家庭亲密度(5.56±2.66)、知识性(3.23±1.96)等因子分低于对照组,矛盾性(4.48±2.78)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5.83,t=-4.08,t=3.84,P<0.01),且抑郁程度与亲密度、知识性因子呈负相关(r=-0.49,r=-0.38,P<0.01),与矛盾性因子呈正相关(r=0.37,P<0.01)。②回归和路经分析发现,乐观因子、消极情感、亲密度和知识性是抑郁症的预测变量,其中乐观因子的预测作用较强,对抑郁症产生直接影响效果。结论:中学生抑郁症可能是认知倾向、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认知倾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学生焦虑障碍与认知倾向、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对77例中学生焦虑障碍患者和108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认知倾向问卷(CAOT)、D型人格量表(DS)、家庭环境量表(FE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回归和路经分析。结果:焦虑障碍组乐观因子分低于对照组(8.1±3.1/12.0±2.1,t=-10.5,P<0.01),且焦虑程度与乐观因子呈负相关(r=-0.57,P<0.01);焦虑障碍组D型人格量表消极情感、社会抑制分高于对照组(14.4±5.2/5.9±4.6,t=11.7,13.1±7.3/8.5±5.5,t=5.0,P<0.01),焦虑程度与消极情感呈正相关(r=0.69,P<0.01);焦虑障碍组家庭亲密度(5.7±2.5)等因子分低于对照组(7.4±1.8,t=-2.7~-5.3,P<0.01),焦虑程度与亲密度呈负相关(r=-0.48,P<0.01)。消极情感、亲密度依次进入焦虑障碍的回归方程(β值=0.56、-0.26),其中消极情感对焦虑障碍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结论:中学生焦虑障碍可能是D型人格及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D型人格对焦虑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认知倾向问卷(COAT)、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天津某高校的258名非贫困大学生和17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检测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①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抑郁粗分(38.02±8.22)、消极应对(9.31±3.64)得分显著高于后者;乐观因子(7.42±2.86)以及认知总分(11.07±3.52)显著低于后者.②抑郁组贫困生乐观因子分(6.02±2.76)以及认知总分(10.23±3.48)低于非抑郁组(P<0.01),且抑郁程度与乐观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抑郁组贫闲生消极应对(10.26±4.85)得分高于非抑郁组,积极应对(20.08±6.72)分低于非抑郁组(P<0.01),且抑郁程度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3,P<0.01);抑郁组贫困生血浆皮质醇水平(365.4±51.8)高于非抑郁组(P<0.01),且抑郁严重程度与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1).③回归分析显示,乐观因子和血浆皮质醇水平可能是贫困生抑郁症状的预测变量.结论:贫困大学生抑郁症状可能与认知倾向、应对方式以及血浆皮质醇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学生抑郁和焦虑患者家庭环境、认知倾向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认知倾向问卷(CAOT)对205名中学生抑郁、焦虑患者(研究组)及115名健康对照进行测查,比较两组差异,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1)家庭环境量表中研究组在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控制性等八个因子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2.34~7.26,P<0.05或0.01),其中差距最大的是亲密度因子(5.7±2.6/7.5±1.8),差距最小的是控制性因子(3.0±1.8/3.4±1.9);而研究组矛盾性得分(4.4±2.5)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P<0.05)。(2)认知倾向量表中乐观因子(8.2±3.2)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3,P<0.01)。悲观因子分男性(7.2±2.2)高于女性(6.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P<0.01)。(3)抑郁、焦虑与乐观因子、家庭亲密度等因子呈负相关(r=-0.37~-0.59,P<0.01)。(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乐观因子、亲密度、情感表达等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家庭环境、认知倾向与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其中认知倾向可能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大学生D型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397名大学生使用D型人格量表(DS14)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施测,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学生D型人格检出率为32.75%,其中男大学生D型人格检出率为16.62%,女大学生D型人格检出率为1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学生D型人格检出率最高为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28,P0.001);(2)大学生D型人格组的积极应对分数明显低于非D型人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2,P0.001),大学生D型人格组的消极应对分数明显高于非D型人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3,P0.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D型人格的负性情感(NA)因子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40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551,P0.01);社交抑制(SI)因子与积极应对间呈负相关(r=-0.419,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454,P0.01)。结论:D型人格的大学生更容易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D型人格与孤独感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397名大学生使用D型人格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施测,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学生D型人格检出率为32.74%,其中男大学生D型人格检出率为16.62%,女大学生D型人格检出率为1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学生D型人格检出率最高为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28,P0.001);2大学生D型人格的高孤独感比率明显高于非D型人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25,P0.001);3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D型人格的负性情感因子(NA)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449,P0.01),社交抑制因子(SI)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499,P0.01)。结论:D型人格的大学生更易表现出高孤独感倾向。  相似文献   

7.
