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高血压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血压正常,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我们2002-01~2005-09诊断白大衣高血压30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大衣效应”(WCE)是指患者在诊室内发生血压的暂时升高,高于诊室外血压的现象。该效应由Mancia等首先报道。有研究发现在24h动态血压监测中部分高血压患者最初1h及最后1h(第24小时)有白大衣效应。本研究主要对动态血压中的WCF尤其是第1、24小时WCF进行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又称诊所高血压。在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人中,曾有过白大衣高血压的占12%~50%,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存在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有学者认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反应造成的,说明白大衣性高血压可能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在医院中偶测血压高并不能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血压水平,目前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以被广泛接受,成为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最常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血压诊断及防治研究的进展、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一些患者在诊室内血压增高,而家庭自测血压及ABPM均为正常,于是把这一现象称为白大衣高血压。事实上,白大衣高血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20%,在老年人中可高达40%;  相似文献   

5.
目前汞柱式袖带血压测量技术仍是判定血压水平的“金标准”,几乎所有涉及血压的临床研究与诊疗指南均以此为基础。但由于这一传统的血压测量方法主要应用于医院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测量血压的频率,使得我们难以更为全面细致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特别是血压的昼夜波动与血压变异性。此外,医院这一特定环境还可能对患者的血压水平产生一过性影响(即所谓“白大衣性高血压”),仅仅依靠诊室血压可能导致部分患者的血压分类错误;另一方面,又可能使那些在诊室血压正常但在其他环境血压升高(即“隐匿性高血压”)的患者不能得到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汞柱血压计的逐步家庭化及其测量技术的日浙普及、以及多种新型血压检测设备(如真空机械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腕式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设备等)的问世,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在家中进行血压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诊室血压的不足。实际上“真实”血压是指人体长期的血压平均水平,而任何临床测量的血压都可视为患者“真实”血压的替代指标。非诊室血压监测(如动态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更为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真实”血压水平,并因之成为当今高血压防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就非诊室血压监测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白大衣高血压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白大衣高血压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将患者分为白大衣高血压组和持续性高血压组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比较每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结果 白大衣高血压组左房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均低于持续高血压组 ,但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舒张功能较对照组下降。结论 白大衣高血压可能造成心脏损害 ,但是危险性低于持续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正>"白大衣效应"(WCE)是指患者在诊室内发生血压的暂时升高,高于诊室外血压的现象。该效应由Mancia等首先报道。有研究发现在24 h动态血压监测中部分高血压患者最初1 h及最  相似文献   

8.
刘玉华  杨华英 《临床荟萃》2003,18(23):1374-1375
白大衣高血压 (whitecoathypertension ,WCH)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1] ,又称诊所高血压或单纯临床高血压。随着高血压诊断及防治研究的进展 ,WCH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WCH的危险性及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现就近几年来WCH的危险性评价作一综述。1 诊断标准在医院中偶尔测得的血压并不能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血压水平 ,目前 ,2 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已被广泛接受 ,成为诊断WCH最常用的手段。如果患者在医院测血压高于正常标准而平均白昼血压或 2 4小时平均血压正常 ,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门诊测量腹膜透析病人血压与病人在家中测压结果的差异性,观察门诊测压的可靠性,探讨门诊血压测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30例,对家中测量血压者统一培训并对血压计校对核准,在限定多项影响因素之后收集病人诊室和家测血压值,并进行比较,统计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结果]诊室收缩压131.83mmHg&#177;23.11mmHg,诊室舒张压78.40mmHg&#177;13.99mmHg,家测收缩压127.91mmHg&#177;20.15mmHg,家测舒张压76.60mmHg&#177;11.80mmHg,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高血压发生率为46.67%,家测高血压发生率为33.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约为10%。[结论]经对可能影响血压的多项因素控制后家测血压和诊室血压一致,并且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较既往文献报道更低。因此,本中心诊室测压值可作为质控标准和调整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112例诊断的初发老年高压血压病患者及124例诊断为正常血压偏高的老年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中26例(23.2%)为白大衣高血压,其次诊断为正常血压偏高者中有22例(17.7%)为夜间高血压病患者。诊断为高血压病老年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比较高,而在诊断为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中有一部分为夜间高血压,对老年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大衣高血压(WCH)的内皮功能变化.方法 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选初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NT)者各35例,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NTG-D)--即对含服硝酸甘油的反应以评价血管的内皮功能,记录并比较3组的动态血压水平、心率及FMD、NTG-D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血压者相比,EH组和WCH组FMD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2.10±5.87)%与(6.85±5.23)%;(12.10±5.87)%与(6.90±5.20)%,均P<0.01],NT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和WCH组相比,诊室平均收缩压、舒张压、FMD和NTG-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动态血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大衣高血压存在内皮功能异常,可能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有关,应该加强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白大衣性高血压14例误诊误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将随测血压(CBP)升高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正常者称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我院自1995年以来,从本院门诊高血压病例中抽样89例,停服降压药1周,经ABPM发现有14例属白大衣性高血压,占15.7%,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13.
患者在医院或诊所血压呈持续和明显升高,回到家或在医院外的环境中血压正常,这种状况被称为白大衣现象(WCE)。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在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给临床高血压的诊断、用药和反映患者真实血压水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研究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WCE患者的血压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大衣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自然转归,方法:白大衣高血压和150例正常血压患进行比较,并进行4年随访。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为5.29%(138/2636),与情绪、年龄密切相关,与身高,体重无关,4年随访,研究组血压大部分降至正常,结论:白大衣高血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高血压病患者与59例血压偏高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组有白大衣高血压12例,占18%(12/68);血压偏高组中有9例血压升高,占15%(9/59)。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减少血压偏高人群中高血压的漏诊。  相似文献   