D型人格量表(DS14)在中国两所大学生样本中的试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D型人格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考察D型人格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及其文化含义。方法:将Denollet的D型人格量表(DS14)修订成中文版问卷,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为效标,施测于我国两所大学的学生。结果:DS14中文版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消极情感为0.92,社交压抑为0.79。结构效度符合两因素的理论构想(消极情感的题目负荷为0.71-0.87,社交压抑的题目负荷为0.53-0.75),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X2/df=3.19,GFI=0.90,NNFI=0.91,CFI=0.91,RM- SEA=0.06。消极情感与神经质的相关系数为0.69,社交压抑与外向性的相关为-0.69,消极情感与精神质的相关为0.19(均P<0.05),社交压抑与精神质的相关无显著。我国被试在消极情感和社交压抑方面没有性别差异,在D型人格的比例上也是如此。但我国大学生中D型人格类型的比率为31.6%,远高于荷兰普通人群(21%)。结论:DS14中文版是测量个体消极情感和社交压抑倾向的有效工具,可用于鉴别具有D 型人格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中14个条目的 D型人格量表(DS-14)使用的合理性,并证明D型人格是区别于抑郁和焦虑的独特心理结构。方法:选取某医院心内科78位心绞痛和69位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采用DS-14(包含消极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两个分量表)测查患者的D型人格结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状况。并对3个量表的共54个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探讨DS-14的结构合理性及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区辨效度。结果:D型人格患者77人,非D型人格患者70人。DS-NA得分与SDS、SAS得分正相关(r=0.40、0.46,P0.01);DS-SI得分与SDS得分正相关(r=0.21,P0.01)。D型人格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发生多于非D型人格患者(62.8%vs.37.2%,66.1%vs.33.9%;均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出7个公共因子,消极情感因子包含DS-NA的7个项目和SAS的2个项目,社交抑制因子仅包含7个DS-SI项目;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DS-14与SDS的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29,CFI=0.91,IFI=0.91,GFI=0.83,RM SEA=0.04;DS-14与SAS的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28,CFI=0.90,IFI=0.90,GFI=0.82,RM SEA=0.04。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使用D型人格量表是合理的,中国冠心病患者的D型人格不是抑郁情绪的重复,而是不同于抑郁的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根据某普通高校贫困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随机抽取8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抑郁,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7%;不同性别贫困生在SCL-90的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和大五人格中的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呈负相关,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部分因子与人格的适用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人格中的利他性和适应性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及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交成瘾者和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质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东省在校大学生共654名,采用问卷法,将一般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GeneralizedPathological Intemet Use Scale,GPIUS)中文版、大学生网络游戏认知一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elfmting Checklist,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Eysene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同时施测.结果:在心理症状方面.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仅在恐怖因子上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网络社交成瘾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恐怖和偏执因子外,网络社交成瘾者的SCL-90其余因子分和总分均高于游戏成瘾组(P<0.01).在人格特质方面,网络社交成瘾者的精神质得分高于游戏成瘾组和对照组(P<0.01).精神质、外向性、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与GPIUS总分呈正相关(P<0.01).精神质和外向性对网络社交成瘾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结论:网络社交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均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以网络社交成瘾者更为严重.精神质和外向性人格是网络社交成瘾的易感因素,未发现游戏成瘾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人格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