16.
廖爱能  彭红英  王玉  李晓玫 《临床荟萃》2009,24(19):1698-1701
目的了解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81例CKD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调整降压治疗至少两周后的临床资料,药物治疗情况,诊室血压(CBP)及ABPM资料并分析。根据每日限定剂量数(DDD)计算方法量化患者每日降压药物量。ABPM采用携带式血压监测仪(Mobil-0GRAPH S/N B03441)完成,应用Hypertension Management Softwarefor 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根据24小时平均血压与CBP测定结果比较,12.4%(10/81)的患者表现为隐性高血压;8.6%(7/81)的患者有白大衣性高血压。在均有夜间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91.4%(74/81)的患者存在血压节律异常;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均高于白天。该组患者利尿剂使用率仅19.8%,显著低于其他种类降压药。结论ABPM能为CKD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判断及节律观察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94例老年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持续性高血压组(51例)和白大衣效应高血压组(43例),均进行相关的临床、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有关数据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持续性高血压组的平均血压、脉压、非勺型动态血压节律、高血压肾病、左心室肥厚等方面均较白大衣效应高血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比白大衣效应高血压患者有更多的靶器官损害,需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病人诊室血压和家测血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蕾  李燕筠  杨彬  王兰  董捷 《护理研究》2008,22(31):2863-2864
[目的]了解门诊测量腹膜透析病人血压与病人在家中测压结果的差异性,观察门诊测压的可靠性,探讨门诊血压测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30例,对家中测量血压者统一培训并对血压计校对核准,在限定多项影响因素之后收集病人诊室和家测血压值,并进行比较,统计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结果]诊室收缩压131.83 mmHg±23.11 mmHg,诊室舒张压78.40 mmHg±13.99 mmHg,家测收缩压127.91 mmHg±20.15 mmHg,家测舒张压76.60 mmHg±11.80 mmHg,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高血压发生率为46.67%,家测高血压发生率为33.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约为10%.[结论]经对可能影响血压的多项因素控制后家测血压和诊室血压一致,并且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较既往文献报道更低.因此,本中心诊室测压值可作为质控标准和调整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大衣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自然转归.方法白大衣高血压和150例正常血压患者进行比较,并进行4年随访.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为5.29%(138/2636),与情绪、年龄密切相关,与身高、体重无关,4年随访,研究组血压大部分降至正常.结论白大衣高血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白大衣效应 ,监测 84例临床初步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 2 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初诊时血压均显著高于日间动态血压平均值 ,平均收缩压升高 1.97kPa,平均舒张压升高 0 .91kPa ,最大差值为 6 .2 4/ 3.18kPa ,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生率为 2 5 % ,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5 )。表明高血压患者对医务人员测血压存在应激性警觉反应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可能减轻这种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